难治性胸腔积液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2020-02-22申磊
申 磊
(辽宁奉天中医院内四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诱发胸腔积液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结核等。该疾病的病理表现为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毛细血管内静水压提升,壁层胸膜淋巴出现引流障碍,胶体渗透压下降[1]。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诊治,需先了解其病史,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制订合理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对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肺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达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药治疗对机体的损伤小,适宜长时间服用,且医疗费用较低。中西医联合治疗可降低西药用药剂量,快速改善患者机体不适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胸腔积液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89±1.48)岁。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92±1.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难治性胸腔积液;②自愿参加此次研究;③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③听力障碍者;④对此次研究药物过敏者;⑤恶性疾病者;⑥传染性疾病者;⑦生存期低于5个月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实施抗感染、止咳祛痰药物治疗,对胸腔积液引流。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利福平等抗结核化疗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胸腔套管插管法闭式治疗,对胸腔积液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心剂治疗。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采用辩证法:针对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选择桂枝7 g、川贝母10 g、桃仁10 g、连翘8 g、甘草12 g、黄芩12 g、金银花10 g、鱼腥草25 g,取1000 mL清水熬制,浓缩成400 mL,早晚各服用1次,治疗7 d。针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甘草5 g、黄芪25 g、葶苈子20 g、青皮8 g、丹参12 g、桂枝10 g、川穹15 g、桔梗12 g、生姜4片、细辛5 g、麻黄12 g;对有面色偏黄、气短、气虚患者增加党参7 g;针对盗汗者增加小麦6 g与牡蛎5 g;对机体发热、心烦患者增加麦冬6 g、生地5 g;对咳嗽患者增加前胡10 g;对胸痛患者增加延胡索7 g、川楝子8 g,取1000 mL清水熬制,浓缩成400 mL,早晚各服用1次,治疗7 d。针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半夏8 g、薏苡仁10 g、半枝莲12 g、葶苈子10 g、猪苓12 g、桑白皮12 g、大枣4颗、白术10 g、白芥子8 g、车前草12 g、茯苓12 g、桂枝12 g、白花蛇舌草10 g;对于胸痛患者增加赤芍8 g、郁金5 g、丹参8 g、白芍10 g、甘草15 g;对气急患者增加苏子10 g、五味子8 g、旋覆花10 g;对咯血者增加白茅根12 g、藕节炭6 g、仙鹤草10 g、黛蛤散7 g;对低热患者增加鱼腥草5 g、金银花10 g、黄芩8 g、连翘10 g、败酱草8 g;针对痰液黏稠患者增加炙麻黄12 g,莱菔子8 g及竹沥8 g,取1000 mL清水熬制,浓缩成400 mL,早晚服用1次,治疗7 d。对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葶苈子33 g、红花10 g、桃仁15 g、丹参12 g、苏子11 g、瓜萎皮18 g,云苓皮10 g以及当归12 g,取1000 mL清水熬制,浓缩成400 mL,早晚服用1次,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后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评估。改善:结核性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好转,白细胞指标正常,通过检查胸腔积液消失;结核性患者无胸膜肥厚粘连情况,胸腔积液消失;恶性胸腔积液近20 d无复发情况,积液消失;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心力衰竭症状好转,胸腔积液消失。有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有所好转,白细胞指标接近正常,通过检测胸腔积液消失;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肥厚粘连改善,胸腔积液大部分被吸收;恶性胸腔积液改善超过60%;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心力衰竭症状有所好转,胸腔积液大部分被吸收。无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善,胸腔积液吸收效果不理想。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水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机体是否有并发症出现,包括胸膜粘连、肠胃不适、机体持续发热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住院时间、胸水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基本治疗情况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分别为(21.52±3.42)、(14.82±3.42)、(10.42±1.43)d,研究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分别为(13.52±1.02)、(4.32±0.32)、(5.02±0.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胸膜粘连5例(16.13%),肠胃不适3例(8.57%),机体持续发热2例(5.71%),总发生率为28.57%;研究组发生胸膜粘连1例(2.86%),肠胃不适1例(2.86%),机体持续发热0例,总发生率为5.71%。研究组患者胸膜粘连、肠胃不适、机体持续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胸膜腔是肺部与胸壁间的腔细,壁层胸膜同脏层胸膜间存在一层液体,当机体呼吸时会有润滑的作用[2]。但液体并不是静止的状态,若胸膜腔受到压力时,在呼吸时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导致胸腔内液体呈滤过与吸收情况[3]。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会引发胸膜腔内液体吸收缓慢或者加速,进而产生胸腔积液[4]。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不畅、胸痛、咳嗽等,由于胸廓发生变化导致膈肌受到压力、纵膈移位、肺容量下降[5]。不同诱发因素导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同,如结核性胸膜炎主要发生于青年人中,患者易出现干咳、发热、胸痛等症状,胸水量越多胸痛情况越严重[6],进而诱发胸闷气促情况;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多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炎性积液渗出性[7];心力衰竭引发的胸腔积液患者表现为心功能不全,且为漏出液[7]。相关研究表明,肝脓肿导致的胸腔积液患侧呼吸音低甚至消失,同时有气管、纵膈移位的情况[8]。
对胸腔积液疾病进行及时的诊断非常重要,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开展对应治疗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在一般情况下,对难治性胸腔积液进行诊断时,往往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表现,询问病史,通过B超定位,实施胸膜腔穿刺,抽出液体进行血沉、结核抗体、血生化以及胸膜活检等检查,从而保证诊断结果。中医认为,肺炎旁胸腔积液的治疗目的是清热化痰、清除脓肿。药方中的桂皮有杀菌效果;桃仁可排脓、抗凝,调节机体微循环,降低胸膜内纤维蛋白沉积与纤维素渗出[9];黄芩与金银花杀菌效果理想,还可清热解毒;连翘具有清热宣透的作用;川贝母不仅止咳化痰效果理想,还可润肺平喘;甘草不仅抗炎、止咳效果理想,还有解毒、化痰作用。针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川穹、红花有化瘀活血的作用;生姜、麻黄以及桂枝属于温性药物,止咳平喘效果理想,还可消除水肿、利尿、发汗解表;黄芩利水补气,排脓生肌;桔梗、葶苈子有平喘祛痰、宽胸理气的作用;甘草可调节多种药材,达到活血化瘀,化饮逐水的效果。恶性胸腔积液治疗药方中的半夏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作用;大枣有调和诸药材的目的;桂枝能化气助阳;白花蛇舌草有抗癌解毒效果。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时,选择瓜萎皮、葶苈子有助于利水行气;丹参、桃仁、红花可通经活络,散结效果;各药材联合应用可调节心功能,降低心脏负荷情况,缩短胸水吸收时间[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胸膜粘连、肠胃不适、机体持续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不仅可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机体不良反应,还可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