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02-22李斌
李 斌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3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由于颅内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该病发病快、急、易复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溶栓治疗,该方法能帮助患者恢复缺血脑组织的供血,抢救缺血半暗带,从而帮助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2]。但溶栓治疗存在禁忌证,加上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错失最佳的容栓时机[3]。本研究旨在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41~74岁,平均(55.41±5.3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43~74岁,平均(56.22±5.65)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5~20分,平均(6.81±0.54)分。梗死类型:28例脑叶梗死,32例丘脑梗死,20例小脑梗死。纳入标准:均经CT、M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依从性好;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出血者;意识障碍者;心脏、肾脏功能严重障碍者;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形成、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心理疏导(患者情绪不宜激动,避免血压上升,造成脑出血);同时,予以饮食指导,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生理盐水(250 mL)+丹参注射液(30 mL,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3)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每次20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每次0.2 g,每日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 疗效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采集治疗前、治疗90 d后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进行评估,总分45分:≤15分为轻型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型神经功能缺损;30分以上为重型神经功能缺损[4]。③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病残等级为0级,且NIHSS评分降低90%以上为痊愈;病残等级为1~3级,且NIHSS评分降低45%~90%为显效;NIHSS评分降低18%~45%为有效;NIHSS评分降低18%以下为无效[5]。④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内容包括定向力、计算力、瞬时记忆力、短时间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觉,每项0~1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或Fisher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正态分布数据行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C、HDL-C、TG、LDL-C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HDL-C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为(35.23±4.40)分,对照组为(35.18±3.25)分(t=0.0578,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2.11±3.23)分,对照组为(19.34±5.21)分(t=7.4595,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8235,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定向力、计算力、瞬时记忆力、短时间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分,)
3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一旦发生炎症,则易造成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激活机体内炎性因子,阻塞微血管,继而产生氧自由基与蛋白水解酶[7-10]。因此,抑制炎性反应、恢复缺血半暗带灌注是降低脑细胞损伤、保护受损脑神经的关键点[11-14]。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以降压药物或者改善脑循环药物等为主,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减轻脑部神经损伤,单一用药的效果往往不佳[15-18]。丁苯酞软胶囊是一种新型处方药物,主要成分为芹菜籽(人工合成),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能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微循环、脑血流,促进一氧化氮的分泌,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的形成[19-23]。此外,丁苯酞软胶囊还能有效保护脑细胞,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且能有效抗氧化酶、抑制炎症[24-25]。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能改善中枢神经损伤,缩小脑部缺血梗死面积[26-27]。丁苯酞软胶囊不易影响患者的体质量,但会让患者的肝细胞空泡样肿明显增大,在停药后症状会消失,有利于促进患者生存自理能力的恢复[28-2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TC、HDL-C、TG、LDL-C指标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C、HDL-C、TG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LDL-C治疗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