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构音障碍的临床观察※
2020-02-22姚艳玲冯卫星薛萌萌王丽芬
刘 昊 姚艳玲 冯卫星 薛萌萌 王丽芬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
构音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交流造成极大障碍,而且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造成影响[1]。目前,临床上对于中风后构音障碍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多通过语言康复训练以促进构音器官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构音和表达能力,但其疗程长,复发率高,长期疗效并不理想[2-3]。2018-10—2019-09,我们在常规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构音障碍40例,并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康复室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致构音障碍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52~71岁,平均(65.1±7.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3±1.40)个月。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9~68岁,平均(63.2±8.5)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5±1.7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气虚血瘀型中风的诊断标准[4],并伴有发声发音困难、咀嚼与吞咽能力受限、饮水呛咳等构音障碍表现。主症:偏瘫,神志昏蒙,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斜。次症: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黯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病情基本稳定,处于恢复期;意识清楚,理解认知能力正常;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由于因其他疾病,如肿瘤、精神类疾病等导致的失语、发音异常、构音障碍者;中风急性期者;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1)激活发声器官相关肌群:①按摩放松头面、颈部肌肉,沿鼻部两侧—口唇周围—脸颊—耳屏前—耳后—下颌—舌骨肌—胸锁乳突肌—枕后肌群顺序进行点按揉放松3次,每次3~5 min;②从天突穴至鸠尾穴沿任脉线进行点按揉,并沿两侧肋弓至双肺部进行按摩,然后沿鸠尾穴至关元穴进行点按揉3次;③舌肌训练,协助患者进行拉舌、翘舌等动作。(2)呼吸训练:①增加呼吸气流训练,引导患者练习吹口哨;②主动控制呼气,用鼻吸口呼,在患者呼气末终末时双手在其胸部施以压力,延长患者呼气时间。(3)发声训练:①让患者跟随节奏发出“b”或者类似“波”的音,10~15次,每日锻炼3回,并加强唇音“p、b、m”及唇齿音“f”的练习;②引导和集中气流训练,引导患者发出“配、贝、内”等爆破音;③引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读词、句,并进行简单对话交流。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1)常规针刺:取百会、哑门、水沟、廉泉、关元、风池(双侧)、翳风(双侧)、完骨(双侧)、内关(双侧)、通里(双侧)、合谷(双侧)及足三里(双侧),75%酒精常规消毒,采用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均常规进针,除关元外,其余各穴得气后施以捻转补法,关元得气后将2 cm艾炷旋转插入针柄,点燃艾炷使其充分燃烧,留针30 min。(2)膻中针刺:常规针刺治疗结束后,从膻中穴向喉咙方向进针1.0 cm,并行提插补法强刺激1 min。
1.3.3 疗程 2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 d,休息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构音障碍症状改善情况,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进行分级评定[5],共包括29项内容,根据症状表现情况可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6个等级。2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均进行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 基本康复:语言交流基本没有障碍,发声清晰,语速、音量正常,有完全交流能力;显效: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提高2~3级,发声较前清晰,音量稍小,吐字较前流利,有较全交流能力;有效: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提高1级,音量稍弱,吐字较不流利,表述内容准确,有基本交流能力;无效:语言交流无明显改善,语言流利度低,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无变化[5]。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情况比较 例
表2数据经秩和检验显示,2组治疗后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远期疗效比较 表3。
由表3可见,2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2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远期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现代人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中风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中风后的后遗症依旧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其中约有15%的中风患者长期受到构音障碍问题的困扰[6-7]。研究表明,中风后构音障碍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及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支配,导致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发声器官神经、肌肉结构发生病变,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语调语速节律异常等症状表现[8]。语言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常用方法,通过规范的康复训练,可对受损的神经通路进行各种刺激,加快脑组织血液循环,使脑部生物电活性增强,帮助构音器官运动功能的恢复,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言语清晰度和交流能力[9]。
中风后构音障碍属中医学喑痱范畴,多由气虚血瘀所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有言:“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中风患者迁延日久不愈,致气血亏虚,血液运行不畅,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难以排出,阻滞脑络、舌窍,以致舌窍经络失养,又气虚导致温煦功能降低,阳气不能周运全身,发声器官不得温养,发音功能受到抑制,而发为本病。故治疗时一则要补益中气,中气充盈则血运通畅,推动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排出;二则要温补中阳,使清阳上升以温煦咽喉,濡养舌窍。针刺疗法具有活血通络、利咽开窍的功效,我们所选腧穴中百会、哑门、水沟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位于巅顶,针刺可以助清阳上升,温煦发声脏腑,哑门别名舌厌,通窍利咽,醒神通络,主治音哑、语言障碍[10],水沟醒神开窍;廉泉为任脉、阴维脉之交会,排毒祛瘀,活血通脉,主治舌咽部疾病[11];风池、完骨属足少阳胆经,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3穴均可清利头目,疏通脑络,促进脑部血液运行;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调和阴阳气血;通里属手少阴心经,心开窍于舌,针刺补益心气,濡养舌本,主治疗暴喑、言语不利[12];合谷、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阳明经多气多血,针刺可通行气血,濡养经筋;关元属任脉,为补虚培元要穴,具有补肾固本、充养精血的功效,加用温针可使热气入里,温煦脏腑器官,增强气化功能[13]。诸穴合用,共奏补气温阳、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利咽开音之效。规律可控的呼吸是发声、发音的前提,需要呼吸肌群的协调运动,膻中穴位于膈肌及肋间肌群之间,为宗气所聚之地,主短气不得息、不能言,沿喉咙方向进针并行提插补法强刺激可起到益气通脉、宽胸利膈、振奋心阳之功,增加呼吸肌的协调性,协助患者掌握气息的循环,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14]。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调节大脑皮质功能,促进神经递质的分泌,激活失活脑细胞进而重建延髓运动核,修复被上运动神经元破坏的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和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功能,同时帮助建立侧支循环,增加脑后循环供血量[15-17];针刺治疗还可以通过刺激舌咽部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冲动,提高发声相关肌群的肌力及灵活性,进而控制舌咽部肌群的协调运动,恢复舌咽部肌肉运动[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2个月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分级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言语功能恢复,且远期疗效稳定,值得临床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