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格斯劳动思想视域下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探析

2020-02-21彭舸珺张雪颖

社科纵横 2020年10期
关键词:恩格斯劳动者个体

彭舸珺 张雪颖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创生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创造着世界、历史和人本身。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识要求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面临更多的新变化、新挑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以及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改革是当下的必然要求和必要结果。

教育部在2020年3月和7月,分别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其中关于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则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维度展开,实现劳动教育主要内容的创新发展。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归,能在推动政策理解纵深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探索。恩格斯的劳动思想虽然较为零散地分布在他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著作中,但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观的捍卫、补充和发展充分展现出其中蕴含的价值。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解读纳入恩格斯劳动思想的框架下,是一次推动恩格斯劳动思想时代化、丰富劳动教育理论支撑的有意义的尝试。

一、恩格斯劳动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劳动作为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发挥着筑基作用的重要范畴,劳动串联起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以一种复杂却必然的作用方式,在对立统一中实现三者发展轨迹的终极融合。恩格斯的劳动思想渗透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捍卫、补充和发展中,虽然同马克思劳动思想中的部分观点存在差异,但二人关于劳动的立场和观点在本质上并无冲突。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劳动创造人类历史和人本身

劳动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体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实现由“自然化人”到“人化自然”的人类历史发展。劳动范畴的辩证运用不仅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骨骼,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社会革命等重要原理的逻辑展开[1],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基础,更是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恩格斯对劳动价值的唯物史观论述主要集中在劳动创造人类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两大方面。

1.恩格斯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P988)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将劳动的本源作用具体表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3](P997-998)第二,劳动来自于人,又反作用于人。劳动过程“对于人类肢体、头脑、智慧的创造作用从未停止过”[4]。作为人类脱胎于动物的本质力量,劳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本源力量,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存在发展的前提。人类的首个历史活动就来自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也因此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2](P723)随着劳动的发展,全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随之变革,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

(二)政治经济学视域——捍卫和发展科学劳动价值论

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集中表现在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捍卫中,无论是早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还是晚期的《反杜林论》以及关于《资本论》的补充说明,都在不同意义上巩固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1. 恩格斯捍卫了马克思关于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论述。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将“一个人在任何物品里投入力量的多少,是价值和价值量的直接的决定性原因”[5](P196)等谬论,恩格斯强调“商品的价值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一般人的劳动决定的,而劳动又由劳动时间的长短来计量。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尺度”[5](P199-200)。

2. 恩格斯捍卫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的论述。恩格斯针对杜林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恶意剽窃和歪曲,明确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是如何在丧失自己生产资料的前提下,被迫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实现了资本家对于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由于马克思以这种方式说明了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剩余价值怎样只能在调节商品交换的规律的支配下产生,所以他就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以它为基础的占有方式的机制,揭示了整个现代社会制度得以确立起来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5](P212-214)

3. 恩格斯捍卫了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原则的论述。恩格斯在继承马克思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了该理论。恩格斯针对《人民论坛》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分配方式僵化而不知变通的观点,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而这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而合理的想法只能是:(1)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2)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以进行的总趋向。”[6](P599)

(三)科学社会主义视域——构想未来社会基本劳动形式

在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中,包含着他对未来社会劳动形式的构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1.解放生产劳动成为必然路径。恩格斯认为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人类劳动发展的关键在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而科学技术就成为“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根本动力”[7]。在科学技术作用下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成为劳动摆脱外在性并回归人本身的前提。但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掩盖了它对于人类自由解放的积极意义。因此,作为推动人类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力量,对解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解除和本真劳动的回归也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解放的必然路径。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彻底灭亡。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这样,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将消灭竞争,而代之以联合……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公有”[3](P302-303)。劳动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又决定劳动的组织方式。对此,恩格斯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公有制,实现它的途径是社会革命,主要依靠力量是无产阶级。

3.劳动合作社将成为普遍形式。恩格斯认为,当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权力之后,要把“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6](P310)。他描述了劳动合作社的基本经济特征:“共同出力耕种,并按入股土地、预付资金和所出劳力的比例分配收入。”[6](P310)此外他还谈到了组织劳动合作社的原则和方法,他说:“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绝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6](P310)

二、恩格斯劳动思想下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个体的日常生活劳动首先以个体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同时,个体作为生活在具体社会交往关系中的群居动物,又不可避免地使其日常生活劳动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当下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开展必然要遵循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双重价值导向。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劳动思想同时涉及“人本身”与人类社会,是对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有效覆盖,在此基础上,能更为深刻理解新时代推进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新时代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日常生活劳动是指个体在个人生活自理以及家庭生活组织过程中涉及的一切有关衣食住行和日常交往过程中的劳动。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人类社会基本劳动类型可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部分,根据不同的内容重点,又将非生产劳动分为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其中日常生活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劳动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劳动类型,相比于生产劳动特有的社会导向性和强制性,日常生活劳动更偏向于一定的自我回归性和自发性,其中的所有劳动都是在满足个体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继而呈现一定的社会属性。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透露出的劳动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个体本质的劳动价值观念。

当下存在的个体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态度消极以及劳动价值功利化倾向在日常生活劳动领域依旧较为突出。一方面,对家庭成员和机器的过分依赖,导致部分个体对日常生活劳动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自理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对他人劳动成果不重视、不珍惜等;另一方面,对待劳动的功利化价值观,使得部分个体将完成家务等日常生活劳动当作获得报酬或表扬的筹码,无法真正意识到自我劳动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所在,继而导致劳动的积极性不高,劳动责任感较低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新时代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将主要立足于劳动自立意识、劳动自省意识的培养,体味独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等不同生活模式下的理想劳动状态,最终培养终身劳动的观念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眼里有活”、自觉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做到时刻注意提升自我生活能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持之以恒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是对自我的关爱和对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保障,也是对同伴的尊重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生活的贡献。

(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思想下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1. 劳动创造人本身与日常生活劳动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自个体从猿到人转变的过程中,日常生活劳动就作为本源的推动力量而存在。当人单纯作为自然存在物时,对于衣食住行等生存要素的自觉获取便构成最为基本的劳动形式,伴随着劳动能力的提升,语言、人脑逐步发展起来,人们“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2](P998)。日常生活劳动自个体单纯作为动物时就存在,并作为原始推动力,实现了由猿向人的进化,实现了由自然存在物向社会存在物的发展,是千百万年来个体从猿到人不断发展的基础。因此,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是进一步发挥日常生活劳动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本源性推动力量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劳动来自于人,又反作用于人,新时代要进一步发挥日常生活劳动对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了产生于人的劳动又如何丰富和发展着人体机能,“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脑和为它服务的感官,越来越清楚地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地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两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2](P992-993)。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劳动营造出的场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在学习、审美等方面的情绪倾向和价值选择,例如生活在卫生整洁环境下的个体通常拥有更为积极明朗的心态。此外,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而培养起来的劳动自立意识、劳动自觉意识以及终身劳动意识与习惯,将作为个体坚持自我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

2. 劳动作为推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本源力量与日常生活劳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指出的,“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也日益发展起来”[6](P13)。劳动的发展引了起社会关系变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常生活劳动作为存在于集体生活、家庭生活等社会组织形式中的基本劳动实践,不同个体间日常交往活动的摩擦所产生的影响将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形式,最终影响整个社会氛围的营造,同时,个体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也将通过群体作用,逐渐影响到全体社会成员基本劳动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积极的劳动素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要使贯穿于人们日常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劳动发挥其更为全面、本质和基础的力量,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首先就需要把握好这一广泛存在但易被忽视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三、恩格斯劳动思想下的生产劳动教育

新时代生产劳动教育强调培养符合当下社会产业发展新样态的高质量劳动者,强调劳动者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养成。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劳动思想集中表现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捍卫和发展,包括强调劳动的价值、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以及有效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劳动剥削的手段。其中,对劳动价值的强调要求个体养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而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克服则进一步说明我国当下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科学性,强调培养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一)新时代生产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产劳动是指全体社会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进行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创造,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体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劳动的另一大基本类型,社会生产劳动具有鲜明的社会导向性,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到复杂劳动、创新性劳动,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历程既体现着全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又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历程,体现着在其中的一代代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以消费性、创新性、科技化、复合性为基本特点的劳动新样态正发挥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各个生产领域对高质量劳动人才的大量需求与当前劳动人才质量有限,人才分配不平衡构成矛盾。贪图享乐的人生态度使部分个体过分追求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缺乏拼搏向上的积极劳动思想念,向往不劳而获。而部分勇于追求梦想的劳动者则面临劳动价值的物质化、实用化、功利化倾向,一切以符合自我利益为最大标准,向往“高水平”的体面工作,回避甚至轻视基层工作、轻视体力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

因此,新时代生产劳动教育要通过个体直接参与工农业生产过程,亲身经历物质财富创造的各个环节,引导个体在掌握相关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新型劳动关系,培养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高质量创新型劳动人才。

(二)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产劳动教育

1. 劳动作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揭示出生产劳动教育培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内在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二重性统一于劳动过程中,其中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而多种多样的具体劳动则生产出使用价值。“商品具有价值,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结晶。商品的价值的大小或它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所含的社会实体量的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所以,各个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耗费于、体现于、凝固于该商品中的相应的劳动数量或劳动量决定的。”[8](P38-39)一方面,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规律作为市场机制的内在依据,要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必然要坚持好、发挥好作为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劳动的基础作用,因此,开展新时代生产劳动教育首先要引导个体正确认识劳动的社会价值,认识到劳动不分高低贵贱,都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假设的重要动力,真正做到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另一方面,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辩证关系也彰显出劳动者在商品价值诞生中的本源地位,商品的价值由劳动者创造,只有基于大量劳动者共同参与形成的社会劳动,才能形成某种商品的价值,而活跃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共同撑起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因此,尊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也是新时代生产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

2.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贫富差距悬殊的有效克服,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原则。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分配制度的一个构想,“不管个人所创造的或协助创造的产品的特殊物质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9](P119)。恩格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强调分配方式要随着生产的变化而变化,而这里的生产就是人们的劳动活动,而人们劳动参与的不同程度和类型直接决定相应劳动成果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种“劳动者得其应得”的分配方式关注的是对分配行为的道德衡量和价值评价,是从根本上否定不劳而获的剥削分配制度,其体现了对具备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有效劳动的承认,也体现了对不同劳动者之间劳动正当、合理性差异的承认[10]。面对当下部分个体存在的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态度消极以及劳动价值的功利化倾向,新时代生产劳动教育要加强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推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劳动价值观,推动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四、恩格斯劳动思想下的服务性劳动教育

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鼓励劳动者运用自己的劳动技能开展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具有公益性和利他性活动,以期成功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甘于奉献自我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劳动思想通过描述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基本劳动状态,指明当前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是向理想社会状态靠拢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服务性劳动是指劳动者运用自身储备的知识技能,利用一定的设备工具为他人或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作为非生产劳动的基本组成,相比于作为另一组成部分的日常生活劳动所特有的自我倾向性,服务性劳动具有更为明确的社会指向,存在明确的非功利性和利他性。

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一直是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重要精神力量。广大青年作为肩负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重要责任的新生力量,更要克服轻视劳动、无视劳动和功利化的劳动价值取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自我发展进步的同时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要自觉奉献青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为将来留下珍贵的回忆。”[11]

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要培养广大劳动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引导个体在帮助他人、服务集体中培养服务意识,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服务性岗位和公益性活动丰富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本领,在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服务性劳动教育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劳动是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劳动本质的复归的理想劳动状态,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极大丰富,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开展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培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服务精神,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实践性靠拢。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之初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具体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表征,“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建立本身为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手段……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P308-309)。相比于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再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的状态,当下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还没有办法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这一理想状态,而服务性劳动教育可以有效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处于不同领域的劳动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服务性岗位和公益性活动,有效缓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共生的服务性社会,是向未来社会理想劳动者品质的靠拢,是对未来社会理想劳动状态的致敬,也是进一步迈向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有效实践。

猜你喜欢

恩格斯劳动者个体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劳动者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