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幸福感提升策略
2020-02-21马如仙
马如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积极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于20 世纪提出,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人的潜在力量,关注人类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为哲学基础:“至善就是幸福。”心理学者Carol D.Ryff 认为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批评了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情感的过度关注,认为心理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并发展出六维心理幸福感模型。2019年高职扩招,高职院校学生会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内大部分辅导员承担着各种繁复任务,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育、日常事务管理、主题班会、毕业就业创业指导等,5+2、白加黑是高校大学辅导员平常工作中常有的模式。
相关研究显示,随着辅导员工作年限的增加,辅导员的心理幸福感不断下降,很多辅导员离职或者转岗,这一现象导致在进行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断层。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幸福感指数,高校才能不断培养出幸福感较高的学生,如何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且心理幸福感强的辅导员队伍关系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学生的幸福健康成长密切相关。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幸福感现状
(一)工作繁复,压力过大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工作范围广,内容涉及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招生就业、奖助贷等方面。辅导员实际发挥的作用远超过其职责本身,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也日益重视,有关文件指出,要调整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能设置,努力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到新水平,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界定不清晰、工作内容多、工作时间长、作息时间不规律、晋升通道不明确、收入待遇偏低等多项因素,辅导员承受着较大工作压力,存在身心健康受损、工作效能降低的情况。相对高校行政人员来说,辅导员工作强度更大;相比专职教师来说,辅导员工作强度高但科研任务相对较低。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明显降低与长时间且高压力的繁杂工作存在显著相关,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的人性论,挖掘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研究表明,较少的辅导员能从工作中体验到快乐,心理幸福感显著较低。
(二)自我效能感较低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辅导员日常工作特性存在重复性与单一性,关照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相同的工作不断重复使得大部分辅导员的工作兴趣下降,同时随着高校辅导员招聘要求的提高,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均为硕士背景,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部分辅导员自己的专业知识渐渐荒废。虽然教育部已经通过颁布43号令,进行辅导员考评体系的完善,让辅导员的待遇和职称评定得到保障,但距离彻底落实仍有较远的距离,部分辅导员职业规划不清晰,对自己的前途感觉渺茫。同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高校辅导员所面对的0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独特,所需要处理的各种危机事件应接不暇,使得辅导员身心俱疲。个体自身直接的成败经验和归因方式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期望值高,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畏缩不前,容易失败,更容易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一)增强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 年代提出的,很多也将心理弹性既定为“复原力”“心理承受力”等。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当个体面对生活挫折或逆境时,能良好适应,能够很好地调控情绪与行为”。
高校是辅导员的直接管理机构,因此应承担促进辅导员心理幸福感提升的责任。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增强辅导员心理弹性:
1、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认知。积极心理学认为压力不仅会给人带来痛苦,而且也会使个体从中获得积极意义,这是当代心理学界倡导人们应对压力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认知调整上要引导高校辅导员对事件的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能客观地看待现实,积极地评价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自我悦纳,树立健康的自我观。
2、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积极人格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在高校辅导员的培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调动主体积极性,挖掘优点,增强自信心。
3、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要注意培养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心向。
4、构建高校辅导员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重视融洽的家庭关系、积极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价值,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自身的心理弹性,更好地应对生活和事业上的挑战。
(二)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赛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概念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情绪;二是积极的个性特征;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心理学家发现,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可以让个体更多地看到“我”和“他”之间的相同点与联系,从而更多以“我们”的眼光去看待事情。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心理幸福感,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即通过改变当事人的认知来提升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较为有效。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培养积极情绪体验,作为管理机构的高职院校应制订详细的辅导员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以此纠正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错误认知,从而增加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心理幸福感。同时,注重开展针对辅导员的体验教育活动,如“机遇与陷阱”的体验游戏这类素质拓展活动,激发辅导员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另外,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必须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借此体验工作、生活每一个阶段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地情绪体验,最终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幸福感。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应用在组织行为学的产物,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性资源,是后天可以进行学习和培养的。
辅导员核心工作为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即是人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主要强调了采取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帮助人们面对和疏导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注重培养积极归因模式,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学生。对于提升心理资本,辅导员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如坚持写工作日志,自我总结,创新工作方法,认真探讨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注重自我提升等。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增加自我韧性来提升心理资本,增强心理幸福感。在心理学上,韧性是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韩黎,李茂发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显著关系,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心理韧性越好。这表明,加强对辅导员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韧性,增强心理幸福感。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党与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关注度不断提升,对辅导员的心理幸福感愈发重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动机、气质性乐观、归因方式、人格特点等与心理幸福感都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内心力量,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关于辅导员的心理幸福感还可以从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格特点,恰当的归因方式,增强社会支持等方式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