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域下中国经济工作理路论析
2020-02-21于永国张凯峰
于永国 张凯峰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072)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必有而且只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1](P137)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现实而言,它规定了国家前进的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和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四次重大演变,这个过程反映出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全局的变化,亦对经济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必须就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经济工作进行全面研究,厘清工作思路,积极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经济工作带来的新要求,着力从经济发展的层面破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释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自此,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载入史册,这一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同时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良好的历史依据。准确把握其本质,做好发展战略和相关方针政策的调整,才能更好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前行。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思想渊源、历史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代表的经典作家有过精辟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且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社会基本矛盾[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社会基本矛盾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基本矛盾又会演变为不同的主要矛盾,重新规定社会的主要任务。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要矛盾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各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可以通过制度、机制化解的矛盾[3]。1937 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中国革命和国情实际相结合,写出了著名的《矛盾论》,成为通过矛盾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经典,建构起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体系[4]。
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来,党曾四次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过明确论述,第一次是在1956 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先进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P396)这个矛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第二次是1958 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产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5](P461)这一矛盾的判断有着国内国外双重因素的影响,未能结合中国的实际。第三次是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坚持从人民性出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点与八大是一脉相承的。第四次即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论析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来看,人类社会存在着种种矛盾,但概括起来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6]。物质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人的需要与供给的矛盾;从“变”与“不变”方面来看,较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表述,新时代的矛盾体现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改变,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其本质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看,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我国生产力的水平问题。生产力是决定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也是检验社会发展的尺度,只有生产力达到平衡充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进一步满足;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看,它涉及到发展的全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兼而有之,正如十九大提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2]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
1.人民性是其价值依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全党同志要与人民群众命运与共,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提出立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背负了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新时代面对人民更广泛更高要求的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定然是全力以赴为初心和使命而奋斗。
2.全局性是其范围畛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范围涵盖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等,改革开放40 余年来,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转向高质量的生活需要,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领域,还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环境等精神和制度方面,且对产品的服务和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化;也要看到,由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相关的体制、制度或者政策方针的设计还不能很好地与其匹配,致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受到制约。
3.谋发展是其意蕴所指。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谋求发展才是破解之道,要牢牢立足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环境保护能力、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社会文明风尚,提高党的建设能力。党的十九大“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描述并没有用具体指标,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式相适应,体现了发展的动态性理念。同时,把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对党和国家今后的长期战略安排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7]。同时必须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发展和共享、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经济层面的意涵所指
经济既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又指我们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经济的发展,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军事建设、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就无从谈起,经济发展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的发展环境下,必须立足实际,对以往经济工作的经验进行系统性梳理,把握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采取有效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经济不平衡发展是指促使经济发展的诸多关联要素力量不均、层次不齐、速度快慢不一、节奏不统一导致的过程、结果和机会不平衡现象。其核心是经济发展的诸多要素之间发展质量存在较大差异[8]。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人均GDP 较低等方面。从城乡发展方面来看:一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仍然与农村地区存在较大差距,2016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 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2[9](P118)。二是在私人物品领域,城镇的电脑、汽车、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城乡差距仍然过大。三是从公共物品领域,部分农村地区文娱设施缺乏,住房条件差,甚至少量的家庭没有厕所,部分农村柏油路铺设面窄,交通闭塞等都抑制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积极因子。农村地区却向城市单方面输入了大量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劳动力、储蓄等,而城市的发展却没能补给到农村。从区域发展看:区域发展的失衡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表现有:西部和东北是我国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尤其是西北五省和云贵地区,2016 年,GDP 最高的广东省是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70.22 倍,人均GDP 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甘肃的4.28 倍,地级市市区层面的人均生产总值差距达到了18.66 倍[10]。2016 年东北三省GDP增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辽宁省GDP 甚至在全年各季都出现了负增长[10]。从产业发展层面看:产业发展不平衡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发展不协调或者失衡的现象。表现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以及农业内部、工业内部、服务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8]。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15%、52%、33%,而世界平均占比是5%、31%、64%。数据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比如提升农业作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制造业水平,健全服务行业的标准等。从人均GDP 来看:2016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74.4 万亿元,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 在全世界却排到了69 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 的比重约为44%。这说明了我国GDP 的含金量并不高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尤其是占整体经济比重较高的制造业,其发展质量亟需进一步提升[7]。还有一些典型的问题:部分行业和产能出现了严重的过剩,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实体经济水平不高;从国际利润收益来看,尽管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却是利润弱国,企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抑制了企业转型的活跃度;高端产品、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较高,自主生产能力还不够。
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多措并举,在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上下大气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北、西部地区跟上国家前进的步伐,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地区之间产品、要素流动困难的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互惠共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面对城乡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实际,加快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要素,着力实施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制度,努力推动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充分流动,传承弘扬农村的优秀文化,营造良好的乡村文明;着力破解第二产业水平不高的难题,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服务水平和消费者感官体验。
(二)结构性供需矛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涵盖社会各个层面的,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供需失衡,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为显著的特征,其根源是“有效供给”不足。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总供需平衡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经济按比例、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前提。所以在经济工作领域呈现出的多重矛盾关系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它关系到物价的稳定,市场的有序及经济的平稳运行等多个方面,一旦供需失衡过大,那么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经过改革开放40 余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的物质资料极大地丰富,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不仅仅是满足在吃饱穿暖层面,即“短缺经济”得到了根本的改变,而是转向更优质,更全面的需要,即数量性的需要转向质量性的需要。居民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更好满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凸显,“量多质不优”的矛盾突出,甚至出现了“需求外溢”的现象。“根据统计,海外代购价值从2009 年的50 亿元人民币迅速增长至2014 年的1549 亿元人民币,增加了大约30 倍”[11]。解决结构性的供需矛盾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经济矛盾的变化,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研究,准确把握经济主要矛盾的特征、内涵,梳理以往经济工作的有效经验、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破解经济发展瓶颈。
社会主义制度为解决经济发展层面的矛盾提供了有利形势,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质、可以调和的矛盾。毛泽东曾指出,“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12](P336)。可以通过相应体制、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的设计,使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和谐与共”,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是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性质一样,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也属于主要矛盾的阶段性转化,不属于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转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坚决不能动摇[13]。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经济工作的内在价值契合
经济工作的主导者是政府和市场,政府作为在经济活动中“有形的手”,可以通过宏观举措,例如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来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市场作为经济活动“无形的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资本发展、技术条件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政府政策的变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又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经济新常态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战略指引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突破生产力发展滞后的瓶颈、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决策者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做大经济规模上,因此经济年增长率远超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10 年第二季度我国GDP 总量超过1.33 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我国居民储蓄总额由1979 年的281 亿元增至2010 年的20 万亿元,增长1000 倍[14]。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问题迅速地暴露出来,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率过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上升为迫切的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牢牢把握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及时呼应老百姓的关切,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5](P245)经济新常态下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的九个特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2017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了“七个坚持”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其中第五个坚持指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继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辩证看待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年增长率,远远超出世界同期平均增长水平,也是二战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高速增长时间最长的经济体,但是目前就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和全球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经济要保持高增长率已经变得很困难,因为中国经济突出的问题不再是产能不足和经济规模小,而是庞大的总量下、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把追求经济高增长率转向质量的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加强科技创新以替代原本的要素驱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增长模式,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的期待。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耦合性
改革开放40 余年来,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经济体制也更具现代化,一方面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更加明确,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更加公平地竞争,阻碍市场统一的因素得到了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发挥了重要效能;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理念有了大的提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纵深推入,但是离现代化体系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够。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牵引,破解经济领域的矛盾。基于此,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体制、制度和政策设计必须要加紧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角色要进一步明确,加快“放管服”改革,厘清权力的边界,把该放的权力及时放下去,充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且政府关注的不仅限于市场,更应该注意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16]。讲求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众的诉求,积极回应民众的利益关切,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同时要积极通过行政领域的改革破除阻碍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壁垒,规范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失序,对承担公共服务的部门用制度手段加以规范,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为不同类型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采取了不同的收入分配措施,计划经济体制下,采用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但是经济规模欠缺、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的规模,实践之初确实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但发展却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失衡严重,社会矛盾增加,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冲击,要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完善,推动收入分配更具合理性和有序性;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政府部门应该履行好自身的再分配调节职能,并且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积极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推动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且要着力拓宽居民的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渠道,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要注意到,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学界仍然有较大的争论,譬如如何解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的关系,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具有的放大收入差距的这一局限,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经济工作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指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构建起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经济工作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路径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总量性不平衡到结构性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必须重视这些新情况,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校准航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说到底就是我国的供给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供求平衡处于低水平,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低水平的供求平衡向高水平的供求平衡转换。
1.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要积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充分破解有碍经济发展的行政体制因素。政府要在进一步扩大减税降负、放松管制、减少对经济的刺激与干预等方面着力,明确“管与不管”的边界,该管的就要及时主动研究问题出台合理的政策,充分履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督等职责;不该管的坚决不插手,决不能“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抑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提升经济的治理能力。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脱虚向实趋势明显,制造业转型速度加快,特别是在高污染行业和钢铁行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主要问题有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先进设备依靠进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产品和服务标准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够等,必须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3.重视实体经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实体经济之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是实体经济立足于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是一种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更加强调社会财富的使用属性,所有物质物品生产以及能够为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都可以视其为意涵所指,较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实体经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实体经济。历史经验早已证明,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国家就难以走向现代化。改革开放40 余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大而不强”的矛盾凸显,特别像核心技术掌握不够、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所以经济工作必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供给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
4.推进创新驱动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作为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居于五大发展理念首位的便是创新。长期以来,缺乏核心技术导致我国企业和产品品牌力不强,附加值低,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购买和消费欲望[7]。推进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刻不容缓,政府要支持创新,着力改革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创新提供平台和资金支持;着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17]。
(二)处理好发展与共享的关系
从发展与共享的角度而言,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归根结底还要靠发展本身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发展和共享不能主动统一,即发展并不能自动实现共享,因此必须要突破旧的发展观念,深入推进共享发展理念,同时共享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共享理念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稳步推进共享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调拨个人物品的使用,即共享处于优先位置,而共享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生产层面的问题[18]。在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进行共享,违背经济运行规律,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规模,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经济总量也持续扩大,但是不公平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享理念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必须将其融入到人们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需要中去思考,以共享理念为指引去破解区域性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更加强调共享,那么该如何实现发展与共享相统一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呢?这里提供两个视角,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理念,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依归,也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共享发展理念意涵所在。二是坚持并且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强调劳动逻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明确指出,资本之所以成为资本,正是因为它购买了劳动力。所以,劳动才是生产中的决定力量,应该在经济发展中强调劳动的作用,凸显劳动者的地位[18]。若一味以资本的逻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那么势必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劳动者并不能获取财产性收入。应当注意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能实现发展与共享的完全统一,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还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一味强调完全统一,必然会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释放的积极因素,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