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及启示

2020-02-21

社会科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抗战马克思主义

张 红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在国统区严峻复杂形势下,《新华日报》以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己任,采取灵活多变策略,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进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新华日报》的重要任务

新闻宣传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尤其重视运用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使报刊成为团结和动员群众、获取民众的政治认同、推动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的有力武器。

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深感加强全民族团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1]然而,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国民党虽然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表示了抗战态度,但却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他们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处处惧怕和限制人民的参战运动,阻碍政府、军队同民众结合起来,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不去彻底改革政治机构,使政府成为全民族的国防政府。”[1]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任务,并要求“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1]在积极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始筹备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党报事宜。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

《新华日报》诞生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的目标和任务是十分明确的。董必武在代表中共中央长江局对《新华日报》创刊表示祝贺时形象地称“《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嘴巴”,他希望《新华日报》努力做好党的宣传工作。[2]1938年4月2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中,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创办全国性报纸期刊的重要性,并要求每个党员要“重视党报,读党报,讨论党报上的重要论文”,要求“今后地方党部必须根据党报、杂志上重要负责同志的论文当作是党的政策和党的工作方针来研究。”[3]《指示》还提出“各地方党部要尽一切力量帮助办好《新华日报》”的要求。毫无疑问,《新华日报》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的重任。

然而,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意识形态斗争是相当激烈的。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坚持“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方针,在新闻政策方面,国民党当局虽然表面上同意《新华日报》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但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活动却十分警惕,严加防范。尤其是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限共、反共”方针之后,国民党加紧了思想舆论控制,其新闻政策的“高压统制”特点更为突出,“其新闻检查机关每天都将该报送审的稿件删削得残缺不全,《新华日报》的发行、邮寄也遭到无理的限制和阻挠。”[4]国民党当局新闻统制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限制中国共产党和一切进步力量的发展壮大。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喉舌”的《新华日报》与国民党当局展开了争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斗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占领国统区思想阵地,发挥了党报舆论宣传的先锋作用。

二、《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略

毛泽东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5]毛泽东的话语揭示了政策的制定和灵活执行对于革命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抗战时期,在国民党当局推行新闻统制和文化专制政策,竭力阻碍马克思主义及一切进步思想传播的艰难环境下,《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充分运用在国统区取得的合法地位,积极采取灵活策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和事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国统区有效凝聚民众抗日力量,引领抗日运动方向的锐利思想武器。

(一)紧扣时代主题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其基本内容之一。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与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被人们接受并发挥其指导作用。当时的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夺取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任务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为此,《新华日报》从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战时代背景出发,围绕抗日、民主、团结主题,着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动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引导民众认清形势,明辨方向。据初步统计,仅1939年《新华日报》发表的相关社论(代论)就达10多篇,包括《拥护政府重申惩治汉奸条例的命令》《民主政治问题》《坚持持久战胜利的信念》《对当前时局应有的认识》《实行民主政治是必要的》《坚持团结抗战力求进步》《建立宪政规模》《团结与民主》《促进宪政运动底开展》等。此外,还有相关短评如《我们对于过去参政会工作和目前时局的意见》《除奸运动的开展》《检举汉奸》等。这些社论、短评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科学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宣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和实行民主政治的主张。

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尤其是1941年全国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后,《新华日报》多次重申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方针,发表了《论持久战演讲三周年》《反侵略战应有的几点认识》等文章,号召人们对反侵略战争的长期性要有充分认识,指出持久抗战仍然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方针。面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推行专制主义政策愈演愈烈,《新华日报》刊登了《民主第一》《扩大民主运动》《民主是发展生产的暧室》《改造教育也是要求民主化》等社论及大量关于民主政治内容的文章,还对民主人士主张实行民主宪政的消息进行了报道,积极宣传和贯彻党关于推行民主宪政的主张。

不仅如此,《新华日报》还结合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形势,刊登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文艺理论、民族解放运动理论的相关文章和译著,如在民族理论方面,刊登了吴克坚的《列宁的事业是人类解放的事业》《列宁论民族解放战争》、吴敏的《列宁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周恩来的《民族至上与国家至上》、汉夫的《列宁论战争》、徐冰翻译的《巴黎公社底教训》等。这些理论文章和译著的刊登,对于帮助广大民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在进行的空前的民族解放斗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华日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注重从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现实出发,紧扣时代主题和中心工作,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传播与解决中华民族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时代和民众对理论的需求,有效推动了国统区民众尤其是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为指导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斗争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选择有利时机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和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共产党抗战方针政策和行动的重要窗口。然而,国民党当局受其根本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局限,将《新华日报》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对《新华日报》进行封锁、压迫,甚至指使特务对《新华日报》工作人员进行盯梢、殴打。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舆论钳制与压迫,《新华日报》开动脑筋,借助一切有利时机传播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如利用经典作家诞辰或逝世纪念日介绍马列著作、生平及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智慧之举。以纪念列宁为例,1939年1月21日是列宁逝世15周年纪念日,《新华日报》在当天的头版发表了《列宁逝世15周年纪念》社论,在第四版发表了许力原的《高尔基笔下的列宁——“和列宁相处的日子”读后感》,凯尔任果夫著、邓静溪译的《在克林姆林宫工作的列宁——列宁传里面的一章》,吴克坚的《列宁的事业是人类解放的事业》等文章。在往后的三天,连续用第三版的篇幅报道了苏联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纪念列宁的情况。每年1月,《新华日报》都会登载大量关于纪念列宁逝世内容的文章。如在1943年1月17日至27日10天内,共刊登纪念文章13篇。在1944年1月21日至27日的短短一周内,共有纪念文章22篇。在这些纪念文章中,有专门刊发的社论如《中苏携手并进争取胜利——纪念列宁逝世十九周年》《列宁的旗帜,是胜利的旗帜!——纪念列宁逝世二十周年》等,也有介绍列宁著作、报道纪念列宁逝世活动的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华日报》在1940年1月9日登载的《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文中,从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万能的、马克思到列宁处在两个时代中、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中添加了什么?斯大林继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四个部分论证了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继承发展的关系,对于帮助民众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实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样的,在马克思、恩格斯诞辰或逝世纪念日,《新华日报》也登载大量相关纪念文章。如194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120周年,《新华日报》第二版刊登了题为《纪念恩格斯的诞生》社论,在第三版登载了葆荃编译的《恩格斯的生平·著作及其事业》一文,还转载莫斯科来电,报道了苏联各地热烈纪念恩格斯的诞生盛况。1943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25周年纪念日,《新华日报》第四版不仅刊登了晦晨的《永生的灵魂(诗)——纪念马克思诞辰》,而且还登载了少峰的《纪念为全世界工作的马克思》、龙潜的《调查研究与习作合——纪念马克思一百廿五周年诞辰》等文章。8月5日是恩格斯的逝世日,1943年的《新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也方的《伟大的友谊——今天(八月五日)是恩格斯逝世四十七周年,我们用这篇文章来纪念他》。通过这些纪念文章,向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增强了广大民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和了解,为广大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奠定了基础。

《新华日报》还善于利用重大事件纪念活动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如每年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都成为《新华日报》向民众尤其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时节。七七卢沟桥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每年的7月7日前后,《新华日报》都会刊发纪念文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坚定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据初步统计,1939年刊登的相关文章有《伟大的战斗节日》(社论)、毛泽东《当前时局的最大危机》、刘少奇《巩固团结粉碎敌人的阴谋》、周恩来《抗战两年》、博古《抗战两周年纪念献词》、吴玉章《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王稼祥《目前抗战的政略与战略的中心问题——纪念抗战二周年》、洛甫《反对妥协投降坚持抗战到底》、叶剑英《在敌后的两年》、邓颖超《坚持抗战到底——七月五日广播讲演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抗战二周年对时局宣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更是《新华日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的极好时机。每年10月至12月,《新华日报》都会积极组稿,精心筹划,从多个层面刊发大量宣传文章。如1939年10月至12月,《新华日报》连续发表了戈宝权撰写的10篇文章,介绍苏联政治、历史、地理、民族、外交情况。同年11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叶剑英的《纪念苏联十月革命的廿二周年》、吴玉章的《论民族解放与社会主义革命底相互关系——为纪念十月革命二十二周年而作》、吴克坚的《布尔塞维克党的旗帜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旗帜》,12月10日发表了国新社特译稿《苏联社会主义伟大成就》。这些文章无疑对于帮助民众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马列主义,激发民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往有着重要意义。

(三)采用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抗战时期,面对国统区复杂恶劣的环境,《新华日报》想方设法,实行多条腿走路,采用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如在版面设计上,不仅通过社论、代论栏目发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撰写的文章,及时传递党中央声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且还开设了《团结》《青年生活》《妇女之路》《工人园地》《自然科学》等专栏,有针对性地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华副刊》常常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文章,刊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讲话,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1944年登载了《毛泽东同志对文艺问题的意见》,铁木菲夫著、乔木译的《马克思主义论文学》(上、下),玛雅科夫斯基的《和列宁同志谈话》、戈宝权辑译《列宁在诗歌中》、周扬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上、中、下)。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也于7月6日登载在《新华副刊》后的第五版上。

《新华日报》还运用文化短波、消息、书报介绍、标语、广告、读者信箱等栏目,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出版发行及销售情况,引导民众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其导向性十分明显。如仅1939年刊登的相关文章和消息有《介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苏联:列宁全集共印三六四五版,销出一万万余册》《苏联文化突飞猛进,马、恩、列、斯的著作销数惊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周年纪念,全年销一千五百余万册,以马列主义武装了民众,出版界热烈庆祝,真理报著文纪念》《列宁的著作究竟出过多少本》等,这对于打开读者的眼界,激发读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帮助意义。

在向读者介绍新书过程中,《新华日报》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积极推崇与宣传。如在介绍卡宾斯基的《苏联国家是怎样管理的》新书中写道:“苏联迄今已存在二十六年的事实本身及苏联将近三年的对法西斯德国那种野蛮侵犯所给予的空前英勇胜利的回击,都证明苏维埃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国家制度。本书内容,主要是说明苏联是怎样管理国家的,是供给了解苏联国家政权机关,苏联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基础知识的最好书籍……”[6]通过新书介绍,《新华日报》巧妙地把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越的信息传递给了读者。

《新华日报》还善于利用标语配合宣传的主题,向读者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如在1938年国民参政会即将召开之际,《新华日报》在6月23日发表的《对国民参政员的希望》社论中提出了对参政员的五点希望,以促使参政员能够真正担负起代表民意的责任。在当天的头版便刊登了史(斯)大林的语录:“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现在不仅仅是由领袖决定的,而首先和主要的是由千百万人民来决定的。”[7]在这里,《新华日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有助于引导国民参政员站在人民立场上行使自己的职责。

不仅如此,《新华日报》还通过刊发广告、采取优惠政策销售马列主义书刊等办法,扩大马列主义的影响。如在1941年1月2日第一版刊发的《纪念本刊创刊三周年举行廉价卅天》广告中,把《马恩与马克思主义》、《列宁选集》(共七卷)、《列宁主义问题》等列入优惠销售书籍的行列,引导民众购买阅读。

在“读者信箱”栏目,《新华日报》则通过耐心解答读者遇到的实际问题来传递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如在回复读者希甫在来信中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特点是什么?”“它们两者的关系是怎样?”“苏联已经到了共产主义的阶段么?”的疑问时,《新华日报》编辑将资本主义社会与和社会主义社会特点作了对比,并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告诉读者:“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底第一阶段。不经过社会主义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的生产力,而且需要人民完全消灭‘意识中的资本主义的痕迹’。要做到这一点,固然非渡过这一阶段不可。”回信中还指出:“共产主义之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苏联建设起来。”如今,苏联“虽然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的阶段,但是苏联的人民,却在昂然大步向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中!”[8]显然,编辑的回信普及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包括读者希甫在内的广大民众科学把握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增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提供了帮助。

在回答一位工人来信中提到的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日益下降,家庭遇到困难情况下,是“要家庭还是要工作”的问题时,编辑指出:“这种困难决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工人必须团结起来,“建立一种有急难时互助互济的制度”,并强调:“我们都是在走着一条在苦难中挣扎斗争的道路,但在这条道路中决不是孤独的,我们也决不要幻想脱离群众,一个人能够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必须依靠群众,和群众在一起,那么,我们□除一些障碍我们前进的困难,才能够对于将来的前途永远保持□信心,永远坚持着为实现这信心而努力!”[9]在这里,《新华日报》从解决工人实际问题出发,巧妙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帮助工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工人的觉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对付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暴检,《新华日报》经常采用拆分、换题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新华日报》以《毛泽东同志对文艺问题的意见》为题予以登载。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发表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讲演,《新华日报》则以《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统一战线方针毛泽东同志在边区文教大会上的讲演》为题,从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社会基础、文化统一战线的必要、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互相结合的必要、联系群众的两个基本原则等方面,对毛泽东的讲演内容进行了解读和介绍,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及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呈现给读者,为广大文化工作者加强文化统一战线,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三、《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恶劣环境下灵活应对国民党当局的新闻统制政策,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新华报人的巨大勇气与高超智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党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气概。《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为当今党媒党刊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喉舌的《新华日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博古等亲自给《新华日报》撰写社论和文章,尤其是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坚持亲自审阅、改稿和写稿,为《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从1938年10月到1946年6月,除直接代写社论外,周恩来为《新华日报》撰写的署名文章就达37篇。”[10]

不仅如此,《新华日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从策划、采访、编辑,甚至印刷、出版发行、财务管理等具体业务工作,都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报社的宣传计划、重大问题的宣传主旨、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等必须经南方局批准后方能实施。毫无疑问,抗战时期《新华日报》采取灵活策略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秘密机关,在领导《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新华日报》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并取得巨大成效。

如今,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而尖锐,各种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价值取向。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党媒党刊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向广大民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引导民众的重任。党媒党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报姓党”立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激发起全党全国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力量。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法宝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始终围绕夺取抗战胜利这一中华民族的根本任务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当时人们最关心的抗日、民主、团结主题,运用多种方式,灵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国统区地下党组织和广大人民开展抗日斗争,体现了党报的党性和民族性,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调动了中国人民投身抗日战争的积极性。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新华日报》始终把人民性和群众性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读者是报纸的生命,人民是报纸的主体的思想办报,坚持大众化、通俗化的方针,从读者具体实际出发,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版面,吸引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增强报纸的亲近感,努力扩大读者群。尤为可贵的是,《新华日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彰显了实践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更易于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使《新华日报》真正发挥出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根据时代特点和广大民众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坚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11]这就为新时代党媒党刊在复杂局势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才能与时俱进,拿出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群众呼声,深受群众喜爱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凝心聚力。同时,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才能集思广益,精心策划,在舆论场上赢得主动,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得实效。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传播质量的重要条件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之所以能够采用灵活策略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新华日报》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报社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如定期召开报社工作人员会议,组织报社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还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持革命气节教育,坚定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激发工作人员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报社还经常举行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励工作人员刻苦钻研,努力掌握过硬本领。通过这些举措,《新华日报》成功打造了一支政治水平高、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又红又专的传播人才队伍,确保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机制有序开展,使《新华日报》真正成为“抗战的号角,人民的喉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今天,运用报刊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传播人才队伍,是不可能有效占领思想舆论阵地的。可以说,加强党媒人才队伍建设,是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1],他勉励新闻工作者要“不忘初衷、坚定信念,在坚守新闻舆论阵地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11]。习总书记的话语,给广大新闻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努力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传播方法和手段,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才能真正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抗战马克思主义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