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顺侨乡宗祠文化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价值

2020-02-21尹未仙刘林华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和顺宗祠宗族

尹未仙,刘林华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进行祭祀的场所,是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祠堂为主要载体的宗祠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宗法伦理、价值取向、典章制度、家族象征和人生信仰等①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前进》2019年第6期,第34页。文化现象,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文化理念。源远流长、繁盛不衰的宗祠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今天,重新认识宗祠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对宗祠文化的传承保护,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当代价值,可以为传播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传统智慧,对满足大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也有积极意义。

一、和顺侨乡宗祠概述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古称“阳温暾”。因村庄顺河依山而建,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3年)起称“河顺乡”,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取“和睦顺畅”之意改成“和顺乡”。和顺有4000多年的人居历史,原居民是佤族,现今的居民则主要是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朝初年从四川巴县、南京等地随军到达云南的汉族后裔。②董平:《和顺风雨六百年》,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页。

和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侨乡指的是一种移民社会,它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该地区海外移民及其后裔的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二是这些移民及其后裔与该地区保持较密切的联系。”③戴一峰:《福建侨乡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38页。腾冲县位于高黎贡山西麓,与缅甸接壤,是云南西部的重要门户和交通要冲,是古代连结川、滇地区和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上的商贸重镇。和顺作为“蜀身毒道”的必经之地,人多地少,有“穷走夷方急走场”①“夷方”指腾冲以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境外,“场”为缅甸玉石场。的传统。自明以来,和顺居民前往缅甸经商采矿渐成规模。从清咸丰年间起,和顺成为中国西部进出口棉纱、生丝、翡翠的主要集散地,在缅甸经商定居的和顺人群体日益壮大,逐渐发展成为新的华侨团体,并从缅甸往中南半岛以及南洋群岛开拓,逐渐辐射到世界各地。亦农亦商的传统和深厚的家园观念,使和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归侨、侨眷。20世纪90年代和顺全镇常住人口仅6500多,而侨居国外的和顺人口达18000多,分布在13个国家和地区。②杨发熹:《侨乡变迁五十年》,《和顺乡》创刊号(1999年12月),第3页。

和顺共有寸氏、尹氏、贾氏、刘氏、李氏、杨氏、张氏和钏氏八大宗祠。和顺宗祠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明嘉靖年间寸氏宗祠大门开始兴建,到1926年李氏、杨氏、钏氏宗祠建成,八大宗祠的建设跨越了数个世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顺宗祠大多变为学校、食堂、生产队集会场所等。80年代以来,和顺各宗祠经过修复、翻新,再次成为和顺开展祖宗祭祀、同族聚会等活动的场所。

二、和顺侨乡宗祠文化的历史功能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祠,是中国古代社会宗族制度的产物,起源于祖先崇拜与神灵信仰,发端于西周宗庙,承继于汉晋墓祠,发展于唐宋家祠,兴盛于明清祠堂,宗祠的变迁与家族历史息息相关。③徐俊六:《族群记忆、社会变迁与家国同构:宗祠、族谱与祖茔的人类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第209页。宗祠不同时期的代表着宗祠文化的功能演变,但开展家族祭祀、执行族规家法、召集议事宴饮和组织家族宣传、读书易道等宗祠的传统功能一直没有改变。④罗艳春:《祠堂与宗族社会》,《史林》2004年第5期,第43页。由于晚清和民国时期宗族组织的影响力弱化,加上地域因素的影响,和顺宗祠的历史功能更多体现在尊祖敬宗、凝聚宗族,训育子孙、教化道德,励学向上、倡导公益等方面。

(一)尊祖敬宗、凝聚宗族

宗祠具有“上述祖德,中联宗亲,下启子孙”的天然血缘纽带作用。寻根问祖是人类独特的心理情结,渴望家族传承、宗族传续是个体的生命本能。宗祠作为华夏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先人的庙堂,是宗族的象征和圣殿。⑤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第33页。作为血脉传承象征、祖先灵魂载体的宗祠,必然成为祭祀祖先、凝聚族人的重要场所。

宗祠经常是某一地区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最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物。和顺八大宗祠分别建在古镇同姓族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中心区域或者主干道路旁边,门前都有较为宽阔的广场,便于进行宗族聚会。其中,刘氏宗祠与李氏宗祠建筑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而寸氏宗祠建筑最具特色。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既是家族权势和财势的展示,更是光宗耀祖的象征。祖宗牌位都设在正厅居中位置,牌位多用上等楸木、楠木等制成,整体感觉庄重、肃穆,用于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祭祖是宗族成员在祠堂进行的主要集体活动。每年清明,和顺各宗祠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过去还有春祭、中元祭、祖先诞辰、祖先忌日等祭祀活动。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如修桥补路、创办学校、扶贫济困等,一般也都在宗祠进行。当宗族成员操办红白喜事时,宗祠又将族人聚拢,大家一起在各种仪式中见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这些活动中,摆香案、具供品、焚纸钱、跪拜祖先等庄严肃穆的仪式,赋予了宗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以神圣的意义,拉近了族人关系,强化了宗族意识,加深了宗族成员间的感情,进而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

祭祀祖宗不仅是向祖先祈福,更是教育后辈不忘祖德,在“慎终追远”中感受祖先的创业精神和道德力量,进而激发其传承责任。“祠,祖宗神灵所依;墓,祖宗体魄所藏。子孙思祖宗而不见,见所依所藏之处,即如见祖宗一般。”①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祖祠堂的控制功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第56页。和顺宗祠除了展示宗族血脉传承,更昭示祖先的美德和功业。各家宗祠都在大门、走廊、厢房、正殿、门楼等处展示祖先们治家、经商、求仕、戍边的丰功伟绩。如寸氏宗祠大厅有楹联:“随庄蹻以开滇喜姓著九边勋垂百代;佐沐英而定越幸职肩千户祀享万年。”“仗先祖之有灵桂折杏探南国家声从此振;忆故园其无恙瓜棉椒衍西行世泽到今存。”讲述了寸氏的渊源及先祖开功建业、出国经商、教育治家的光辉历程。可以想见,当寸氏后裔走进本宗族祠堂,了解家族历史、仰望列祖列宗的伟业时,必然会被祖先艰难创业的故事感动,因祖先的功业而自豪,从而在不知不觉间认同了宗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了为宗族繁盛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了宗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除了上述传统功能,因地处侨乡,和顺宗祠还具有召唤游子回归故里、凝聚海外华人华侨的功能。据流传于缅甸华侨社会及和顺民间的手抄本《阳温暾小引》描述,和顺居民出国谋生通常是宗族成员结伴而行,到达异国他乡也是投靠亲人乡友谋事。这种主要以宗族乡土关系为牵引的海外移民和谋生之旅,具有浓厚的家族、血缘和地域色彩。②张山:《楸木开花出门归家——由〈阳温暾小引〉对腾冲和顺华侨家园观念的探析》,《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第51页。长居国外的和顺华人会在居住地建造具有宗祠色彩的会馆,聚集开展宗族活动。而国内宗族祠堂始终是海外游子心灵归属之地,只要有可能,和顺华侨都会不远万里回到故乡,参加宗祠祭祖活动,认祖归宗。

(二)训育子孙、教化道德

建造宗祠的目的是“祖德垂芳”,使本族子孙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辨尊卑,保证宗族代有英俊,人杰不绝,光宗耀祖。③王健康、王炳熹:《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第36页。王沪宁指出,“家族社会化的作用对村落家族说来是维系对家族的认同感,但实际上它的作用不限于此。它通过自己的运转把一整套观念传递给人们,这些观念将影响这些人在更大范围的外部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④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宗族社会正是通过宗祠文化达到训育子孙、教化道德的目的,绵延千年而不衰。

走进和顺宗祠,随时随地都能身受教化。寸氏、刘氏和李氏宗祠大门前,都立有石标杆和石斗,显示宗族子弟的科举功名。刘氏祠堂大殿两侧分别立有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三祖遗训石刻碑和清乾隆35年“永免钱粮”“保我子孙”古碑。宗族祖先的尊贵、源流的绵长和成就的卓著,对后世子孙具有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李氏祠堂有楹联“祭必以时,春露秋霜崇祀典;人本乎祖,父慈子孝重人伦”。寸氏宗祠门外两侧楹联书“五岳宗山百川赴海,千秋报本万古流芳”;门内两侧书“立德立功愿万世子孙书香还继,有源有本问西川父老祖泽犹存”;左门两侧有“缅千古之故家冈不本于积德,编万代之宗法亦能告夫成功”,都是告诫家族成员要报本认宗,并教导他们应如何安身立命。寸氏宗祠客堂、暖阁还有告诫寸氏后人做人守业以正道为上,训勉后人勤劳持家、诗书礼仪传家的家训。宗祠中书写的“族规”“家训”,大都提倡孝父母、友兄弟、睦近邻、崇俭朴、恤孤寡、戒淫逸、禁赌博等伦理规范,教育子孙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等。

宗祠还是对违反宗族规范的行为进行惩戒的场所。“祠堂是家族中的长者向族中成员灌输家族意识、执行家教家法的重要场所。”①蔡丰明、窦昌明:《中国祠堂》,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第5页。和顺各大宗族在宗祠惩戒一切违反“族规”“家训”的行为,对有违孝道的行为执法尤其严格。宗祠“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而由孝及忠,由爱及仁,最终使族人循守礼法,不逾规矩。”②谢长法:《祠堂:家族文化的中心》,《华厦文化》1994年第4期,第59页。和顺宗祠通过严格遵循仪式流程的祭祀使祖先获得后世子孙的“追孝”,而如有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长辈不孝,亦会将其送至宗祠进行教育,严重者甚至会被逐出宗族并终生不得进入宗祠。

(三)励学向上、倡导公益

“中国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宗族教育”③程维荣:《中国近代宗族制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族学是最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宗族通过励学活动推动宗族教育,教导宗族子弟成才向上。取得功名的先祖通常会在宗祠树碑立传,除了彰显其光宗耀祖的荣耀,还能激励后人向学。宗祠通常收藏保存着本族世系显宦名儒、忠臣孝子等重要人物的传记,这些人物的事迹是进行子嗣教化的生动教材。祖辈先贤的求学入仕之道,修身齐家的嘉言懿行,是激励后辈积极向上的楷模榜样。

和顺各宗族普遍重视兴学育才,清雍正十二年和顺创设了义学,此后各宗族纷纷筹资办学,蔚然成风,而宗祠正是办学的理想地点。清光绪年间华侨尹子章在刘氏宗祠里设的“芸香书馆”,张盈川创办的张家宗祠书馆都培养了很多英才。宗祠学馆教师薪酬由宗祠田产支付,鼓励所有宗族子弟到此求学,贫困宗族子弟读书求仕还能得到资助。戊戌变法后,留学先行者寸辅清和侨领寸尊福、寸尊寿兄弟创办了滇西最早的女校——明德女子学校,不但免收学杂费,还向学生免费提供早餐夜餐,提倡妇女解放,反对缠足。④尹康平:《走出国门的腾冲人的教育情结——兼论腾冲华人华侨归侨对教育的贡献》,《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73页。寸氏宗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开办“和顺女子两等小学堂”和“和顺中心小学”,一直到2000年学校才迁出宗祠;李氏宗祠至今仍有小学在办学。在各宗族的倾力栽培下,和顺人才辈出,寸氏家族的旅缅华侨中华会馆会长寸海亭、刘氏家族的光绪壬年科亚元刘宗鉴、张氏家族的“翡翠大王”张宝廷、李氏家族的哲学家艾思奇等,是各宗族的骄傲。和顺宗族为鼓励宗族子弟读书成才、建树功名,规定祭祖时的拜祖仪式,有功名者可以不计辈分和族长、长辈一起进入正厅堂。

救灾济困、养老恤残、倡导公益也是宗祠的重要功能。《礼记·大传》载“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赈济救助贫困的宗族成员,能够让族人感受到依托宗族的重要性,从而敬宗仰族,自觉维护宗族的权威,是团结族人、凝聚宗族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宗祠的“收族”之效。和顺各宗族成员,尤其是经商致富的海外华人华侨,除了进行宗族内部的互助,也不忘造福乡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出资美化家园。正如《阳温暾小引》教导“自古道,富与有,眼前花柳,财本是,公众物,有散有收。你有如,留下那,银钱田亩,何不如,积些德,世代不休。”⑤王洪波、何真:《百年绝唱——一部早年云南山里人的“出国必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遮风避雨的洗衣亭、平整洁净的青石村道等,都是和顺各宗祠倡导公益,海外华人华侨积极回报乡梓的成果。20世纪初,和顺旅居缅甸的侨胞组成的具有宗族性质的社团“和顺崇新会”创办《腾越日报》 《和顺乡》等刊物,倡导进步思想和新文化,直接推动了腾冲社会的发展。①徐东、马晓龙:《民国时期旅缅华侨社团对侨乡地方教育的影响——以云南腾冲和顺崇新会为例》,《保山学院学报》2012第4期,第21页。

三、和顺侨乡宗祠文化的当代价值

宗祠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构成部分,千百年来持续影响着广大的民众。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宗族观念逐渐淡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革,国家政权深入农村,宗族观念被阶级意识取代,宗祠的传统功能不断弱化。“文化大革命”时期,包括和顺八大宗祠在内的大多数宗祠不是被拆毁就是改做它用,宗族活动完全中断。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家庭和家族观念复苏,宗族文化在中国广大农村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一些宗祠得到恢复和重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乡村变革的深入、乡村经济的发展,加上海外华人华侨寻祖活动的兴盛,宗祠再度进入社会视野,各地重建甚至新建宗祠的活动方兴未艾。虽然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宗祠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宗祠的功能发生了嬗变,宗祠文化的影响力也极大减弱,但宗祠文化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在历史风雨中延续几千年,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宗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而宗祠文化则反映着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凝聚力,折射出传统文化合群和众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②吴祖鲲、王慧姝:《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162页。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吸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③《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5日,http://edu.people.com.cn/n/2014/0505/c1053-24973276.html,2020年10月8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实际,加强对侨乡和顺宗祠文化中优秀传统因素的现代阐释,建构适应新时代的宗祠文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文化强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

“宗祠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是社会教化的有益支撑。宗祠文化凝结着深厚的血缘亲情,是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宗祠文化内含丰富的治理经验,更益于中国式社会治理实践。”④吴祖鲲、王慧姝:《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第160—161页。今天,尽管宗祠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改变,但民间立祠、修祠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宗祠的社会传承仍在继续,彰显了宗祠文化深厚的民众基础。重构和顺宗祠的社会影响力,创新宗祠文化的教化功能,能够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维护社会和谐、边疆稳定贡献力量。

宗祠文化中优秀的家风、家训、义理等内容对于当代家族教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均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和顺杨氏宗祠房檐下的遗规:“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淫与暴,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做过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其中蕴含的人伦思想与社会生活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人生教化作用和生活指导意义。有研究显示:“在宗族组织发达,宗祠活动健全的地方发现,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政府非法行政较少、公益事业容易推进。”①鲁先瑾:《宗族的传统与现代——变动中的农村宗族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6年,第13页。今天的和顺宗祠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族执法功能,在宗祠修缮和宗祠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宗族理事会、监事会等宗族组织,更多是为宗族成员服务。宗族理事会组织每年一度的清明祭祖以及其它年节庆典,开展婚丧礼仪、文化娱乐等社会活动,在对族人行为习俗的规范引导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社会组织难以替代的。作为基于亲缘、地缘形成的基层组织,宗族理事会成员多为宗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和有影响力的乡贤,在村民纠纷调解、基层社会秩序维护和村庄公益事业的协调中能发挥特殊的作用。

“600余年来,和顺华侨无论是在中缅两国封建时期的政治交往方面,还是在经贸交流方面,亦或在文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②寸雪涛:《和顺侨乡在中缅交往史上的地位及其成因分析》,《八桂侨刊》2015年第2期,第57页。和顺宗祠重建和扩建过程中,以旅缅华侨为主的海外华人华侨出资出力极多,因此和顺各大宗祠理事会都有副理事长和理事成员居住在缅甸曼德勒、密支那等地。定期回国参加宗祠活动的和顺华人华侨看到家乡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而且社会稳定、国家安宁,能够切实感受到祖国发展振兴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已经深深融入缅甸等住在国社会的和顺华侨华人,在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传承优秀文化、加强文化强国建设

历史悠久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宗祠通常是一族一地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从宗祠建筑与其他实物来看,宗祠是古代社会遗留的产物,具有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从宗祠文化及其传播看,宗祠是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③徐俊六:《文化空间视阈下宗祠的美学意蕴》,《新疆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151页。宗祠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应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虽然中国宗祠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极其深厚,但由于历史原因,传统宗祠建筑保留至今的寥寥可数。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历史背景造就了和顺独特的地域文化,现存的八大宗祠是保存相对完好的清末民国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多样,装饰图案造型精美。一般宗祠均为传统的飞檐斗拱、瓦木结构,而寸氏宗祠大门造型中西合璧,主体建筑为典型的南亚风格。八大宗祠从建筑的样式、形制、风格、选址和用材,尤其是彩绘图案都体现出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中原文化与边夷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④张发云:《地域文化交融下和顺宗祠的图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艺术学院,2019年,第1页。,使和顺宗祠文化成为一个文化“多元一体”的活化展示。和顺宗祠无处不在的家规家训以及意蕴丰富的诗词书画,意义深远的各种楹联、堂号、堂联更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此外,宗祠祭祀本身也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有很强的观赏性,还能够使参与者获得突破宗族和地域界限的家国情怀体验。和顺作为一个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小镇,能够入选中国十大魅力古镇,八大宗祠建筑群与宗祠文化应该是重要加分项。对和顺宗祠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宗祠祭祀活动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传承,提高民众对宗祠文化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可以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主要体现为乡土建筑、传统器技、民俗风情、传说故事、村规民约、家族族谱等。⑤徐声响:《农村宗祠功能转换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选择——基于苍南县765座宗祠的实地调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第118页。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土文化资源不断流失,乡土文化面临断层的危险。和顺宗祠建筑本身就是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乡土文化元素,结合宗祠建筑特色,利用宗祠闲置空间建立农村传统器技展览馆或者农业技艺传习馆,将村庄即将消逝的农耕文化遗物和农村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集中到宗祠中进行展示或者表演式使用,有利于提高民众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近年来,包括和顺宗祠的部分祠堂得到了改建、扩建,甚至重建,除了进行宗族祭祀活动外,也成为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兼做村庄文化中心和健身场地,不仅弥补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不足,更满足了村民精神生活需求,实现了宗祠功能的现代转化。

华侨华人在海外中华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新时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对海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和顺宗祠祭祀活动仪式、洞经音乐表演以及体现正宗“和顺味道”的千人宗族盛宴①李青:《和顺,百年宗祠千年事》,2019年5月5日,http://www.baoshandaily.com/html/20190505/content_155702214863565.html,2020年10月9日。对归乡的华人华侨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当他们回到住在国,又能够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华文化“二次传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②段华、胡恒富:《中华文化在云南周边国家的传播》,《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117页。

(三)家国同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宗祠能够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以血缘、地缘为生长点的宗族意识的存在。家国同构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结构,它使得国家与社会、与每一个个体都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传统的家国共同体。③姜义华:《自觉认知认同和继承中华文明根柢》,《北京日报》2020年6月15日,第15版。当代社会,传统的宗法制度已不存在,但宗族社会的特征并没有完全消失,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庭、家族与国家的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宗族是传统社会中维系国家与社会的媒介,由此形成的宗族文化是培养群体凝聚力的重要依托。宗祠活动强化了家族成员的心理认同,发挥凝聚族众、万流归宗的向心作用。家国同构使宗祠文化能够把血缘亲情融入整个国家、社会,使得中国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血缘联系基础上产生同宗共祖的观念,宗族意识和宗亲观念成为国家、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

“寸氏宗祠中珍藏的《腾冲寸氏宗谱·宗谱序》中阐释社会主义与家族主义之间的联系,虽有差异,但具有较多相通之处,家族中的爱家与社会主义的爱国是一致的,家庭和睦、家族和谐才会有国家安宁,家族爱社会、社会扶家族,家国和衷共济才能迈向大同盛世。”④徐俊六:《族群记忆、社会变迁与家国同构:宗祠、族谱与祖茔的人类学研究》,第215页。重新撰刻的李氏宗族祖训最高、最显眼的位置,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下面则是对和顺李氏后裔的教诲:要尊祖敬宗;要感恩祖辈先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国家,要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家族;要率遵祖训,勿忘尔祖,力修厥德,孝重亲仁,履职敬业,奉公守法,为国、为民、为桑梓多作贡献,办更多好事。⑤李青:《和顺,百年宗祠千年事》,2019年5月5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316502882302866,2020年10月9日。30条族规与国家政策法规完全契合。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着力发掘和顺宗祠文化中“家国同构”的优良传统,使之适应时代需求,实现家庭、家族与国家、民族的良性互动,进而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海内外华人的相互协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和顺宗祠宗族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疯娘
简析“乳鼎”紫砂壶的造型之美与和顺之气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慷慨宗祠祭先贤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亲环素A过表达对高温、紫外线和顺铂引起的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