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的内涵辨析与新时代要义

2020-02-21黄月细聂英华

深圳社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立德

黄月细 聂英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党的十九大等多个场合都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根本任务。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又特别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那么,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应该凸显哪些时代要义?怎样看待总书记在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又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中的关键角色呢?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担负这一使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弄清楚的基本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回答是高等教育回应新时代之问的内在要求。

一、“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内涵与基础性内涵辨析

从本质上看,“立德树人”实际上是教育永恒的使命与责任,只是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和不同的时代,根据不同需要和特点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我国学者肖川认为:“没有使命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和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①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2007年。显而易见,“立德树人”正是赋予了教育以灵魂,使教育成为一种充满人性的、理想的、有温度的特殊人类实践活动,明确表达了教育追求和价值目标,直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因此,“立德树人”也是教育的实质,对“立德树人”内涵的全面了解是搞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内涵。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虽然在“德”的规范和“人”的界定上会有所不同,但古今中外无不以此为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家们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古希腊先哲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德有才的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表达知识与美德、智育与德育不可分离的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教育体系则表达了要保证德智体都极为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的教育理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而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教育思想始终深受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虽然强调分科和分阶段的教育体制,但在教育的目的和学科门类的合作上,都以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完整的人”等为追求,强调德智体美诸育并举等教育方法。因此,虽然西方教育史上并没有“立德树人”的明确提法,但是对教育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强调是一致的,强调通过德智体美诸育并举来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或“完整的人”。

回顾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更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社会,因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如今看来,其中纵然有封建糟粕部分需要摒弃,但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教育“立德树人”的鲜明特色,就是要培养能按照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统治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育人目标,但始终贯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毛泽东用“又红又专”来概括教育目标和人才标准,意即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过硬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到了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新旧世纪之交,江泽民站在时代的潮头,将立德树人纳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中,提出坚持学好科学文化与加强自身思想修养相统一的教育方法。进入新世纪以后,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中心,把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幸福、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不难看出,从“又红又专”到“四有”新人、从“德法并治”方略到“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提法,显然都是我们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化,这些论述无一不是强调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上述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无不重视德才兼修、德智体美诸育并举。事实上,人才培养必定是系统工程,是学校所有学科、课程、部门、院系的综合发力和综合结果,并不允许教育的“条块化”分割,所培养之人才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从教育的本质看,“立德树人”既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又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其所说之“德”并非仅仅指“道德品质”,而是指包含了一个人所有品德、学识、才能、本领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其本质包含了德才兼备、身心和谐、人格健康的人才标准。换言之,通常所说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都是为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各项教育都应受到重视,它们形成教育的合力,指向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才有德、有体有魄的活生生的人,这样的“全人”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因此,虽然在教育实践分别实施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学科和课程,但它们之间并不应截然分开,这些不同门类的教育综合作用于人才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然而,相当一段时期内,在部分教育者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固化思维,认为智育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德育负责学生的品德,体育负责学生的体质,美育则负责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以考试分数决定升学与否的体制局限,其中又以在智育和德育关系上的思维固化最为严重。这种思维在高校则表现为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分离,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而德育则应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并且对德育的理解又往往局限于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创新创造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无关。如此一来,学生素质的培养不仅基本上处于割裂状态,而且德育长期地被“窄化”“虚化”和“边缘化”。显然,若如此理解,“立德树人”的使命和目标恐怕就与专业教学关系不大了。这种看法既与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要求不相符,也有违教育的本质和初心。

总之,教育作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高尚事业,所有教育内容、教学环节、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立德树人”并不仅仅是德育的责任,单纯的德育也无法担负起这一重任。因此,必须对“立德树人”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方才符合教育的本质与使命。若对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人为切割并赋予其不同的任务,一方面肢解了教育,违背教育初衷;另一方面也会置德育教育于尴尬之地,即理论上赋予其过高的地位而实际上却又被置于边缘化处境。只有对“立德树人”教育本质和使命进行整体性的理解,才能扭转把专业教育与德育割裂开来理解的误区,改变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专业教育与德育“两张皮”现象,真正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

(二)“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内涵。虽然说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这并不等于强调对德智体美劳诸育进行平分,就能圆满实现。在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可以看到,古希腊时代的教育先贤就特别强调人的德性培养。他们把勇敢、节制、正义、智慧看作雅典城邦公民最重要的美德,即“四主德”之说。“四主德”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西方重视德育的传统。

而从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来看,“教育本为,德育为先”的理念古已有之,两千多前的《左传》中就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①阮元:《十三经注疏(下)》,中华书局,1980年,第1919页。的记载,意思是立德是立功和立言的基础。由此,“做事先做人”就成为穿越千年的古训,“教人成为人”自然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在“德”,因而教育的首要追求是教人成为有德之人。《礼记》有云:“德者,本也”。只有抓住了做人的根本,其他知识才干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意义。《说文解字》中对“教”与“育”分别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对德才关系、失德之危害及原因进行了深刻阐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①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第11页。教育家蔡元培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②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8页。诸多前人的论述无不道出了我国传统教育“以德为先”的基本要义,构成了我们在新时代理解和把握“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思想来源。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也殷切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3页。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同样表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立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就能看到其中强调德性培养的基础性内涵。我国教育实践自古以来都强调“德教为先”、“德育为本”、“做事先做人,成人先成德”的认识与实践逻辑赋予了德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地位。

(三)“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内涵与基础性内涵的辩证关系。从上述看,“立德树人”中强调“德教为先”“德育为本”的基础性内涵与强调其整体性内涵并不矛盾,两者是在不同层面上对“立德树人”提出的不同要求,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前者是在教育的起点上,也是在“人之为人”的文化起点上强调德教是其他知识教育的前提基础,后者是从教育的本质和使命意义上强调“立德树人”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因此,“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内涵是对德教为先、德育为本的基础性内涵的全面提升和超越。但是,这并不是主张只追求后者而忽视前者,因为若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德性基础,教育所追求的全面发展之人的目的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并且,品德统领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只有良好的品德才能保证其才华用得其所。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怎么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无疑应该对德育有所侧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④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产党员网www.12371.cn.然而,“立德树人”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德育上而忽视了其他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的培养,认为“立德树人”只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之重要,从而只需要加强德育,或者以此为名把学生的立德重任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无疑陷入了认识误区。这不仅是对“立德树人”的教条化和简单化理解,而且也不可能实现“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教育则只能停留在低端水平上,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杰出人才。因此,只有正确处理“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内涵和整体性内涵的关系,才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担负起教育的根本使命。

二、“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要义

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和任务,但是教育的价值属性是由其服务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实际上对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提出了总体要求,也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大德、公德和私德三个维度上加强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立德树人”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正因为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指引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价值属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培养什么人”与“为谁培养人”正是教育哲学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因为它们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会为谁服务的大问题,也就是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大问题,为此各个国家都极其重视教育,把教育权力视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了教育,就占领了意识形态高地,抓住了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国家的未来就有了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德树人”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8页,第169页。价值观之所以最稳定、最持久,在于它是人们经过反复认知、比较和筛选之后建立起来的深层次观念认同,反映了知情意的心理过程。价值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反过来指导和支配人们的言行。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表面上看,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却能时时感知其存在。人们选择什么、赞成什么、淘汰什么,都是价值观在发挥作用的表现。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容易导致人们价值观的混乱,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是需要建立一种主流价值观,以引导全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经过多年探索和总结,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展现了党、国家和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具体到教育上,我们也可以发现“立德树人”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②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宗旨,最明确的回答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又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立德树人”包含“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三个维度的道德要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对大学生提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明确指出了道德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给大学生指明了基本的道德遵循。

大德是道德中的最高层次,指的是心怀国家、心系人民的崇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说:“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73页。表明当代大学生是否能明大德、讲大德是与国家命运攸关的大问题。实际上,中国自古就形成了要求青年“明大德”的传统。《大学》开篇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至善”,无不显示出青年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大学问就是为了担当治国平天下的大任之意。清朝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人尽皆知,上世纪初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所寄予青年之厚望,十九大报告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论断,无不透露出要求青年“明大德”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明大德”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追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质言之,青年大学生“明大德”,就是要抱定理想信念,要有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虽然处于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却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社会道德体系犹如大厦,需要有稳固的根基,否则容易导致整个体系的崩塌。由于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广泛交往基础上的人员流动频繁、关系复杂、公共交往发达的社会,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的和谐有序,需要建立最基本、最能凝聚共识,从而最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交往规则和行为规范,因而相对于传统社会对个人心性美德的推崇,现代道德体系更加强调基础性道德的重要性。公德状况最能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因为它检验的是人的道德理性,相对于道德情感而言,道德理性往往需要更强的意识自律才能达到,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在公共交往中,人们相互克制、谦让、体谅和尊重就是这种道德理性的体现,看似普通平常,实则难能可贵,这也正是人们把社会公德作为衡量现代文明水平标尺的原因。由于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社会,限制了公德的形成和发展,这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青年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理应在遵守公德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做文明的现代人。

同时,公德虽然是基础层次的道德规范,但它却是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在道德上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指的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变过程中以承认和捍卫人的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为宗旨的一系列精神价值,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证。因而,社会公德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社会规范的形成,它表明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表征着人们摆脱了封建臣民身份而获得现代公民身份,从而拥有了自由和独立性,并在抗争中逐渐获得民主、平等等公民权利,推动社会走向法治,最大限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可以说,社会公德与民主、法治的社会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体两面,一面体现了社会的道德状况,一面体现了社会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能最大限度保障公民权利的价值就被确证为现代社会最珍视的精神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确立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正表明了我国人民对现代社会精神价值的追求。培育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与要求青年大学生“守公德”也具有不言而喻的自洽性。

私德是相对公德而言的概念,指适用于私人生活领域、处理私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私德与公德的划分来自于近代西方思想家对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区分,英国伦理学家边沁率先提出了“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的区别,其后密尔在《论自由》中明确区分了“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在我国,公德、私德的区分始于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他分别阐述了公德、私德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在梁启超看来,公德利群,私德修身,但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作用,都是“人生所不可缺之具”,是人之本体的两个方面。

事实上,私德与公德紧密相联,私德是公德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私德修养,就难有良好的公德表现。虽然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强调在公共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性,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规范。而私德是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强调个体的自律性,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诚信友善等规范,但是无论公德大德,都必须以良好的个人品德为基础。青年大学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个人品行修养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自觉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才能为明大德、守公德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8页。因而,并不能把私德、公德严格分开,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往往相互渗透、融合,共同作用于社会生活。回到西方的语境,可以发现二十世纪以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不赞成把公德与私德截然分割开来,那种认为公共生活中可以完全不顾私人生活的道德标准和私德与公共生活完全无关的主张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都已经无法立足。

(三)“立德树人”指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民族复兴大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今日之青年就是明日之栋梁,国家民族的未来总有一天会托付到今天的青年手中,因而,青年有什么样的理想、本领和担当,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把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任何时代的有识之士和杰出领袖的共识。早在上世纪初,面对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中国,梁启超为了激起青少年的斗志,就曾在《中国少年说》中发出过振聋发聩的声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③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41页。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青年是否能具备“四有”,关乎改革开放的成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青年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就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应有模样,是对“立德树人”的形象书写,也是德才兼备人才标准的新时代表达。有理想,既指个人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又指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业的崇高理想,用社会理想引领个人理想,用个人理想托起社会理想,从而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现实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0页。总之,“有理想”指明了青年大学生奋斗的方向。有本领,就是要求青年大学生在理想的召唤下求真务实,学好专业知识,强健身体素质,不仅拥有谋生技能,而且拥有担负民族复兴、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的本领。青年一代有学识、才干、能力和创新的勇气等,这些都是“有本领”的范畴,“有本领”是青年一代实现理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条件。有担当,不仅指个人的角色担当、工作担当、家庭担当,更指向一种社会担当、国家担当、历史担当,体现出青年大学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责任感,表明的是“有理想有本领”的实践指向。由此可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一个综合了方向、条件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体,表达了青年一代应有的格局、胸怀和对国家民族的承诺,是涵盖青年大学生良好的品德、丰富的学识、杰出的能力、过硬的本领、强健的体魄等要求在内的时代新人形象,准确诠释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内涵。

总之,党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我们认清高校在新时代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目标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对其整体性内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起教育的全局观,而对其基础性内涵的把握,则有助于我们夯实教育的基石,坚守教育的初心。探究“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要义,无疑是对更好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回应。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立德
汤本武比古“公德养成”之探析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