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实践述略*

2020-02-21林,聂

阴山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画报平原图文

龙 其 林,聂 淑 芬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自1932年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于图像,尝试在文学研究中运用图像史料。目前国内学者对文学史料学的研究渐成热潮,但现有的文学史料学研究几乎都局限于文字史料这一范畴,而缺乏对于图像史料的重视与研究;偶有从图文互文角度切入文学研究中的图像史料现象的,也多从文学作品与图像、图像与文字的宏观关系着手,极少从图文互文的角度研究著名学者的图像实践及图像思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北大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其学术研究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图像与文字等领域,其著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插图珍藏版)》《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平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著使用图像史料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出版了20余部运用图像史料的著作,约占其全部已出版书籍总量的三分之一。陈平原独撰、合著、编著、主编、选编图文书籍中,既有严肃的学术类著作,也有雅俗共赏的普及型著作。陈平原在长期的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关于图像史料收集、使用、配置的丰富经验,这些图像史料研究的感悟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通常可将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著作分为专业性文学研究著作与普及型文学著作。“如果说普及型文学著述突出的是通俗易懂和点线结合,那么专业性文学研究则强调了学术创见与个性风格,常识性的介绍不再占据重要地位,对文学新的发现与阐述成了重头戏。为此,研究者在图文关系中便将侧重点置换到对史料的发掘、新见的提出以及图像的勾稽上”[1]。与学术类图文互文著作以专家学者为拟想读者不同,普及类的图文互文著作则无这方面的考虑,其受众可以是专家学者,亦可以是普通读者,故其书写用语可以朴实凝练或生动有趣。普及类的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著作“就是以一个导游的身份,把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新文学这个奇妙的园林中的每一处景点交代清楚”,“尽量少用或不用学术术语”[1]。在陈平原出版的20多部运用图像史料的文学研究著作中,专业性文学研究著作与普及型文学著作大致各占一半,汇成一幅独特的图文互文图景。

陈平原有意识地在文学研究中使用图像,始于1995年撰写的《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1998年3月,陈平原推出第一本运用图像史料进行研究的著作《老北大的故事》,该书将北京大学的整体或局部照片、京师大学堂章程、蔡元培手迹、京师大学暑假仕学师范合影等图像史料放置在著作的前几页,让读者对老北大形成初步的印象,然后讲述并不久远的历史。1999年4月,陈平原、夏晓虹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出版,该书的着力点在于回到现场、触摸历史,借考据五四人物理解百年中国,故而使用了较多的图像史料。这些图像史料在表现动荡不安的五四运动现场,或在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人物方面都非常贴切,图像与文字相辅相成,互补互证,共同交汇成五四运动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

进入新世纪后,陈平原的中国文学、文化研究著作对于图像史料的运用更加频繁,也更加得心应手。2000年1月,陈平原推出《北大精神及其他》一书,这本书共分五辑,依次为“北大人物”“人在燕园”“百年庆典”“解说大学”和“记忆五四”。此书旨在将北大置于教育史、思想史、学术史的脉络中考察,除了凸显史家眼光,更希望引导读者思考若干重大问题。该书涉及北大人物较多,故随文字配上相关的人物照片。这些或年轻或暮年的人物照片贴合文字叙述,展现出了五四人物的不同风采。2000年10月陈平原出版了由其编选、导读的《点石斋画报选》,该书分为“战争风云”“中外交涉”“船坚炮利”“声光电化”“舟车便利”“飞行想象”“仁医济世”“新旧学堂”“折狱断案”“租界印象”“华洋杂处”“文化娱乐”“西洋奇闻”“东瀛风情”“海外游历”等十五个专题,每个专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二幅图像,以此展现编者心目中的晚清人对于西方文明的接纳。2000年12月,鲁迅著、陈平原配图的《名著图典:中国小说史略》出版,陈平原为此书选择的图像史料大部分是刊本书影与刻本绣像。2001年4月,陈平原推出了书话集《掬水集》。该书是陈平原为《文汇读书周报》撰写的系列短文延伸、集结而来,内容包括“小说家的小说史论”“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艺术感觉与史学趣味”“戏谑小说与旅游叙事”“童心与诗心”“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学者”“众声喧哗与想象中国”“民间的记忆”“96大陆图书掠影”“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后记等。此书的图像史料绝大部分为书影,图像在其中主要起说明、举例的作用。

2001年8月由陈平原、夏晓虹编注的《晚清图像:〈点石斋画报〉》出版,该书从《点石斋画报》四千幅图像中,摘取160幅关于晚清生活状况的图像,按“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分成四大主题,加以阐释,使晚清生活的各个层面得以透过图像史料呈现出来。《晚清图像:〈点石斋画报〉》不仅为从事晚清历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图像史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也提供了一部雅俗共赏的著作。2002年9月,陈平原的《千古文人侠客梦(插图珍藏版)》出版,该书前半部分是对从唐宋豪侠小说至20世纪武侠小说的历史描述,后半部分则是对于武侠小说的类型分析。《千古文人侠客梦(插图珍藏版)》对于图像史料的使用别具匠心,书中每章的开头选用任熊的画作《剑侠传》为插图,每一节则使用陈洪绶的画作《水浒叶子》作为插图,陈平原对图像的选择与编排方式的使用一方面追求简单明了的图文效果,另一方面则希望图像在与文字互动的同时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002年10月,陈平原的《中国大学十讲》出版。这本书延续了陈平原以问题为中心,就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稍做深入开掘的风格,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大和无锡国专等七所大学为论述对象,以论文和随笔的形式讲述了百年中国的大学教育与精神传统。书中各所大学的照片、大学教授与学生的照片与文字论述适时呼应,流畅自然。2003年,陈平原出版了《陈平原序跋》与《大英博物馆日记》。《陈平原序跋》收录了陈平原从1983年以来的各类著作的序跋,并配有三十幅作者生活照。《大英博物馆日记》是陈平原在伦敦大学访问研究时写成,该书围绕大英博物馆,讲述了英国的国民教育立场、以文化史视角铺排展品的中国馆、埃及木乃伊与死者之书、Foster爵士设计的大展苑、马克思在阅览室的故事、亚述的石刻造像、地图的故事、书籍的艺术等,内容生动丰富,视野开阔。陈平原为此书选择了许多自己在大英博物馆时拍摄的照片,图文并置,并选取具有历史感的老照片进行论述。

2004年2月,陈平原出版《看图说书:小说绣像阅读札记》,该书是陈平原为《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撰写的关于中国古典小说插图的《看图说书》专栏内容集结而成。他“希望不但可以‘看图’,而且能够‘说书’——评述已经成书的小说。经由一个个小故事,让读者理解文学生产的途径以及图文配合的方式。”[2]11该书选取了《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剑侠传》《淞隐漫录》五部明清小说的插图,并加以解题,或引申发挥,或补充说明。在陈平原看来,“与小说文本同行的绣像,其功能并非只是便于民众接受,选取什么场面,突出哪些重点,怎样构图,如何刻画等,其实隐含着制作者的道德及审美判断。把这些东西考虑进来,很可能会改变已有的小说史论述。”[2]135-136

2004年5月,陈平原的《文学的周边》出版。该书由陈平原的演讲整理而成,演讲题目有“文学的北京:春夏秋冬”“蔡元培与老北大的艺术教育”“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动——图文书的崛起及其前景”。这六个演讲主题分别对应了陈平原从事的“都市”“大学教育”“晚清画报”“文学史”“小说史”“图像与文字”等研究课题。该书图像史料包含了书影、人物、风景、历史照片、钩沉手稿等,范围广泛。2004年6月,陈平原出版《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该书脱胎于陈平原的课堂讲录,以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人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的人格、趣味与创作特色。该书图像史料不多,所使用的图像史料主要为书中论及的明清学者人物图像。这些人物图像被置于每一讲的标题下方,以使人物形象与正文内容呼应。2006年1月,陈平原的《日本印象》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199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阅读日本》一书“翻新而来”,《日本印象》删去了旧作第一辑“东游小记”里的“东京之‘行’”和“新年音乐会”两篇,亦删去了第三辑和第四辑。受当时的排版约束,《阅读日本》未能配图。2017年,三联书店推出了《阅读日本》(增订版),其中增加了第三辑与“新鲜出炉”的第五辑,而第四辑的文章则全部撤换成“与阅读日本”有关的十则短文。《日本印象》以小见大,借谈日本来反省中国的各种问题,因此追求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以期震撼人心。2008年7月,陈平原的《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出版,这本书分为三辑,分别讨论了北京的城、人、书。关于北京的城,讲述了“图像的北京”“想象北京城的前世与今生”“文学的北京:春夏秋冬”等内容;关于北京的人,则谈论了王瑶、钱理群、吴组缃、林庚等诸多北大人;关于北京的书,除了描写在京华买书、逛书摊,还收录了几则读后感及为几本北大著作所写的序言。这本书的图像史料集中出现在辑一、辑二的正文之后,图像下方配上题诗,生动地再现了北京城市的日常生活与地方风俗。

2008年10月,陈平原的《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出版。该书旨在描述晚清画报的前世今生,探究其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第一章借助《教会新报》《天路历程土话》《画图新报》这三种晚清的教会读物,在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的视野里探讨“图像叙事”的转移以及再生;第二章通过“新闻与石印”“时事与新知”“以图像为中心”“在图文之间”等话题,勾勒《点石斋画报》的整体风貌,同时关注百年来诸多文人学者对《点石斋画报》的追摹、怀念与凭吊;第三章勾勒了晚清科学小说中的“飞车”形象,接着追溯了彼时的作家们可能的知识来源,论述获取知识的途径如何既“成全”又“限制”了晚清科学小说的发展;第四章写了晚清兴女学的历程,借助画报对女学成长的呈现,探讨了彼时民众对女学生的好奇“凝视”,其中既有惊讶与激赏,也隐藏着偏见与误会;第五章描写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将京沪两地画报互相比照,探讨它们对于帝都北京的记忆、想象、窥视与重现,指出“城阙”所凝聚着的历史意识、“街景”所体现的空间布局以及旧俗新知所表露出来的万千气象。《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选取了两百多幅晚清画报图像,依照不同主题进行论述,视野开阔,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晚清社会的文化、生活。

2010年6月,由陈平原主编、北大中文系二十余位教师及家属撰写的回忆文章集《筒子楼的故事》出版。该书配有不少彼时北大学者在筒子楼里的生活照片。2012年4月,由陈平原主编的《鲤鱼洲纪事》出版。鲤鱼洲是江西省鄱阳湖的一个围堰,荒无人烟,条件恶劣。在1969年至1971年间,荒无人烟的鲤鱼洲成了北大的“五七干校”,北大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在这片血吸虫重灾区从事体力劳作、接受批判教育。该书使用的图像史料有四十余幅,图像或穿插于文字间,或独占书籍一页;一些图像史料直接呈现了昔日北大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干农活、固堤坝、开批判会等场景,真实地呈现了动乱年代里的知识分子故事。2012年6月,陈平原的《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出版,此书的宗旨是“劝学”,选择“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话题,由公开演讲的论文集结而成。书中的图像史料为书影或作者照片,图像史料映衬、配合文字参与叙述。2014年1月,陈平原的《自序自跋》出版。该书收录的是陈平原自己著作的前言、后记,可以视为其序跋版的学术编年史,从中可窥陈平原的治学思路、学术趣味,以及其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2015年8月,陈平原的《刊前刊后》出版,该书收录了陈平原所编书籍的前言、后记。这两本书的图像史料大部分为陈平原主编或合编的书籍书影,图像史料在文中起点缀作用。

2014年7月,陈平原出版《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该书介绍了28种晚清画报,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作者撰写这部著作时希望通过图像史料的选择实现历史研究、审美判断的融合。该书选择了许多晚清教育文化、社会生活、民俗仪式等画报图像,除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图像外,还选择了不少历史建筑和景观图像。与《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一书选择史料作配文不同,《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外》的配文是作者早前开专栏时所撰写,更能体现作者以图像解说晚清的叙述策略。书中各文的顺序并不是按照开专栏连载时的格局,而是按照书中画报出版的时间先后编排。若一文涉及两种画报,则兼及文章的内在脉络。除去《点石斋画报》,该书选取了28种不同的晚清画报作为图像史料,为读者了解晚清社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2014年11月,陈平原的《怀想中大》出版。该书是陈平原为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而著,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进入大学校园的读书生活,第二部分追忆了黄海章、董每戡、陈则光、吴宏聪等著名学者的学术品格,第三部分是作者在中山大学的四则演说。为与文字论述相配合,此书的图像史料主要是陈平原学生时代的留影、课程表、学生证、创办的刊物、与老教授的合影等。这些图像与文字的交相辉映,陈平原在中山大学的求学历程清晰可见。2015年4月,陈平原的《“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出版。该书主要讨论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从“报刊”及“出版”的角度探讨“新文化”的崛起。该书的图像史料多为书影、画报,数量不多,但可以与文字相呼应,形成一定的图文互动。2015年7月,陈平原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出版。该书讲述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从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等不同角度入手,发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传说、精神。《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选用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如“中山大学西迁云南,借用庙宇复课”“厦大校长萨本视察被日机炸毁的校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生穿越秦岭”等等。这些老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陈平原将这些图像史料独立编排于每一章节之后,让读者读完文字论述后,临图思索,突显老照片的独立价值。

基于印刷与传播技术的发展,读图时代读者阅读趣味的转变,学术研究中的图像史料使用得越来越广泛。陈平原在长期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不断地运用图像史料与文字进行互文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关于使用图像史料进行文学、文化研究的独特见解。

时下一些出版的中国文学研究图文著作中,经常存在配图与文字随意搭配、内在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或是所用图像史料雷同化,使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在陈平原看来,图文著作的图像与文字必须相呼应:“过去常说‘图文并茂’,看重的是图文书的外在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图像与文字之间,是否能够形成‘互动’关系。对于学术著作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3]262。在选择图像史料时,他认为要考虑图像史料来源是否可靠、图像史料是否稀缺,必要时应对图像史料进行验证。陈平原历年出版的运用图像史料进行研究的著作始终坚持图像与文字必须相呼应这一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复原早已消逝的历史场景,引导读者进入文化氛围。陈平原、夏晓虹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选择的图像史料特别留意贴近五四运动这一历史场景。在“五月四日那一天”这一篇中,“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五四运动中的传单”“5月4日天安门前的集会”“冲向赵家楼的游行队伍”“被捣毁的曹汝霖家中器具”“军警逮捕学生”“5月7日北京各界欢迎被释放的学生”等一幅幅现场感极强的珍贵历史图像,被穿插在文字叙述中,与文字一起让五四运动的种种历史瞬间呈现在读者眼前。正如陈平原所言,“本书所使用的‘老照片’,除出自博物馆及相关图册外,不少是夏君率领学生们在清末民初的书籍与报刊中勾稽而来,倘若不是这一番琐碎而卓有成效的‘寻寻觅觅’,本书‘复原’历史场景的努力,将大打折扣”[4]。陈平原、夏晓虹通过艰辛搜索寻找图像史料,不仅避免了与其它著作使用相同图像史料的尴尬,而且图像史料贴近历史现场,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出其时的社会氛围与文化语境。同样的,在《大英博物馆日记》这本书里,为了图像来源的可靠与难得,陈平原摒弃了旅游画册上常见的宣传图片,选择了与妻子游览大英博物馆时亲自拍摄的照片,以及一百多年前的旧报刊上相关图片。该书“文化史的视角”这一篇对比了中国人与英国人将展品公开展示的意愿时,作者选择了1893年《点石斋画报》上的《公家书房》这则图像史料进行论述。《公家书房》画像的内容是英国人在图书馆看书的情景,图像的配文介绍了英国图书馆如何面向大众、有益于向学之士,而这种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断不会出现。在“木乃伊与大穹顶”这篇论及Foster爵士设计的大展苑的建材、结构与空间形态时,陈平原选择了自己仰拍的大展苑穹顶,配合着文字描述,将大展苑的开阔风韵呈现出来。

陈平原不仅在为自己的著作配图时遵循图文一致的原则,而且在为他人著作配图时也持同样的态度。在为鲁迅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配图时,陈平原坚持图像与文字穿插编排,时图文搭配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充满着阅读的惊喜。在他看来,“我的工作是,尽可能采用鲁迅谈到的本子,或绣像,或书影,或相关图像,既还原历史场景,又营造阅读氛围,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5]。当该书论及明代李日华的《南西厢记》、陆采的《南西厢记》等作品时,陈平原在其文左边选配了一则明万历世德堂刊本《南西厢记》书影;该书论及用白话作书不始于宋,而在敦煌千佛洞所藏的佛经就有唐末五代人钞的俗文体故事时,陈平原在这段文字下方配上英藏敦煌文献中的《唐太宗入冥记》;该书论及明之神魔小说时,陈平原为文字配上了明万历书林余氏刊本《八仙出处东游记》的图像史料。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里涉及的神话传说、故事传奇、戏剧小说刊本皆为年代久远,有些早已隐没于历史深处,要尽量为其配上贴切的图像史料必须得扩大图像史料收集范围。陈平原的图文著作不局限于使用照片史料这一常见的方式,而将图像史料的选择延伸至绘画、版刻、石印等。他认为,“对于图文书来说,除了广泛使用的照片,先民的岩画、两汉的画像砖、唐代的壁画、宋元的绘画、明清的版刻、晚清的石印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图像史料库”[3]263。在《千古文人侠客梦(插图珍藏版)》《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等著作中,陈平原坚持实践着这一原则,而那些风姿各异、精彩纷呈的图像史料也为著作的论述增色不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平原认为,图像与文字的良性互动非常重要,借由图文的对峙与互补,能够引发出更大的思维与阐释空间。他曾这样总结了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当图像不是作为‘附录’,而是穿插行文中时,图文之间的呼应与对话便变得十分迫切了”,“此中的关键,在于图文之间的对话与协调,既落实为版面状态,也体现在生产过程”[3]263。这种对话关系不仅体现在书籍排版时图像与文字的位置安排,还体现在著作编撰时图像史料已在作者脑海中确立了自身的位置。在《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一书的“总说”部分,陈平原充分调动了“图”与“文”的互动,图与文双管齐下,相辅相成,互补互证,共同呈现了风云激荡的历史瞬间。《小说绣像阅读札记》是对五部明清小说插图进行解读,陈平原在写作时就明确了插图在文中的位置,故图与文的互配浑然一体。在论及清代改琦所绘的《红楼梦图咏》时,陈平原认为时人对改琦的评价过于夸大,原因是改琦所绘的大观园美女几乎千人一面,人物性格区别不明显。在这段文字论述的同时,陈平原选取了清光绪间刊本改琦《红楼梦图咏》里的林黛玉、妙玉、尤三姐画像,画像中的人物一律眉清目秀,脸如瓜子,极为相似。这种图文的良性互动对于读者的阅读理解起着不小的作用。

还有一种图文的良性互动读者难以眼见,但早已影响了作者的文字论述。陈平原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一书的后记里曾说:“与本书的酝酿与写作相伴而行的,是对抗战期间大学老照片的搜集、阅读与阐释。与一般图文书作者负责文字,再由美编配图不同,本书不少图像史料(照片及档案)直接介入或深刻影响了我的相关论述”[6]288。该书的配图放在章节之后,每幅图片都独自占有书籍一页。这样的编排布局,让图与文看似不发生影响,其实作者写作时早已将图像传达的信息或情感内化成了文字:“若熟悉相关背景,几乎马上可以‘看图说书’”[6]289。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大学内迁这段历史,单是看“浙江大学师生从建德乘船再次西迁(1937年12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生穿越秦岭”“湘黔旅行团路经盘江,铁索桥断裂,只能用小船来回摆渡”这些图像史料,足以令阅者心潮澎湃。

陈平原是较早在中国文学、文化研究著作中实践图像史料的知名学者,在近三十年的时间中奉献了一系列重要的图文著作,也积累了丰富的图像史料运用经验,并形成了如何正确运用图像史料从事文学研究的原则、方法。陈平原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注重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图像史料来源的多元性、真实性与历史感,复原文学历史场景,引导读者重新进入文学语境。陈平原的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实践为当代学术界提供了富于启发的新方法、新观念,必将在以后的文学研究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画报平原图文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画与理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陕西画报航拍
春的画报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