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推脱在攻击行为中的研究思考*

2020-02-21鹏,孟

阴山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个体道德

王 跃 鹏,孟 维 杰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层出不穷的不道德、不文明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从校园欺凌事件,到学术欺骗;从公共交通霸座,到“扶老人”争议,无不冲击着人们价值观。我们不禁发问:他们为什么会行不道德、甚至是不法之事,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如果不的话,社会到底怎么了?是文明的退步,还是个人主义的张扬?但是,究其根本,这仅仅是一例例个人事件,反应的可能是潜在于部分人内心的认知状态的差异。Bandura首先从社会认知角度提出了道德推脱的概念,旨在解释潜在人内心的这一机制。这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认可和积极引荐。本文旨在通过梳理道德推脱的研究进展,反思国内道德推脱的研究现状,提出可能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展望,以期丰富道德推脱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一、道德推脱理论

道德推脱是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1]这一认知过程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推脱机制。分别是: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责任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和责备归因。这其中前三个推脱机制主要是通过认知重建的方式提高不道德行为的可接受性。道德辩护是指个体会将不道德行为进行重新解释,从而使其行为看起来合理合法;委婉标签是指个体试图通过一些中立性、道德性的言语使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变为道德或者中立的行为;有利比较就是指个体将自己的行为与伤害性更高的不道德行为比较,从而减轻自己的认知压力。责任转移是指个体试图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归咎为他人的责任,比如上司要求;责任分散是指个体将不道德行为的责任分散给更多的人或集体,从而降低自己的道德压力;忽视或扭曲结果是指个体选择性地忽视不道德行为的负面后果,从而降低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最后两种机制中,个体主要通过降低自己对受害者的认同,从而降低自己对不道德行为的良心谴责。非人性化是指个体没有将人的尊严赋予受害者,认为受害者是可以被欺负的;责备归因是指个体将受害者的遭遇认为是罪有应得,进而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与谴责。[2]

同时在道德推脱的测量方面,班杜拉根据道德推脱的八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分四道题目,并采用李特克三点计分的方式编制出道德推脱问卷。[3]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该量表进行一系列测量研究,并将其翻译成各种语言的版本。比如中国有学者在此基础上修订出适合中国人的道德推脱问卷。[4]同时,得益于道德推脱理论及其研究领域的拓展,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学者们继续在班杜拉道德推脱量表的基础上编制出适合特定领域的问卷。如有学者编制出15个问题的量表来衡量公民道德推脱对军事行动的支持性以及诸如针对组织管理、犯罪群体等特定领域的问卷。

二、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1.道德推脱与传统攻击行为

随着暴力攻击行为的发展以及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攻击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攻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囊括了任何形式的故意伤害行为,比如公开的(当面的言语攻击、直接的身体攻击)或间接的(匿名的关系攻击)等形式。[5]因为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发生的不确定性,如何控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而道德推脱理论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攻击行为发生之前控制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亦或是攻击行为发生之后如何激发个体的道德感、羞愧感、内疚感,以此来避免攻击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发展。目前,研究者大多从理论层面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或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有研究表明,道德推脱在负性家庭教养模式(父母冲突、儿童被虐待或忽视)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6]这表明在儿童青少年早期接触最多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都对个体的道德推脱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而进入青春期,个体更多地进入同伴群体,王莹等研究指出交往不良同伴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道德推脱可以正向预测攻击行为。[7][8]以上结论证明了早期成长环境对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于个体道德推脱的发生阶段研究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探明个体道德推脱的发生阶段,更早地对个体施以干预、教化。

随着学龄的增长,个体与班级环境的交互增多,研究者更多地着眼于班级环境对个体的道德推脱以及攻击行为的影响。其中,Campaert等人的研究发现,学校欺凌事件中教师的不同处理态度(不干预、制止等)会对学生的道德推脱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9]同时有学者通过对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质量的测量,认为积极、温暖、公平和阳光的氛围中,道德推脱水平低。[10]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构建积极阳光的班级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班级环境中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从而减少暴力、攻击等伤害行为。

2.道德推脱与网络攻击(欺凌)行为

网络攻击行为即通过网络或其他电子媒介,有可能持续反复地对受害者进行故意伤害、孤立、攻击或其他造成痛苦的行为。[11]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用户的低龄化发展趋势,个体接触网络暴力行为的次数更多,年龄更小。网络攻击的发生作用机制与传统攻击行为相似,但与传统攻击行为相比,网络攻击的匿名性、传播快与无时空限制等特性导致其危害性更大、更持久且更难控制。[12]严重者会导致受攻击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有研究表明,线下受欺负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的程度,且道德推脱在其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13]以上研究探讨了道德推脱作为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攻击行为理论的探索,更丰富发展了攻击行为的研究。

无论传统线下的攻击行为还是网络攻击,都可能会有旁观者存在。传统攻击行为中我们通常会强调旁观者对于干预欺负行为的重要性;[14]同样地,网络欺凌中,旁观者干预同样可以减少伤害行为。[15]因此,有研究者着手探讨旁观者的道德推脱水平如何影响个体的干预意愿,进而从旁观者角度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如DeSmet等通过研究表明班级层面的道德推脱水平可以预测攻击行为中旁观者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意图。这也为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16]

3.道德推脱与特定的人格特质

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攻击行为的产生和个体的特质愤怒有关。[17]而道德推脱又和攻击行为有关。[18]因此,有学者探讨了特质愤怒与攻击行为以及道德推脱的关系。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在特质愤怒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调节作用显著。在高道德推脱水平下,特质愤怒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19]当前国内外对于道德推脱与负性人格的研究也较多,比如研究指出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可以正向预测个体的道德推脱。[20]

4.道德推脱与特定人群

道德推脱不仅仅存在于一般青少年,近年来,研究者将目标转向犯罪领域,包括未成年犯和成年犯。有研究表明,在精神病程度较低的患者中,道德推脱水平在实施犯罪行为和精神病中起中介作用。[21]另有关于成人犯罪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早期的同伴拒绝和攻击行为会影响道德推脱的产生,进而影响成年后的犯罪行为。[22]考虑到道德推脱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和影响之大,我们有必要继续拓展研究思路,通过不同被试群体的研究,探讨道德推脱的干预措施,从而寻找适合各个阶段、各个群体的普适的干预方案。

三、研究特点及展望

通过梳理上述文献,已经明确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者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道德推脱与个体成长氛围,与个体人格特质以及在网络领域中道德推脱的影响因素,但是探明关系后后续的干预措施却鲜有研究。同时,我们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采用基于班杜拉提出的道德推脱量表,甚至很多研究有且仅有量表,少量研究采用了同伴提名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诚然,量表具有收集数据快等优势,但是道德推脱是一个社会认知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同时,在对青少年群体或者班级氛围集体施测时,大多有班主任等权威人物在场,因此实验结果中难免会有社会赞许等较大主观因素的影响。

同时,我们发现当前研究以横断研究为主,且被试集中于学校群体中,但是现实生活中道德推脱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因为青少年社交范围的局限性以及纵向研究的缺乏,难免造成当前研究的不全面。

有关于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看似蓬勃发展,但背后还有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1.研究手段的借鉴与丰富

综合已有文献发现,鉴于当前道德推脱的研究特点,即浅尝辄止式的研究模式以及对问卷调查的依赖,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在继续探讨影响道德推脱可能因素的基础上,致力于考量道德推脱的相关干预措施。因为心理学研究的着力点始终是服务于人,而具体到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中,就是根据理论探讨的相关因素,研究如何通过对因素的干预,降低个体或者集体的道德推脱水平,进而达到降低攻击行为发生概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必要在问卷调查之外寻找适合道德推脱研究的实验范式。随着心理学研究精度的提高,传统的浅尝辄止式的研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发展模式。问卷调查固然有收集数据快、调查规模大等优势,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实验范式及实验工具相比,仍显粗放。况且道德观念甚至道德推脱属于社会认知范畴,时刻体现着人的价值观等个人色彩。因此,有必要探讨在问卷调查中被试是否会受到社会赞许的影响;在对未成年群体的问卷中,如果有班主任等权威人物在场,会对个体产生多大影响;或者是被试近期的生活事件是否会对个体产生近因效应等。因此,如果在实验中综合采用脑认知技术,眼动相关技术等,进一步探讨不同水平道德推脱个体的相关脑机制,将更有助于道德推脱理论以及实践的拓展。

当前道德推脱更多的是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研究,但是也有必要考量被试个体的差异性。一方面采用脑认知相关技术可以针对不同个体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各有所长,采用结合的方式不但有可能规避传统研究相对粗放的弊端,还可以针对某一特定个案剖析,将更有利于我们对道德推脱及相关理论的认识。

2.研究语境的拓展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班级环境、同伴群体、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23]但是,对于更广阔的社会情境,如不同地域甚至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等因素是否会对群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产生影响不得而知。因此,对于道德推脱的研究也有必要采用跨文化的视角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小到班级文化、地域文化,大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究竟对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产生何种影响;同时探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即中国文化范围内对于道德的不同态度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24]有学者开始探讨在文化心理学领域道德推脱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下,道德要求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按照当前的研究方式,东西方文化下道德推脱水平能否相互比较,孰高孰低,又有哪些可以相互借鉴的道德教养方式,都值得道德推脱研究者站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视角下深入探讨。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际信任水平截然不同;也有研究探讨农村和城市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差异。那人际信任水平又是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水平呢?也值得在消费心理学等方面深入思考。

如今道德推脱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攻击行为的解释,组织管理中员工效率的发展,以及体育领域中竞技体育诚信问题的研究。但是究其本质,更多的是对某一方面点对点的突破。而道德推脱甚至是道德概念涉及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每一个想法观念,大到个体的决策,都有可能出现道德的影子,而道德推脱就可能相伴而生。道德推脱如何影响个体的决策,值得我们从决策领域深入思考。

总之,道德推脱可能深入到个体发展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实现不同学科的交流借鉴,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大有裨益。

3.研究方向及其合理性思考

我们现在更多地将道德推脱作为一个负面因素(似乎是道德推脱即意味着不文明)探讨如何降低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进而降低个体的攻击行为或者提高组织绩效等等。但是,我们也应该发现,道德推脱对个体来说并不全是负面影响。如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出现自杀等不可控情况时,咨询师一定出现内疚等负面情绪,但是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推脱却可以帮助咨询师尽快走出阴霾,面对下一次咨询。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道德推脱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个体的认知水平。

有关道德推脱的新研究层出不穷,通过研究者的努力,我们更加明晰道德推脱对个体的行为以及对个体的影响。但是当前研究中重描述轻干预的特点,以及研究手段的单一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通过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的改良以及研究视野的拓展,道德推脱依旧可以在文化、认知科学等领域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路和见解。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个体道德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