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2-21黄志毅李文军吕昊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术式

黄志毅,李文军,吕昊

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1100)

自发性气胸属于临床常见病,其是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影响下,肺脏组织、脏层胸膜发生破裂导致腹腔内存有气体,患者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1]。传统开腹术式是临床治疗此病患者的常用方法,但因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局限性,使得治疗疗效不佳,故建议临床另寻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术式疗法。本研究探讨单操作孔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6.5±2.3)岁;单侧18例,双侧7例。试验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9~73岁,平均(47.4±2.4)岁;单侧19例,双侧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排除伴手术禁忌证、伴严重精神功能异常、伴继发性气胸或气胸肺压缩未超过30%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术式治疗:患者予以双腔或单腔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麻醉,指导其取健侧卧位,行腋下小切口或外侧切口,逐层切开皮肤与组织,进入胸腔,用肋骨牵开器撑开肋间隙,切除肺大疱,应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切除、单纯肺大泡基底缝扎或基底手工缝合等方法,术后进行漏气试验,对是否伴有漏气情况进行观察,确认无肺大疱遗留后,应用无菌滑石粉或聚维酮碘纱布固定胸膜;常规放置1根胸腔闭式引流管至胸顶,分层缝合手术切口;术后控制每日引流量<100 ml,经胸片检查,待肺复张良好时拔除引流管。

试验组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气管插管支气管堵塞器或双腔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麻醉,指导其取健侧卧位,前举患侧上肢并在拖手架上加以固定;将患侧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部位作为观察孔,并做一长1.5 cm的手术切口,然后置入腹腔镜,于腋前线偏前第3或4肋间做一长3~4 cm的切口,将其作为操作孔;观察肺大疱所在位置,重点观察下叶背段和上叶尖段,用卵圆钳提起发现的肺大疱,应用内镜卵圆钳在其基底对组织钳夹挤压,然后利用操作孔置入内镜,在距基底部0.5 cm左右部位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将肺大疱切除;术后相关操作方法及流程可参照对照组进行。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术后12、48 h的疼痛情况,分值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强烈[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均长于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12、48 h的疼痛评分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分,x-±s)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或肺部病症导致肺层胸膜与肺组织破裂等相关,易引发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清除胸膜腔中的气体,不但能够修补破口,而且对病症复发也能起到预防作用[3]。传统开胸术式是以往临床常用的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因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局限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延长其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伴随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胸腔镜术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深受患者青睐。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自发性气胸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归纳总结,并结合所得结果发现,单操作孔胸腔镜术式的开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术式的具体优势为:(1)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操作孔相对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创口愈复时间[4];(2)该手术疗法因不存在背部切口,患者自主咳嗽时能够使疼痛感减轻;(3)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患者叩背加快痰液排出,防止气道分泌物淤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吴月松[5]研究中,以医院接收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设组别并予以不同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显示,干预组术中出血量为(20.41±12.5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3.41±14.22)ml(P<0.05);干预组疼痛评分为(2.22±0.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9±0.62)分(P<0.05);由此得出,行单孔操作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感,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疼痛,促进机体恢复。

猜你喜欢

自发性气胸术式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