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化技术在基层运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以预算控制和支出控制为例
2020-02-20吴丽
吴 丽
(长沙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湖南 长沙 410001)
一、内部控制建设背景
内部控制既是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更是单位履行职责、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它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基础,以流程梳理与机制建设为重点,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各种风险的防范和管控。长沙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自2016年8月成立,2017年4月正式启动内部控制建设。财务科通过开展内控培训,实施全面动员;梳理业务流程,分析经济活动的关键风险点;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经济活动的关键控制点;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开展全面清理工作等措施,建立健全了该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
二、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预算业务控制不准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一直是长沙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财务工作的重点,从其内控工作实施前的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科室在申报预算项目时,金额测算不准确,编制质量不高,且各科室手工录入,财务科审核汇总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预算编制结果主观性较强;
二是预算指标执行与支出审核脱节,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人工审核会出现漏审预算指标的情况;
三是对预算执行无法进行实时动态跟踪,预算执行进度不均衡,“前松后紧”的现象一直存在;
四是预算分析能力薄弱,各业务科室及单位领导不能及时掌握预算数据分析情况,不利于做出下一阶段预算执行决策。
(二)支出业务程序节点不清
根据该处财务制度,支出业务需要科室报账员经办—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核—会计初审—财务科长审核—出纳报账—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处长审批等程序。由于程序较多,科室报账员无法清晰知道报销票据处于哪个审批节点,且票据保管责任不清。
三、信息化技术引入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鉴于上述问题,将信息化技术与该处内部控制建设相结合已势在必行,其主要意义表现在:
一是消除人为控制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及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经济活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相关管控制度嵌入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以减少或消除人为因素,确保日常经济活动管控的主观性。
二是实现对经济业务的全方位信息化管控。通过信息化技术,将该处经济业务中的预算流程、支出流程、查询及分析流程有机结合,将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了数据分析和服务决策等功能的应用程度。
三是建立了预算执行监管体系。通过建立预算申报、预算下达、预算执行控制、跟踪反馈、分析评价的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体系,可以确保预算执行进度,提高其执行效率。
四、内部控制建设信息化运用
2017年3月,该处内部控制建设信息化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分为七个模块,主要包括:
一是费用报销模块:费用报销列表,费用报销查询,费用报销审批,新增费用报销,审批状态系统提醒;
二是资金使用计划模块;资金使用计划列表,资金使用计划查询,资金使用计划审批,新增资金使用计划,审批状态系统提醒;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模块:财务预算列表,财务预算记录查询,新增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审批,审批状态系统提醒;
四是报表管理模块:费用报销报表,资金计划报表,预算资金管理报表,部门项目用款计划表,四费公开报表;
五是预警提醒模块:资金使用提醒,项目进度预警;
六是基础数据管理:费用类别管理,部门项目管理,科室项目管理;
七是权限管理模块: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角色分配。
该系统具有的主要特点及优势主要包括:
(一)实现了内控信息化平台与单位OA办公系统的整合与数据连接
OA办公系统是该处的数据中枢,能够把很多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环节关联在一起,且使用率非常高。内控信息化平台作为OA平台的一部分,可以方便单位人员使用及查询,达到真正的协同管理。
(二)实现了预算控制与支出控制的紧密结合
通过内控信息系统的实施,来实现全处年度预算项目的监管(如从预算项目审批—资金使用计划的申报与审批—资金使用与报销—资金使用计划的落实与提醒—项目进度的跟踪与预警等全流程信息化监管)。此信息系统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该处财务工作的效率,还有效提升了该处对于各科室预算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管能力,通过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来推动全处工作的开展。
1.设置角色控制
角色分为报账员、科长、会计、出纳、财务科长、分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处长,每个角色均有对应的数据权限。角色分配清晰,有效的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见图1)。
2.预算业务控制
(1)预算编制纳入项目库管理
科室在申报时,必须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申报。新增项目在申报时需细化测算依据(如人数、标准等),且系统自动进行复核,有文件依据的项目需将电子文档上传系统。分管领导初审、财务科长复审后,项目自动进入项目库中,并汇总生成预算编制汇总表(见图2)。
(2)预算指标自动下达
预算编制方案经处党委集体研究通过后,由信息系统自动给各科室下达预算指标,角色为报账员和科室负责人的使用人可以查询到本科室的预算项目;角色为分管领导的使用人可以查询到分管科室的预算项目;角色为财务科负责人、分管财务的领导和处长的使用人可以查询到所有的预算项目。
(3)预算执行动态跟踪
在预算执行环节,系统严格按照批复后的预算支出执行。如支出申请中存在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等现象,系统将会出现提示;如科室月度执行情况没有按照预算进行,系统会在首页进行红色提示(见图3)。
(4)服务业务科室,面向领导决策。
该信息系统通过预算编制在线申报、预算指标在线下达、支出在线审批、预算执行实时分析、支出进度实时查询等功能,实时监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确保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安全,实现了科室项目立项、预算执行进度分析、收支滚动分析的一体化管理。月末系统自动出具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月初自动出具预算执行预警信息,有利于财务科对支出与预算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处领导下一阶段预算执行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见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3.支出业务控制
科室报账员上传费用报销录入单,科室负责人初审后财务人员(包括会计与财务负责人)在线审核“内容是否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纸质票据经领导会签后,出纳人员再次审核电子费用报销单的完整性。报账后,支付流程形成闭环。每一个环节节点,各个角色均能查询。这样的流程设计,让不相容岗位职责更加清晰;分岗设权和分级授权,防止了授权不当、越权办事(见图5)。
通过两年的运行,该处内控制度依托信息化平台的管理,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提高了单位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了经济业务按流程办事,按制度管理,有效的防范了单位的廉政风险,提高了经济活动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