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020-02-19叶谷香
叶谷香
【摘要】 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重视化学教学“生活化”,使化学理论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导于生活。
【关键词】 生活 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3-136-010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体现着化学,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实施“生活化学”教育,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有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简单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
化学理论只有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时,才能显示化学理论的生命力。在教学中,我常常选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实际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给学生介绍它的毒性,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避开一氧化碳,学生就会很想了解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开一氧化碳。这时我引导他们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氧气不足时,碳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家里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使用燃料的,怎样保证氧气充足?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掌握了使用热水器冲凉时必须通风透气、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室内要通风、用柴火做饭时木材要架空等知识
再如学习燃料乙醇时,引导学生我们客家人是用什么材料酿造甜酒的,使学生知道除了书本上介绍的高粱等能够制造乙醇,糯米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也可以,乙醇是可再生能源。
通过以上等生活实例,抓住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出新的、更深一层的问题,比起单讲理论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学实验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实验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实验教学中,我经常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代替课本上的某些实验。例如,在测量溶液的酸碱度的实验时,我让学生测定自己的唾液,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再与学生一起进行事先采集好的新丰江江水和埔前河河水的PH的测定,比较水中生物的生长情况;还让学生带着PH试纸回家测定田里的土壤,了解家里的土地是否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等等。
再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第一,有些人为什么往田里洒熟石灰?第二,学校和家里的树的树根中上部为什么要刷石灰浆?第三,在割稻谷或摘荔枝时不小心被黄蜂蛰了,父母为什么要在蛰的部位涂上食醋?第四,清明节做艾叶糍粑时,父母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艾叶的涩味?还有在学习溶液的酸碱度时,我问大家,在我们学校门口的校道上的红色牵牛花种到小溪边后颜色为什么变了,它们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化学、感知化学,引导他们去想象、推导结论,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去解决问题,刺激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
三、实践活动“化学化”
实践活动“化学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到化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化学。例如,在学习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时了解了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导致酸雨,影响生态系统。我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去南陂发电厂调研。第一阶段,调查电厂附近植物(尤其是苔藓)的生长情况,然后与我们学校附近的植物作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发电厂附近的树木叶子颜色较黯淡,植株较矮小,苔藓较少;第二阶段,测定雨水的PH,结果是电厂的比学校的稍微小一点,但是PH大于5.6,不是酸雨。
通过以上等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了二氧化硫对環境确实有影响,二氧化硫的量越多,对环境的危害就越大。
四、创设故事情景,使知识融入实例
例如,在学习第十单元课题1酸碱指示剂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密信”的情景:解放战争过后,国民党留下许多特务在大陆搞破坏活动,我们党的同志为了相互之间传递信息而不被特务截获,采用了一种化学联系方法,就是甲同志用一种无色液体在白纸上写上要传递的内容,晾干后(字迹消失)装入信封,乙同志收到信后往白纸喷上另外一种液体,白纸立即出现字迹,看完之后马上将信烧掉。我们党的同志使用了什么化学物质呢?学生听完后兴致勃勃,都想知道密信与我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之间有何联系,立刻翻开课本找答案。
再如,在学习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时,那段时间恰好是春耕时间,而我们学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星期六父母有事外出,吩咐你给田里的青菜施肥,在父母离开后才发现化肥有好几种且无外包装,在不求助父母的情况下,你怎么找出那种化肥?学生一下子热闹起来了,纷纷发表他们的意见。讨论过后,我及时引导归纳小结思路: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等)→化学性质(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身边的熟石灰)。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该知识,不易忘记,又复习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一举两得。
通过生活中的种种事例和老师的及时引导,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遇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就会想到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有用的,体会到化学、生活、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 参 考 文 献 ]
[1]冯晓林,冯克诚,等.中学化学教学心理基础与课业学法指导[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136-156.
[2]葛洪,常建芳,等.现代教育理论:热点透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88-90.
[3]柳斌,刘知新,等.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化学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7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