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采会的几点思考

2020-02-19黄晓丽

参花(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意义

摘要:近年来,上海、东莞、成都等地陆续通过文采会的形式,破解供给主体单一、供需错配、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有效推进了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本文主要以上海文采会、东莞文采会、成都文化超市为例,分析文采会的新模式新举措,研究思考其意义作用,并对办好文采会、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采会 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 意义

近年来,为解决文化产品供需不对等、产品供给质量不高、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足等问题,上海、东莞陆续举办了公共文化产品采购大会,成都举办了公共文化服务超市(活动形式内容较为一致,以下均简称为“文采会”),活动成效显著,文采会成为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热词。

一、文采会的基本情况

文采会,顾名思义就是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上海、东莞、成都是目前国内举办文采会的三大城市。

(一)上海文采会

2017年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文采会是国内首个文采会,自2017年启动至2019年底,浦东文采会连续举办了4届。依托上海市成熟的公共文化三级配送体系,浦东文采会的供需对接成效显著,规模逐渐从面向浦东到辐射长三角。2019年11月,浦东举行魅力长三角·上海(浦东)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采购大会,近百家长三角地区优秀文化团队进行现场展示,445个主体提供的1638个采购项目在线上供需求方和市民点选。除了浦东文采会,长宁区也承办了2019—2020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还在文采会期间举办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

(二)东莞文采会

东莞市2018年举办首届文采会,2019年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是首个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体服务平台。东莞文采会以大湾区“9+2”城市为主体,共有342家参展单位、4000多个产品亮相文采会,签订意向合作299件,意向合作金额达到7789.82万元,签约意向合作项目比2018年文采会增长85%,意向合作金额增长200%。线上微信小程序“文化云采”浏览量超140万。东莞文采会还办成了群众文化盛会,推出了大量的文艺精品展演活动,市民可看可玩,还可以参与评比“最受市民欢迎参展商”等活动,推动群众点单。

(三)成都文化超市

成都市分别于2015年、2018年举办了文化超市。成都文化超市突出“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的理念,让文化产品、文化项目像在超市里一样“摆起卖”,其中2018年第二届成都文化超市共展出296家单位参展商14个类别的近1000个文化产品、项目。

二、文采会的重要意义

文采会有效破解了供需不适、推动了供需对接,实现了公共文化乃至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笔者认为文采会至少具有以下几点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搭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平台,推动公共文化和旅游供给侧改革。从全国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展会并不鲜见,然而像文采会这样的公共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供给平台还比较罕见。某种意义上来说,文采会掀开了公共文化服务崭新的一页,为政府和企业搭建了一个供需见面和对接的平台,破解了过去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供需不适”“供需错配”“供需孤岛”等问题,使得供需双方的需求和产品精准有效对接,推动了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文采会的供需对接,不是只集中在采购环节的对接上,也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而是通过搭建平台,让供需双方从中建立了解、认识、沟通、对接的桥梁和渠道,并以此推动供给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基层文化部门往往苦于资源有限、人才有限,陷入活动单一、管理不善的困境,借助文采会,基层可以有货可选、借力借脑。

第二,培育多元供给主体,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文采会具有汇聚社会各方资源的优势。浦东文采会、东莞文采会、成都文化超市通过设置“准入门槛”等标准筛选适宜的参展单位,每届活动平均吸引了100~400家不同類别的参展单位,提供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约1000~4000项(种)。通过文采会,文化部门、企事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同台竞争,倒逼自身提升产品竞争力,有效培育多元供给主体,有效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往专业化、社会化乃至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一个抓手。

第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拉近人民群众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之间的距离。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认为,文采会是公共文化领域解决以人民为中心如何落地的一个实际行动。东莞将文采会放在文化场所,结合基层镇街的需求,推出了一大批文化展演、群文活动、社团活动、传统文化和家庭美育活动、面向特殊群体的“爱心文化馆”等一系列供给产品。李国新教授对东莞做法高度肯定,认为老百姓就像逛“超市”一样,真正体现了公共文化是老百姓身边的文化。浦东文采会则结合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机制,重点引导和支持基层街镇乃至村居的采购,推出了一大批定价从600元到4000元不等的产品,体现“小而优”的特点。通过参与文采会,有利于消除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堵塞”,捅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隔膜”,既可以让老百姓了解公共文化、公共文化产品好不好,又可以起到“群众点餐,政府买单”的作用,一举多得。

三、进一步办好文采会的思考和建议

文采会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许多机制和举措还有待加以深化研究和落地。办好文采会,要进一步厘清“为什么”“为了谁”“怎么办”的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交易与交流的问题。前文已经提到,文采会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关键还是在于资源、信息的对接,文采会主要是通过搭建一个供需见面的平台来推动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在文采会的平台上,目前文化部门的自主权还很有限,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还比较多,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也有限,在采购环节上政府采购主体难以一下子突破各种体制机制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文化、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共同介入,完善前置审核,赋予文化部门、基层文化单位一定的采购权,同时加强采购项目监察等相关配套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住资源信息对接这个关键要素,重视发挥好文采会在行业政策发布、产品和案例展示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布一些对文化和旅游行业具有指导性的重大政策措施、行业发展报告,推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引领性、探索性的优秀项目和案例。

第二,正确处理主体与流量的问题。文采会的参与主体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主体,如专业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当然也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再作细分,还可以分出不同的细分主体。这么多主体必须要做到主体突出、主次兼顾、特色鲜明,既要突出面向专业群体,也要考虑如何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让文采会既有能量,又有流量,不能够上半场热闹、下半场冷清。一是要在内容供给上下功夫,促进不同主体广泛参与,增强文采会的吸引力,逐渐形成平台的吸引力,让文采会成为行业风向标;二是要在体验上下功夫,多设置一些老百姓容易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增强文采会的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让文采会成为文化嘉年华;三是在区域联动上下功夫,增强文采会的能级,通过设置城市专区、开辟城市合作项目、推介城市特色品牌,让周边城市都共同参与文采会。

第三,正确处理线下与线上的关系。文采会要办好,要重视文采会现场体验,做好展区的规划分类、产品服务的供给对接,也要重视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充分运用好“互联网+文化”各种平台,在文化的数字化、可持续上做好文章,延伸服务链条。一是充分利用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平台等线上平台,调动全国各地的潜在采购用户通过平台获悉文采会、参与文采会,同时,也促进本地的供给信息进入全国线上平台,把供给双方的信息推送到全国,把线下文采会变成线上永不落幕的文采会。二是推广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如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完善 “网上展示”“网上点单”“交易记录”等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跟踪统计订单情况,逐步形成线下线上大数据等。三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大信息推介宣传,方便各类主体参与,如扫码进场、线上推介、线上点评等,让文采会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科技感。

(作者简介:黄晓丽,女,东莞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肖英奎)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k,b几何意义的应用
“无意义”修行
吸引的意义
不要无意义地羞辱他人
EGFR、Ku70、NF-κB 及 Bcl-2在 Graves 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