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歌《斑鸠调》的创作特征
2020-02-19张文卉
摘要:民歌在江西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民经济、历史生活及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而《斑鸠调》则是江西民歌中比较典型的一首民间歌曲代表作。本文从《斑鸠调》的创作背景及曲式结构入手,分析《斑鸠调》的平腔、润腔及地方语言的咬字、吐字等几种演唱技巧,以期加深对《斑鸠调》演唱风格技巧及艺术特色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歌 《斑鸠调》 演唱技巧 艺术特点
江西民歌类型多样,《斑鸠调》是江西民歌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折射出江西民歌的音乐艺术特色,在前人对江西民歌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分析这首歌曲,对中国民歌的演绎与传承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一、《斑鸠调》简介
江西民歌《斑鸠调》是赣南地区赣州安远县的灯歌,是江西民歌中最具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民间歌曲,而今我们欣赏到的版本是由国家一级作曲、上海电视台首席作曲家沈传薪依据原“斑鸠调”所进行整理改编的,由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吴碧霞演唱。该首作品节奏欢快、气氛活跃,歌曲题材源于百姓生活,方整性的结构,俏皮且富有感情色彩,打破了传统音乐规整呆板的特点。歌词生动,曲调欢快跳跃,词与曲的完美结合表现了春天到来、人民生活安康的景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二、《斑鸠调》的创作背景
江西民歌《斑鸠调》的由来、发展及传唱有它一定的历史原因、地理要素及人文环境特点。江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等特定因素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斑鸠调》又被称为采茶歌,因为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叫得那个茶山青哟哈嗨”,是描写老百姓采茶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江西民歌中,凡取材于民间生活的作品,只要歌词或题目中有与茶有关的都可以称为茶歌。《斑鸠调》作为赣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民间歌曲被广为流传,并演唱至今。改编后的《斑鸠调》也有许多版本,如女生独唱版本、合唱版本、二重唱版本。它代表着一个地区和民族的音乐现象与音乐特征,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
三、《斑鸠调》的结构分析
要想掌握《斑鸠调》的演唱技巧,并能演绎这部作品,重要的是对其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虽然这首作品篇幅短小,但却充分展现了江西民歌的整体特点,全曲篇幅短小,音域不宽,由小字一组的e到小字二组的a,共11度,D大调的行板,作品呈方整性的两段体结构,属于五声徵调式,曲式结构图示为A+A1+A2,这恰恰是赣南灯歌最典型的特征,全曲围绕“56216”的乐汇级进式的进行,节奏活跃,突出表现节日、灯歌、采茶的愉悦气氛。乐曲调性为D徵,上句落在6上,下句落在D徵主音2上,因此也形成了单调性的收拢性结构,第二個乐句重复第一个乐句,调性单纯,音乐稳定。作品旋律以大二度和小三度的上下行级进为主,如56、16等这样的音程贯穿全曲,在结构的分配布局上,呈现出歌曲典型的起、承、转、合发展模式。第二段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再现,起承关系清楚,下句开始处节奏型及织体有所变化,较为明显地呈现出“转”的特点。在第二乐句的结束部分又引回上句开始的乐节的再现作为合,这样的结构方式无疑是为音乐情绪和旋律音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起音部分引出了春天的到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斑鸠、杜鹃浮现在眼前,作品的歌词及旋律伴奏很快将歌唱者、欣赏者带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中。所以,演绎歌曲时更多的是要将自己置身于作品场景中去感受,去体会。这样演绎出的作品才具有生动性,更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因为我们做到了以情带声。接下来的承部继续诉说着生活及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景象,百姓为这种安居乐业的场景欢呼雀跃。转部加入了“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和前倚音下滑音的衬词,使得整首作品情绪高涨,听起来更为生动有情趣,也突出表现了春天在即,各种鸟类争相鸣叫,暗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好兆头,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在最后合的部分桃花笑了,杜鹃花开了,向起承部分回归,结束全曲。
这首作品折射出江西民歌的音乐艺术特色,对中国民歌的演绎与传承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杨青芳.论民歌的艺术魅力及演唱技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3]杨淑芳.浅谈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文卉,女,硕士研究生,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音乐教学)(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