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童话,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020-02-18周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统编教材教学质量

周燕

[摘要]童话是儿童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童话文本的特点,从复述,仿说,练写三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童话文本;表达方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81-02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童话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十足,深受学生们所喜爱;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这些特点,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就要把语用,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童话教学中,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结合统编语文教材特点,教师可以从复述、仿说以及练习写话等方面引领学生展开训练。

一、借助复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复述就是指学生们在读完文本之后,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与记忆把读到的内容说出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借助提示连接词复述

连接词的主要作用是展示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们复述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文本叶i-些表示顺序的连接的词语完成复述的过程。

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童话故事中借尾巴的顺序,并用上“先,再,接下来,最后”这些表示连接的词语让学生把故事内容说一说,在这些连接词的作用下,学生们的复述也会显得有条不紊。

(二)借助文本关键词语复述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们阅读课后词语“马棚,愿意,磨坊,驮,挡住,为难,突然,拦住,吃惊,难为情,动脑筋,小心”等,借助这些表示小马过河中的重点故事情节以及表示小马心理变化的词语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有了这些词语作为基础,学生们在复述课文的时候也就有了很好的凭借,能够复述得又快又好,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课本插图复述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们结合课文插图复述,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质量。

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要下雨了》一课时,课文中安排了三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是小白兔抬起头跟燕子说话,第二幅图是小白兔低头跟水里的鱼说话,第三幅图是小白兔跟蚂蚁说完话以后赶紧往家里跑。插图中关于小动物们的动作神态特别逼真,传神。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插图来复述故事内容,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观察细节部分的敏锐度,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生成。

二、借助仿说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在低段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就童话中表达精到的地方进行仿说训练,以逐步达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借助词语进行仿说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童话的表达特点,教师首先就可以从指导学生学习词语开始,引领学生就词练说,以为学生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奠定基础。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中,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义大义多,义大义红,义大义圆”等等,这些词语的运用把所要描述的事物写得非常形象。教学时,在学生们对这种词语的组成形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仿照着这种形式多说几个类似的词语。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又黑又亮,又高又粗,又细又长”等词语很快被学生说了出来,为了使学生的表达更为具体完整,教师还可以问学生什么又高又粗?(这棵杨树又高又粗,等等)经过这样的仿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借助句子进行仿说训练

对于童话中一些语言鲜明的句子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进行说话训练。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一课,这篇课文中“一边跑,一边叫”这样的句式出现了三次,形象地写出了小动物们听到咕咚来了以后的恐慌心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们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一边一边”这样的句式主要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然后,再让学生们想一想,用这样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就这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了许多“妈妈一边唱歌一边浇花”,“我一边走一边唱”等表示两个同时进行动作的句子。此时,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三)借助故事情节进行仿说训练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找准文本中童话故事情节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条件,鼓励学生们进行说话训练,有助于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一课中,课文主要围绕着“小白兔在回家途中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这个线索展开描写。在故事事例的选取上,主要写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想一想在要下雨了的时候,其他小动物们会有怎样的变化,最后,再让学生们仿照着文本的形式说一说小白兔在回家路上还遇到了谁,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写话,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说是写的基础,在童话教学中,不光要让学生们会说,还要让学生们会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遵循童话原作的基础上,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故事的创编,这样源于文本,义高于文本的写话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依托文本,仿照写话

在童話教学中,在学生们读懂童话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大胆进行想象,仿写,从而使学生在仿写中提升写话的品质。

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课文主要讲了小壁虎向燕子、小鱼、老牛借尾巴的情境,这几个部分的段落结构相似,教学时,教师可以仿照着文本中的样式,让学生们想一想,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它借到尾巴了吗等等,以此进行写话训练,这样一来,在仿写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升。

(二)借助留白,补白想象

教学时,从留白处鼓励学生想象写话,有助于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一课中,在课文的结尾处写道:“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就文中的留白部分思考: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它会想些什么呢?在寒号鸟冻死前的那个晚上,寒号鸟有没有为自己的懒惰感到后悔呢?然后,再让学生们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依托结尾,续编故事

故事的结尾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教学时,让学生就这些地方进行续编,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课中,最后的结尾是蜘蛛赶紧逃回到网上了,那么,以后蜘蛛还会开店吗?开J占之前它会想些什么呢?会开一个什么店,结果会怎样?教学时,让学生们围绕着这些话题进行想象写话,不仅可以丰富故事内容,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总之,在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仿说以及练写训练等等,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消化、吸收与内化,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统编教材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图案的艺术表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