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茶产业的发展思考
2020-02-17李睿
李睿
摘要:日本最早的饮茶、植茶乃至后续发展而来的茶道文化都源于中国。对日本茶产业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其成功经验,服务于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而闽东地区产茶历史悠久,传统名茶“滇红”、“普洱”、“露珠茶”、“糯米茶”等名扬海内外。如能从对日本茶业的发展中汲取符合云南企业发展道路的经验,则对推动云南边疆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关键词:中国茶产业;闽东茶;茶业经济
中国与日本均为茶业大国 , 茶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研究日本茶产业,取长补短,有助于推动我国茶产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加速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因喜爱饮茶的清新脱俗,已就此课题展开工作并取得相关成果。王庆等在《日本茶叶产业考察报告》一文中,从日本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科技研究与新产品开发五个方面介绍了日本茶产业现状;陈刚的《日本茶业现代科技考察——兼析中国向日本引进技术、设备的问题》也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日本茶产业的相关情形,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分析材料与数据。
如何借鉴日本茶产业发展先进经验,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日本茶产业发展特点
日本是世界上重要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其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科技在茶产业中的全面推进,使得日本茶产业成为世界茶叶经济发展的典范。日本现代化的茶业生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注重品种改良并大力推广普及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注重引进优良茶种,从中国、印度等国家引进红茶品种,并通过不断选育,培育出诸如“红誉”等的一批优良红茶品种。1896 年国家正式创立农业局制茶试验场,1919 年又建立了农林水产省茶业试验场,从而真正规范化地开始了茶树良种选育、推广这一系统工程建设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茶树育种基地根据区域适应性进行不同类型的细分,如“温暖区”、“温暖区早芽型”、“温暖区中、晚生芽型”、“寒冷区”等茶树良种选育基地。此外,优良的茶叶品种在选育出来之后,很快得到大力推广与普及。当前,日本全国基本实现了茶叶品种化,且其良种普及率特别高。
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高
日本茶树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非常高,茶园规范、茶行笔直、茶蓬整齐,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不论是翻耕,还是茶叶采摘、修剪等都是通过机械作业来进行,开发了施肥机、采摘机、翻耕机等各类茶园作业机械,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茶叶加工方面也基本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手工制茶已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成套的制茶机械设备。全程流水作业每个环节的机械设备都附有自动化装置 , 自动检测、调控作业时间、温度、湿度及风量等各方面的时时数据。
积极研制茶叶新产品,全方位开发茶叶功能和价值
除了冲泡饮用之外,日本还注重研究开发茶叶的其他应用价值,并将其应用于各种日用品制造中,使得茶叶产品更加多样化,也更加适合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方式。比如研制了茶面包、茶果汁、茶冰激凌、茶豆腐等添加了茶叶的各种日本“茶膳”料理。此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漱口液、沐浴露等日常护理用品、化妆品、除臭剂、茶染服装等。
整合生产资源,优化生产组织方式
日本茶农的生产组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体生产,另一种是类似于我们专业合作社的农协联合生产。由几户茶农自愿组合,结成农协联合,创办加工厂,通过这种方式,把独家独户无力承担的生产费用分摊到几户茶农身上从减轻生产的成本负担,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日本政府对这种联合生产的方式予以大力扶持,并给予一定的补助。
中国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云南茶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虽然日本茶叶由中国引进,但在很多方面,日本茶产业发展已经超越中国。相比日本,中国茶产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生产经营规模小,主要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整体竞争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较低;除冲泡饮用之外,茶叶其他功能和价值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没有形成新的市场需求;④品牌茶叶的经营意识和经营投入力度有待提高;⑤农残问题。
对云南茶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虽然云南,特别是西南部地区包括临沧、普洱、版納等州市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闻名世界的茶包括“普洱”、“滇红” 等名茶,近几年茶叶经济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它的不足之处。为克服以上短板、加快云南茶叶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1)在生产组织上,加大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与扶持力度。要实现规模生产、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势必要打破传统的一家一户各自经营模式。而在茶叶企业方面,要加快整合重组,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强强联合,组建茶叶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2)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含量。既要大力选育并推广名优茶种,同时也要研发适合当地茶园实际情况的产茶设备,提高产茶机械化水平。3)构建多种销售渠道,积极开拓茶叶消费市场。市场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既要重视生产投入,也要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从而形成产销一体的良好循环。除传统饮用价值外,茶叶其他新型功用的开发也有助于形成新的消费需求,从而有助于带动茶叶经济的发展。4)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做好发展规划,配套相关产业政策,确保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锦炼. 中日茶产业对比视点下对闽东茶叶经济发展的思考[J]. 农家参谋, 2017(17):287.
2陈刚. 日本富有特色的茶叶学术文化研究及思考[J]. 广东茶业(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