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

2020-02-16许蕾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许蕾

【摘要】具备良好的读写能力是高中生学习语文必备的技能,与之对应的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统一于语文学科的范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结合起来,这与语文教学的质量密切相关。本文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意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遵循的原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阅读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备理解、感悟、欣赏和评论的能力,并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逐步形成探究性和创造性思维。写作教学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事物,从内心生发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愿望,抒发自己对这些事物的真情实感。阅读能丰富情感,并为写作积累技巧,使创作趋于完善。通过构思写作,学生能巩固阅读的经典文本的思想内涵,产生新的情感体验,获得新的启迪。所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对语文教学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高中生容易被网络吸引,容易沉湎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而且习惯浏览电子读物,因而审美趣味和求知欲都大大降低,阅读经典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由于高中生的高考压力巨大,所以自主阅读的时间受到严重限制,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接受和满足应试教育的阅读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单调枯燥,使学生逐渐对阅读感到乏味并产生厌倦。与之相反,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将使学生的阅读质量有一个质的提升,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也会更倾向于富有思想内涵的经典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写作课的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先设定一个题目,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想象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写作也偏重功利性,写出来的文章流于形式,缺乏思想的深度。高中语文写作课也没有指导性的教材,随意性很强,所以学生在写作时找不到思路,一筹莫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和经验,也能学到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方法,然后在自己写作时加以运用,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3.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高中生必备的语文学科的能力,从二者的联系来看,阅读是知识积累、思想沉淀的过程,而写作则是将阅读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另外,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听、说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阅读具有思想深度、写作富有文化内涵,那么心中就会有所感悟,自然就有所表达,为了完善自身的不足,精益求精,学生就会主动去听,从他人那里吸取好的经验,追求更高的层次。所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共同发展。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写作材料的积累和写作技能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科书上选取的阅读材料都是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最好的模板,但是很多教师忽视了对这些经典的深入挖掘,仅仅停留在带领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的表面内容上。学生学完没有将这些作为构思的素材积累下来,也没有学会这些作品的表达技巧。例如,在写作训练“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历且缺乏积累,所以普遍选择亲情这个话题,没有新意。如果教师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对作品的思想内涵深入挖掘,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爱国”的新主题,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将教材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积累,积累越多,写作技能就提升得越快。

2.在写作教学中忽视情感体验的表达和人文思想的培养

写作时避免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不无病呻吟,这是高中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将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教授技巧上,以在考场上取得高分为最终目的。另外,在人文思想的培养上,教学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导致学生在写作上缺乏个性。教师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难以发散学生思维,语文学科最能集中体现人文思想,表现在写作教学中就是教师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写出个性化的文章,“人”“文”合一。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原则

1.共通性原则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点又相辅相成。阅读教学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主要包括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涵,以及解读作品的审美价值。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学生将从文本中获得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最后变成自己写作的内容。所以,写作教学也是阅读教学的有机延伸,要遵循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共通性原则。

2.适时性原则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联系紧密,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完其中一方面的教学时,要趁热打铁,紧接着强化另一方面的训练。首先,在教学的时间上,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各自占的时间要合理,一节课40分鐘,前20分钟进行阅读训练,那么后20分钟就要安排写作训练,将这两个方面都有条不紊地融合在一起。其次,在教学的难易程度上,二者要相当,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运用。

3.创新性原则

阅读的有效性体现在创造性上,阅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能够运用,进行创作实践。学生不可能将在阅读时积累的知识分毫不差地全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必须符合自己的写作需要,与自己的构思和立意相契合,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在阅读时,学生也不能做被动接受的读者,要将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打磨、沉淀。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批判性地看待教材上的内容,将它作为一种有待挖掘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被动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视角,另辟蹊径。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两个方面的训练,落实到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写作之中,充分把握每一次的训练,为学生提供阅读和写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秦小静.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