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丽玲教授运用膲膜理论诊治咽喉源性咳嗽临证经验

2020-02-16林新兴万丽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异物感射干枇杷叶

林新兴,万丽玲

(1.江西中医药大学 岐黄国医书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 咽喉源性咳嗽

咽喉源性咳嗽最早由20世纪80年代由耳鼻喉专家干祖望先生提出[1],其主要症状为突发咽痒咳嗽、连声作咳,咽喉异物感及频繁清嗓动作,类似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等,病变主要部位在口咽部、声门上区、声门下区,而气管内病变不明显[2]。中医究其病因,外因多因外感后,余邪困于肺经,独郁咽喉;内因多由于慢性咽喉炎久治不愈,脏腑气机失调而产生痰、湿、瘀等阻于咽喉[3];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病多与空气污染、饮食作息、吸烟饮酒、情绪抑郁等因素有关;治疗上,西医多以抗生素、抗组胺、镇咳药等为主,疗效不太理想;中医疗效差或因失于辨证,很难以内科学咳嗽病辨证论治而取效,疾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苦恼。

2 膲膜理论

膲膜理论也即三焦焦膜理论,是由已故江西中医泰斗姚荷生先生提出。膲膜理论的提出,已历经50余年,通过几代人长期临床实践,姚氏膲膜理论更符合临床事实,将其用于临床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并为中医经典辨证提供了新思路。姚荷生先生认为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大网膜,包括胸膜、肋膜、膈膜、腹膜等,所有脏腑分居于上中下三个地带,受其包裹与保护,同时心包络与其相为表里,肌肤腠理为其外应。主要功能是通行水、气、血、津液,病理变化绝大多数为气郁、痰湿、水饮等。三焦发病虽有上、中、下的侧重不同,但每互相牵涉,甚则弥漫三焦。其致病多来源于所居的脏腑,虽有共同症状,但仍有膲膜病变的特点[4]。上焦膲膜毗邻心肺,心肺受膲膜包裹,上焦膲膜病除受外邪而侵扰,亦多来自心肺互相影响,故常出现多脏合病情况,互为牵连,其病机即初始胸中的清阳之气或为寒、饮、湿热、痰等所郁遏;若湿痰壅阻上焦膲膜,则见胸中气郁胸闷,呼吸见促,喘息咳唾;阻于咽喉则自觉异物感,咽喉痰湿郁阻,发声不畅快,故咳声闷也;膲膜痰聚偏甚,卧则咳嗽气短明显,脉兼滑者。挟寒则易现胸背痛,咳则甚也,咳声紧;挟热则咽喉见微红,而作持续梗阻异物感,或有心烦,舌尖红。

《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记载:“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目前认为三焦是一个有形的脏器,是人体内遍布胸腹腔的一大网膜,为有形而无定形,其实质是以膜的形式存在[8],包括胸膜、肋膜、膈膜、腹膜等纤维结缔组织,正如陈潮祖先生所言:“大至胸腹之膜,小至细胞之膜,广阔无垠”,膜性结构是三焦膲膜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

3 咽喉源性咳嗽与膲膜的关系

万丽玲教授认为咽喉源性咳嗽病在上焦膲膜,与膲膜具有密切的联系,今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1)生理。《内经·营卫生会》言:“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灵枢·经脉篇》曰:“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描述了少阳三焦与咽喉存在生理上的联系,此病发生在咽喉黏膜层,膲膜的实质是以膜的形式存在,故咽喉黏膜应属膲膜范畴,咽喉黏膜层为膲膜(上焦)最浅表之处,即西医所说的结缔组织,与咽喉最毗邻的脏腑应属于膲膜(上焦)[6],而非肺脏,其散布于咽喉下,其为三焦腔腑之上停[5]。

(2)功能。《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水谷之道。”《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六十六难》载:“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这些论述综合描述了三焦主要是通行元气,运行水谷、津液,作为气、水、火、精微物质等的转运枢纽,同时若三焦失司,则病理上容易以痰湿(水饮)停滞、气机郁滞、寒热夹杂为主要病理变化,亦即咽喉源性咳嗽的上焦膲膜病变会以痰阻、湿滞、寒闭、热郁、气郁等膲膜病证为主要特点,此与临床报道的常见证型及症状相符合。因胸中之气为风、寒、湿、痰等所郁,进而影响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的敷布,而产生风湿热郁、风痰挟寒(热)、痰气交阻、湿热蕴结等病机,终而郁于咽喉而作咳。

(3)诊治。上焦膲膜属半表半里性质,为一腔隙,间以行水道、转气机、游相火[5],外连于咽喉、内包裹心肺,故痰难咳出或无见咳痰,咳声听诊浅表。综合上述,此病变部位可以确定是在咽喉(上焦膲膜)无误。结合病因、病位、病机,由于症结部位偏上及偏表,万丽玲教授常因势利导,多从上或从表轻宣疏解,或佐以升降气机、运化痰湿等。然而,咽喉亦为肺胃之门户,更与其他脏腑经络相联系,当其他脏腑病变时也可引起咳嗽,与本病的主要鉴别为:咽痒即咳,咳声清脆浅表,痰难咳出,咽喉异物感呈持续性,或伴闷、胀、堵、痛多考虑为膲膜病[7],病情常常缠绵反复。其证型常见于风湿热郁,大多数属于膲膜病范畴,然而很多人对膲膜理论的认识不够清晰,则疗效必然大打折扣。

4 咽喉源性咳嗽的常见证治

(1)风湿热郁证:面色晦滞,咽痒即咳,痰黏量少,难咯出,咳声闷,咽中痰滞感,频频清嗓,伴见胸闷、呼吸不畅;或心烦,卧则甚,咽痛、咽干,口苦喜饮,舌边尖红,苔薄腻,脉浮略涩。治法:清宣疏解、调畅气机。选方:上焦宣痹汤加减(郁金、射干、枇杷叶、通草、淡豆豉、桔梗、杏仁、连翘、赤芍、蝉蜕、荆芥、旋覆花、生甘草等)。

(2)风痰挟寒(热)证:咽痒作咳,泡沫样痰,咳声轻浅,或鼻塞流涕,口渴或不渴,或咽痛,咳引胸痛;或胸痛彻背,心烦;或咽微红,舌淡,苔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治法:疏风透表、祛痰利咽。选方:自拟疏风利咽汤加减(桔梗、荆芥、生姜、白前、紫菀、陈皮、百部、蝉蜕、杏仁、厚朴、旋覆花、款冬、木蝴蝶、牛蒡子、薄荷、甘草等)。

(3)痰气交阻证:咽喉持续闷堵异物感,喜清桑,咽痒作咳,痰少或无痰,神情焦虑,胸闷,喜叹气,舌淡,苔白润,脉弦细。治法:行气化痰、宣散疏解。选方:半夏厚朴汤加减(法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桔梗、杏仁、射干、甘草等)。

(4)湿热蕴结证:咽痒咳嗽,咽喉梗阻感,咽痛,甚则伴胸部板闷,呼吸不畅,咳声粗浊,痰难咯出,痰出觉松,口干口苦口粘,舌淡,苔薄黄腻,脉弦略涩。治法:清宣郁热、祛湿化痰。选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或合上焦宣痹汤(炙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桔梗、厚朴、枇杷叶、瓜蒌皮、蝉蜕、白豆蔻、前胡、甘草等)。

综上所述,咽喉黏膜乃上焦膲膜最浅表之处,上焦膲膜散布于咽喉之下,膲膜(上焦)即是咽喉源性咳嗽的生理病理基础。万丽玲教授认为咽喉源性咳嗽常为风、寒、痰、湿郁阻上膲膲膜,则胸中气机不能畅达,气液(津)运布失司,水谷精微转输停滞,则生痰生湿;或久郁化热,凝集于咽喉,如此相扣,互为因果,故病程缠绵。咽喉源性咳嗽与膲膜(上焦)具有密切关系。万丽玲教授以膲膜理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为喉源性咳嗽打开新的辨治思路,使更多患者受益。

5 病案举隅

患者刘某某,女,31岁,首诊2019年7月6日。主诉:咳嗽3月。患者3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无咳痰,无发热恶寒,未作系统诊治,后咳嗽反复,迁延至今。期间于某西医院查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肺功能正常,血常规无异常。为求中医治疗,特于我科门诊就诊。刻下:咳嗽,白日为主,咽痒作咳,说话或冷空气刺激咽喉则咳甚,单声咳,咳声浅表,无咳痰,无咽干咽痛,无鼻塞流涕,纳寐可,二便平,舌淡苔薄白,脉浮弦,咽无红肿。中医诊断:咳嗽病(寒邪滞肺);西医诊断:慢性咳嗽。处方:炙麻黄10 g,生姜10 g,细辛3 g,白前10 g,杏仁10 g,旋覆花15 g,桔梗10 g,款冬花10 g,紫菀10 g,枇杷叶15 g,蝉蜕10 g,甘草6 g。7剂,1剂/d,2次分服。二诊,2019年7月27日。服用上方后,咳嗽改善不显。目前偶有咳嗽,咽痒作咳,无咽痛,咳声轻浅,咽喉异物感,清嗓则舒,话多则咳甚,痰少白黏,口中和,食纳二便尚可。舌淡苔薄,脉弦,咽微红。辨证:风湿热郁咽喉,处方上焦宣痹汤加减,用药:郁金10 g,淡豆豉10 g,射干10 g,枇杷叶15 g,通草6 g,桑叶10 g,木蝴蝶10 g,连翘10 g,桔梗10 g,旋覆花15 g,赤芍10 g,甘草6 g。7剂,1剂/d,2次分服。三诊,2019年8月3日。服上方后,咽痒咳嗽大减,目前零星咳嗽,仍有少许咽痒作咳,咽喉异物感,咳甚则伴咽痛,胸闷不甚,痰少质黏,难咯出,无口干口苦口黏,纳寐可,二便平,舌淡红苔薄,脉细,咽红不肿。辨证:风湿热郁咽喉,闭阻上焦(膲膜),予上焦宣痹汤合桑菊饮加减,处方:郁金10 g,淡豆豉10 g,射干10 g,枇杷叶15 g,桑叶10 g,菊花10 g,连翘10 g,桔梗10 g,赤芍10 g,甘草6 g,荆芥10 g,蝉蜕10 g。10剂,1剂/d,2次分服。四诊,2019年8月12日。服上药后,咳嗽几除,咽痒及咽喉异物感消失,无咳痰,无胸闷胸痛,无鼻塞流涕,口干,无口苦口黏,纳寐可,二便平,舌淡红苔薄,脉滑,咽稍红。辨证:余邪未尽,予桑菊饮加减。处方:桑叶10 g,菊花10 g,杏仁10 g,连翘10 g,芦根10 g,甘草6 g,薄荷6 g,蝉蜕10 g,荆芥10 g,赤芍10 g,射干10 g,枇杷叶15 g。8剂,1剂/d,2次分服。

按:咽喉源性咳嗽常发生于夏季多雨天气,因感冒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早期因过度使用寒凉药物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未得到有效治疗,胸中阳气宣降失司,痰湿内郁,病程缠绵,反复迁延。本病案中,患者感冒后,未予重视,病邪留恋,咳嗽不除。首诊见咽痒作咳,乃风邪留恋,寒滞于肺,遇冷气则咳甚,舌苔薄白,脉浮弦,四诊合参,辨以寒邪滞肺,《伤寒论·序》言:“伤寒十居其七”,所谓外感之病多见风寒为甚,治以常规之法温肺散寒祛风,然复诊时却不尽如人意。二诊仍见咽痒作咳,风邪未去,咳声浅表,必在咽喉,痰湿郁阻膲膜(咽喉),胸中阳气不能宣畅,则见咽喉异物感持续并胸闷,所谓湿性缠绵,乃痰湿之邪佐证无误,痰湿郁久化热,炼津伤络,痰则少白黏难咯出,并见局部咽红疼痛,

结合舌脉,辨证风湿热郁阻咽喉(膲膜),万丽玲教授认为咽喉高居上焦,咽喉黏膜层为膲膜(上膲)最浅表之处,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常治以清宣疏解,旨在恢复三焦宣通气、液功能,遣以上焦宣痹汤加减,此方出自吴鞠通,“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46条》),药物组成:郁金、淡豆豉、射干、枇杷叶、通草,其中,郁金性味辛凉,行气解郁,芳香走窜,专入上焦以开郁化湿;枇杷叶植物花叶类,其气轻,清热而不碍湿,降气化痰,助以通调水道;射干引经,直趋咽喉靶位,清热利咽,祛痰排邪;通草性味甘淡微寒,渗下利湿,分消走泻,与邪以下出;淡豆豉辛香,解表宣郁,开胃运湿。再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加减,桑叶、木蝴蝶清宣解表、利咽止咳,连翘、赤芍凉血透热止痹痛,桔梗、旋覆花一宣一降,以助胸阳之气畅运,甘草调和诸药。三诊咳嗽大减,继予上焦宣痹汤加减,四诊时咳嗽几除。全方用药轻盈,以清宣疏解为法,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也展现万丽玲教授治疗膲膜病的特点,此着重调整三焦机能为主要,即散结或透邪外出,佐以升降气机、运化痰湿,通过局部辨证结合整体辨证施之以法,药专力宏,则病邪得祛,上下气机得通,以平为期。除此以外,万丽玲教授临床亦善于听声音辨咳嗽性质、部位,结合丰富的临证经验,遣方用药,治疗咳嗽游刃有余,故能获良效。

6 结语

咽喉源性咳嗽作为一种以痒咳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疾病,以普遍性、易反复性为主要特点,日益困扰着患者,备受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然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理,至今仍无统一的诊疗指南,并且常规治疗手段疗效欠佳。万丽玲教授通过临床不断地学习探究、理论研习、临床实践并结合其30余年的临证经验,确立以膲膜理论为核心思想诊治咽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为咽喉源性咳嗽诊治提供了新的辨治思路,使更多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异物感射干枇杷叶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枇杷叶生姜粥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
冬瓜豆腐枇杷叶汤治口腔溃疡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清咽良药说射干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射干中7个异黄酮成分的含量
咽部异物感可能是会厌囊肿
咽部异物感(附40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