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探讨
2020-02-15孙士雅韩向春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孙士雅,韩向春(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100048)
1 监理行业现状分析
1.1 监理行业进入完全竞争时代,服务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工程监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于1988年开始试点。经过逐步发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对工程监理作出规定,使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铺开。至今,工程监理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监理行业也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受限于现有体制与机制,当前监理未能完全贯彻最初作为 FIDIC 合同条件中“工程师”概念的试点初衷。
2015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对工程前期工作咨询、勘察设计及工程监理等专业服务,全面放开政府指导价管理,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标志着监理行业开始进入完全竞争市场。国内监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给监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完全竞争行业中,企业需要在经营活动中寻求有利的竞争地位,比竞争对手更新、更好或更有价值地提供产品(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一方面,监理企业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监理服务模式,对国内监理业务服务内容进行转型升级,摆脱监理服务同质化导致的低价恶性竞争困境,通过多元化优质服务丰富企业品牌的内涵,提高品牌识别度;另一方面,咨询服务主体多元化以及国际化也成为监理企业应对竞争的策略之一。
1.2 政府积极推进监理行业与国际接轨的转型升级
为促进监理行业健康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住建部早在多年前已经开始引导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代建等方向发展。2003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鼓励监理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以促进国内工程管理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但由于项目管理业务开展受到建设单位需求、监理单位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监理企业虽经十余年发展,依然以施工监理为主。2017年7月18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工程监理行业未来的主要目标、任务等,确立了工程监理企业走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多元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服务模式得到有效创新,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基础、国际化为方向、信息化为支撑的工程监理服务市场体系的目标。
2 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分析
2.1 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2.1.1 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内监理缺乏核心竞争力,进入门槛低,多数监理企业仅限于规范要求的服务内容。在一些建设领域,受政府重点关注“质量与安全”的影响,一些业主将监理定位为施工阶段的“质量与安全”监工,同质化、低质化服务现象严重。企业管理模式相似,特别是规模小的监理企业,多在中标后临时组建监理机构,项目完工后,监理部即宣告解散,缺少经验积累、人员培训、储备等过程。
2.1.2 信息化技术应用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建筑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流能够以更快捷和更低成本的方式进行传递,极大地减少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但受限于成本控制,目前监理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往往处于被动阶段。监理项目采用信息化技术(如 BIM 等)与否多受制于业主需求,或仅在企业管理局部采用信息化技术。
2.1.3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监理人员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在建筑行业内总体偏低,监理工程师在不同监理企业间流动时,多数企业都是拿来主义,企业员工大多不经过入职培训就直接上岗。监理人员年龄两级分化,多在50岁以上或30岁以下,中间层中青年骨干严重断档。此外,监理行业低价恶性竞争现象不断,造成监理人才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流失,与监理工程师是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原定位渐行渐远。
2.2 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2.2.1 监理起源于 FIDIC 工程咨询体系,与其管理性质相近
我国监理试点最初是缘于世界银行在我国贷款建设的一系列大型项目,包括鲁布格水电站、小浪底工程和二滩水电站工程等。世行国际招标合同大多以 FIDIC 合同为蓝本,而 FIDIC 合同体系要求必须具有“独立第三方”——咨询工程师,再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特点,从而建立监理制度。因此监理的工作定位、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等方面与 FIDIC 合同体系中的咨询工程师是相近的,具备与国际接轨转型的基础。
2.2.2 具有丰富的各类行业工程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涵盖了能源、水利、航空、铁路、交通、大量房屋建筑等各类大型基建设施的建设,为我国承包商、监理等各参建方快速成长提供了平台。特别是我国具有世界最复杂的地质地貌,也有海拔最高的高原,更是涵盖5个温度带,因此在高铁、桥梁、水电、新能源等领域,受法定监理制度的支持,监理积累了丰富的各类行业以及特殊工程的管理经验,这成为我国监理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独特优势。
尽管当前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存在许多劣势,但仍可充分发挥我国大型基建工程监理经验优势,选好国际化发展切入点,开发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化工程咨询服务竞争。
3 “一带一路”倡议为监理国际化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3.1 “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发展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17年9月,中国已同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由我国提出并倡议,是全球市场中的务实合作平台,其中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监理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参与空间,使我国监理国际化发展成为可能。
3.2 “一带一路”建设特点使其成为监理国际化发展桥梁
3.2.1 “一带一路”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是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立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建设愿景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道路与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
(2)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
(3)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空中通道。
(4)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5)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拉动了沿线各国新一轮的基建项目,如泰国政府提出“东部经济走廊”、巴基斯坦政府提出“中巴经济走廊”和印尼政府提供“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等。这些基建设施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为监理行业开展国际合作业务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机遇。
3.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差异巨大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咨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工程咨询水平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水平;二是工程咨询是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结合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三是工程咨询已成为一个国家整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具体产业竞争力中的知识含量及创新程度。与国际工程咨询业相比,我国工程咨询业起步晚,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监理作为工程咨询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其服务范围多为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尽管已有许多大型监理企业已开始全过程咨询、项目管理的实施与发展,但也主要是适应我国现行投资体制下的工程咨询经验。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监理企业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以及服务业主对象与国际工程咨询服务要求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工程咨询公司直接竞争的实力,因此需要寻找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逐步开展国际工程咨询业务。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框架思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线有65个国家,既有欧洲经济发达国家,亦有中亚、蒙古等经济相对落后但资源丰富的内陆国家和地区。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差异巨大,对外开放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恰好为我国监理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2.3 “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政府提出,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沿线区域内各国及城市都在随之调整其建设规划。同时,我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投资。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由国内资金进行投资建设的领域,在工程建设参与方的选择时,考虑到文化、理念与沟通等各种因素,会更倾向于国内企业,这也成为监理企业“借船出海”“走出去”的重要机遇。监理企业通过参与本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国际工程,了解工程所在国的工程惯例、文化风俗、语言等,积累海外工程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4 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
4.1 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宜采取阶段式发展模式
企业拓展市场往往通过3个阶段:学习探索阶段、深入发展阶段和优化再拓展阶段。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对工程管理经验,还对国际工程惯例、新技术、融资、法律、语言等方面都有专业要求。考虑到国内监理行业现状,建议监理企业国际化发展采取阶段式发展模式。
首先,监理企业必须结合公司现状,制定适宜本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多监理企业对海外市场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或者即便有海外业务,受规模限制,对国际合作尚在学习探索阶段。企业应依托本土资源争取海外项目,在项目开发和实施中学习,培养和锻炼人才,在实践中学习国际化运作,形成系统分析国际工程信息的能力,改善业务结构和能力以适应海外市场需求。
其次,积累一定的国际工程管理经验与人力资源后,企业可有选择地深入开发海外重点市场,实现区域内发展壮大,进一步确立适应该区域的工程咨询服务需求的核心业务;构建海外业务团队,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进行属地化经营,可从已实施业务的国家局部市场向其全国和周边地区市场发展,最终不断扩大在该区域内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国际化发展。
4.2 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海外业务开发,在工程实践中学习与成长
监理企业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开发,是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能逐步学习和适应国际规则,同时培养与锻炼海外业务人员。
(1)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工程中加强与各国政府、各类非政府组织及企业的交流互动,培养当地化意识,积极学习及掌握当地的制度和文化,遵从当地法律和风俗习惯,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进一步争取当地的海外业务。
(2)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大型国企合作,努力探索联合发展的合作模式。
(3)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合作机会,积累国际项目运作经验,为开展全过程咨询服务延伸产业链。
(4)与国际设计公司或咨询公司就其国内咨询业务进行合作,建立合作渠道,再以其为桥梁逐步开发国外市场,也可作为其分包商承担部分业务,循序渐进地开展国际业务。
4.3 建立国际化经营理念,设立国际化经营架构
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商业规则、法律体系、行业标准等与国内截然不同,开展国际合作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监理企业必须转换经营理念,建立国际化经营理念。随着国际合作业务的拓展,设立相应的国际合作业务部门,学习优秀国际工程咨询企业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适应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需求,拟定国际业务经营管理办法,从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人员输入与输出、全球化市场开发等各方面建立适宜国际合作的管理办法,打造企业标准、技术、品牌、管理等多方面优势,拓展国际业务。
4.4 打造国际化工程咨询团队
工程咨询服务产业中,人力资源仍是最重要的因素,国际化的咨询产业格局对其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标准。国际工程咨询实施过程中涉及工程技术、造价、法律、商务、金融、计算机以及管理等各专业,需强化各专业“高精尖”人才培养,打造一支国际工程咨询团队。考虑到国际工程对咨询人员身体、能力、语言等综合素质的要求,采取“引入与内部培养”“培训与实践”等人才策略。
4.5 建立与国际业务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系
我国监理企业大多通过了 ISO9000、ISO14000以及GB/T28000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等体系认证,建立了相对应的企业管理体系,但国际工程咨询惯例与国内工程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合同体系、客户沟通、质量标准以及对项目文件格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国际合作业务的不断拓展,监理企业应在当前企业管理体系中制定国际工程专用标准和要求。
4.6 树立国际工程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世界风云变幻,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复杂,监理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可能面临多样化风险,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法律支持,及时了解工程所在国家的相关信息,做好风险分析和预警。另一方面,注意有关信息收集和研判,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学会运用国际营商规则保护企业的核心争力和竞争优势。同时,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或利用金融工具等措施来防止和规避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为监理企业提供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是目前国内监理企业在人力资源、服务内容与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短板。因此,监理企业必须积极转变视角、观念,面对海外市场调整经营思路,认真分析探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优、劣势,储备人才,整合资源,扬长避短,依托“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战略,打造国际化监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