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02-14王芳
王芳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能够发现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是为了能够弥补传统高中语文教育过于工具性的问题。希望真正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特性,弥补学生在精神领域的空白之处。本次论文的探讨主要围绕着具体的实践策略提出建议,首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探索,其次通过课外阅读文本培育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问题引导;课外阅读
高中生的思维意识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其三观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当中。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基础的知识传授以外,更加需要通过高中语文当中的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来传授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这是新课标改革以后对高中语文课堂所提出的另一责任,使得教书和育人能够真正的产生协调统一。
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探索
在高中课堂当中,如果想要以语文这门学科为根基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的话,那么必须对人文精神的具体概念,内涵及其价值作出深刻的辨析,人文精神本质上属于一种抽象化的概念,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形象,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才是每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着重思考的,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应当摒弃传统满堂灌的照本宣科方式,而是应当以一种更加直接的示范和案例讲解作用来开展这项工作。一般来说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来人为地设置不同的人文精神教育主题。通过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从课本知识出发,不断地向人性的精神层面进行深刻地探索,这种思辨的过程和质疑的过程就能够获得较强的人文精神了。
举例来说,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本当中,有大量的文言文课文都是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价值的,例如赤壁赋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被贬以后的苏轼有感而发之作,在整篇文章当中,流露出了苏轼对于官场生活的豁达之情,以及对于未来田园生活的自洽之情。通过这种深刻的情感导向,让学生领悟到赤壁赋文章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主义内涵。建议教师可以选取赤壁赋当中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和比较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段落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其思考。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不断的探寻文章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例如:通过这句话,我们能够得出作者的具体思想变化和人生观是怎样的,而作者在这句话当中所流露出来的人生观念,又表现出了作者具有怎样的个人品格。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让学生能够从深层次去剖析赤壁赋这篇文章背后所蕴含的人生隔离和人文精神,并且能够将人文精神这一抽象的概念变成具象化的存在,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二、通过课外阅读文本培育人文精神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当中可以发现,单纯的利用课本教材内容来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文精神的探索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够拘泥于课本教材之中,而是应当打破这种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不断的向外进行延伸。这不仅可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作用,又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素材积累来源。
一般来说,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文本的时候,主要是从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长河当中选取一些名著作品,而其中能够蕴含人文精神内涵的文本作品就更是多如牛毛了。举例来说,我国的四大名著其中都蕴含着较强的人文精神内涵,而红楼梦更是一纸悲欢泪,书写了多个盛世家族的兴衰之路,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也比较符合高中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综合性需求。而红楼梦当中最为明显的人文精神渗透,就在于其中的人物角色塑造——美丽的少女们都如同天仙一般居住在大观园当中,她们不仅美艳无双,而且才华卓然,如同在仙境一般生活着的前半生,让她们感受到了衣食无忧的幸福感,但同时也让他们有了一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之情。而随着贾氏家族的衰亡,这些那些如同仙女一般的冰清玉骨的少女们,却不得不沦为阶下囚,或卖或杀,但总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这其中就蕴涵了对专制反人性的揭露,也流露出了曹雪芹先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渴求。尤其是書中所写,千红一哭,万艳同杯,似乎就将这个盛世兴衰之景囊括其中,这些人物角色的塑造都各有特点,但同时都流露出曹雪芹的人文主义关怀特性,将这种反人类的暴行,以残暴和柔情的方式展示在读者的面前,通过这种文章的阅读,可以使得学生们大肆感慨,甚至产生拍案而起的心境,在阅读中记获得了大量的人文精神素材,又能够深刻感知红楼梦的精神世界,而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内化与外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堂当中,投放适当性的人文精神教育环节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符合高中生身心需求的,同样也是符合我国社会未来人才需求的。但教师应当意识到的是,人文精神教育工作应当秉承着由浅入深的教育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手段,通过多种文本的投入,不断地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使得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任虹静. 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刘兆慧.新时代呼唤人文精神——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2015(1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