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麻醉的发展史
2020-02-14李斌
李斌
一、麻醉发展历史概述
麻醉技艺的使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就有关于麻醉知识的记载。最初人们意识到低温可以缓解人们对疼痛的感知程度,然而这种方法效果并不显著且安全系数低,并且无法运用于在外科手术的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到一些化学药物对人们疼痛感知的影响,在古代的印度、希腊等国家,人们通过观察与实践发现大麻、曼陀罗等植物有镇痛的作用,然而由于人们对药物用量认知的缺乏,使用药物不当造成病人的昏迷以及药物中毒。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一氧化二氮,研究发现其有镇痛的作用。1844年,美国人威尔斯将一氧化二氮应用于牙科手术中,然而在一次公开手术,由于对一氧化二氮使用量的把握不准确,手术没能顺利进行,这影响了一氧化二氮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麻醉的发展。现代麻醉开始于19世纪中叶,后来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以及医生的不断努力,发现了更多应用于麻醉的化学物质并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将他们制成不同的麻醉药物,应用于不同的手术和术后的镇痛。
二、现代麻醉相关内容及其发展简述
麻醉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复合麻醉和术后镇痛。
1.全身麻醉的作用以及发展概述
全身麻醉主要是指使用药物将身体各个部位的痛觉感受区域信号传导进行抑制或者切断,让人体处于麻醉阶段便于手术或者常规治疗。全身麻醉药物的发现与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氧化亚氮的发现、乙醚麻醉的示范成功等为近代麻醉学奠定了基础,全身麻醉是麻醉最初的主要运用,在十八世纪中叶第一次氯仿用于分娩成功之后,吸入麻醉药物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而后科学家们也发现了许多静脉麻醉药,丰富了全身麻醉药的类别。如今的现代医学将全身麻醉主要使用的药物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非吸入麻醉药。
2.局部麻醉的作用以及发展概述
全身麻醉药的发现是外科手术以及麻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渐渐地人们发现全身麻醉不适用于所有的临床手术,为此科学家和医疗工作者们又开始探究能够使人体局部疼痛感觉消失的药物也就是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使用麻醉药物要身体的一部分区域不能产生疼痛反应从而人体不会有疼痛的感受,这适合于由于意外导致的局部创伤治疗。经过长时间的完善与发展,人们根据手术的不同需要研究发现了许多类别的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等。
3.复合麻醉的作用与发展概述
复合麻醉是使用多种药物或者多种麻醉的方法,通过调和它们的性能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简单来说就是联合用药。这是麻醉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使用方式,复合麻醉的应用是建立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的,通过了解全身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各自的性能进行合理的整合,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是目前临床手术比较受欢迎被普遍接受的麻醉用药方式。
4.术后镇痛的作用与发展概述
术后镇痛是常见的麻醉方面的应用,在手术后由于麻醉药效果逐渐消失人们的疼痛感觉渐渐恢复,如果此时不使用镇痛药物或者方法人们会十分痛苦,因此术后镇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术后镇痛也是几类麻醉運用类型中比较新的类型,发展时间较短但是短时间内就被广泛普及以及运用。术后镇痛主要包括静脉镇痛、皮下镇痛和硬膜外镇痛。
编辑:汐颜 xiyanbianj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