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2020-02-14马丽华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入古诗词兴趣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然而,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

【关键词】古诗词;导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1-0081-01

【本文著录格式】马丽华.巧设导入,激发兴趣——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导入设计[J].课外语文,2020,19(01):81,83.

一、作者导入

古诗词是作者在特定的时期,一种独特的感受,一种别样的心情。在课堂开始,巧妙引入作者、介绍作者,不仅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古诗内容,更容易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

如《渔歌子》一课,教学第一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教师谈话:他,三岁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向皇帝上书,讲治国良策,深受皇帝赏识,赐名“志和”。古代,学而优则仕,做官,不如意,遂归隐田园,流连山水,自称“烟波钓徒”。他做了一首词,深受人们喜欢,当时可谓一唱万人和!这首词很快流传到海外,日本天皇及学者名流,倍加赞赏,他们甚至因为这首词而喜欢上了中国诗词。我国后世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却无人可以超越这首词。他,就是唐代文学家张志和,这首千古绝唱就是《渔歌子》。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对《渔歌子》的学习热情高涨,更为后文理解“斜风细雨不须归”埋下伏笔。

又如《游子吟》,作者是孟郊。对于读书人来说,人生第一快事莫过于金榜题名时,唐代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城,还要在大雁塔登高,题诗留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白居易27岁进士及第,“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人家一点也不掩饰,年轻!孟郊就没那么幸运,46岁才中进士,他终于金榜题名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出身微賤,家中清贫,常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虽中进士,但仕途不顺,直到五十岁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才把母亲接来住。想起母亲这么多年来的辛苦,母亲这么多年对自己的牵挂,这么多年对自己的鼓励,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安慰,孟郊心中百感交集。一千多年以后的郑振铎有言: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孟郊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全饱含在一首《游子吟》中。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是教师常用的设备,合理运用多媒体讲课,能对教学锦上添花。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来给课堂创造情境。

如《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它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风格。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导入,或动画,或图画,或录相,将一家五口的形态展现出来,或有旁白,或有教师介绍,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为后面理解词句含义做好辅垫。

三、故事导入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给学生先讲一个故事: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相传,有辛氏在此开设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曾以橘皮画鹤于壁,呼之便能翩然起舞。从此,辛氏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又十年,道士复至,乃乘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表谢意,便在此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特意在黄鹤楼与他道别。在这个诗意的地方,在这个浪漫的时节,一位浪漫的诗人,要送他的好友孟浩然到一个浪漫的地方去!故人扬帆远航,渐行渐远……这位浪漫的诗人,久久伫立江边,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背景导入

有时背景虽然并不直接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本的核心主题。因此,考究作品创作的背景,需联系与作者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具体而细微的情境,解读文本所蕴涵的深刻含义,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而深刻。

我听过张立军老师一节非常精彩的古诗词教学示范课:《示儿》《题临安邸》。他毫不吝惜时间,巧妙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他先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中的三个地名——九州、杭州、汴州,牵扯到两个朝代——北宋、南宋,一支军队——王师,再出示故事背景——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建立南宋。人们希望南宋挥师北上,收复中原失地,可他们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这样一来,为学生理解明明陆游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嘱咐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做好了铺垫。学生也就很容易明白林升的“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讽刺意味。更妙的是,张老师还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林升见到陆游,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教学生想象对话,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找人全班展示。教师再总结:陆游是哀其不鸣,林升是怒其不争!

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体悟这首诗中杜甫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和还乡快意,教师可以做这样的背景介绍:公元762年冬天,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胜仗,收复了洛阳、开封等地。第二年春天,叛军头目纷纷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诗人多年以来,一直漂泊他乡,颠沛流离,想回故乡而不能,只因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然传来叛乱已平的捷报,杜甫喜极而泣,悲喜交加,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家乡。遂提笔写下这首生平第一快诗!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经意间已经把学生带入了诗境中。

五、谜语导入

“猜谜语”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项娱乐活动,而孩子对新奇有趣的谜语也是情有独衷。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导入中,结合一些有趣的谜语导入新课,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学《风》这首诗时,先请学生来猜一则谜语“花儿见了它点头,草儿见了它弯腰,树儿见了它跳舞,云儿见了它逃跑”。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它?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带来了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孩子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六、歌曲导入

歌曲以其优美的歌词、动人的旋律,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需要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自然导入。

例如在教学《明日歌》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优美的旋律,形象的画面,深深打动了学生。这时,老师再满含深情地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日歌》去感受时间的宝贵吧。”

总之,导入的设计不仅要适合文本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唤起兴趣、快速进入文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朝茂.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法探讨[J].环球市场,2016(12).

猜你喜欢

导入古诗词兴趣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