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措施

2020-02-14赵仁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措施信息化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于企业而言,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提升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问题制定优化措施,为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工作;问题;措施

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且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全面提升。对于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信息化推进的关键环节,不过在信息化影响下,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作为重点进行探究。

一、信息化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

在信息化作用下,人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每天所面临的信息量都是庞大的,在如此多的数据信息面前,如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成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生活的关键。对于企业而言,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产生了诸多变化,影响着企业会计工作处理效率,尤其是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推动下,企业会计工作变化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会计处理流程产生的影响。在信息化影响下,企业构建了会计信息化处理体系,将会计处理流程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结合,构建了多元化的会计处理系统,只要将对应的数据信息输入到会计系统就能够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同时系统还能够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储存、共享,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的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提高数据利用率,充分挖掘了数据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二,对会计处理内容产生的影响。传统会计主要是以手工数据的记录、整理为基础的,所处理的内容相对烦琐,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但是在会计信息化作用下,系统可以将录入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内容的客观性、合理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传统数据处理较为单一,难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而会计信息化则能够直接实现数据的有效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呈现给管理者,帮助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对会计人员的影响。传统会计模式下,对会计人员没有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即可参与会计工作,而且会计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财务数据的记录、处理为主,由于以人工为主进行处理,所以出错率较高,而且容易发生财务造假情况;但是在信息化模式下,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化进行财务管理,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而且要求其掌握计算机知识,此外,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网络维护知识。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信息化作用下,企业逐渐从传统会计管理模式向现代会计管理模式转变,并加强会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而现代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会计人才。但由于会计模式构建较为便捷,而人才培养相对缓慢,这就造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缺乏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会计人员。首先,企业原有会计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也能够在一定期间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但是,要想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漫长的过程,这就会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其次,会计信息化构建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即要求人才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求人才具备网络信息技术,而且能够灵活运用。不过,在现有阶段,这种人才是较为匮乏的。此外,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团队之间缺乏协同性,财务管理水平相对有限,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网络信息化是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形成的,这就使得信息化发展与之匹配的制度体系相匮乏,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在企业信息化机制构建层面均存在不足之处。信息化机制是确保信息化得以运行的依据,对于企业而言,在会计信息化构建过程中,同样需要会计信息化机制的保障,但从目前来看,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尚存缺陷。首先,会计信息机制有所缺陷,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推進中往往将技术应用放在首位,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这就容易导致系统风险发生,危害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其次,监督管理机制尚存不足。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监管,只有如此才能规避风险,提高运行安全性,但企业往往不注重监督管理,忽视监管机制的构建,由此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化推行中无法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预防,一旦发生风险,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企业会造成重大危害。

(三)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软件

在企业会计电算化过程中,财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工具,规范统一的财务软件能够为企业构建统一的信息化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实现会计人才技能的统一培训。不过,在现有阶段,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会计软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都存在一定差异性,这对推进企业数据共享是非常不利的。目前,政府财政部门通过政策来推进会计软件的统一化,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难题。

会计软件不规范,使得会计信息化推进中存在诸多问题,数据处理没有统一标准,处理结果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而且一些软件功能不全,甚至在数据储存方面存在缺陷,对公司财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到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会计软件不统一,造成信息处理效率低,共享力度差,企业内部资源难以合理配置,造成企业运行效率不高,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会计工作效率的途径

(一)构建高素质的会计团队

在信息化背景下,想要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吸纳优秀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构建高素质的会计团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首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会计人才紧缺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招聘来吸纳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优越的薪资待遇来吸引人才加入企业,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其次,企业要注重自我人才队伍的构建,通过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让会计人员具备会计核心素养,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二)完善会计管理体系

会计管理体系是确保各项会计工作得以运行的制度保障,而且,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也能够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会计管理体系包含内容较多,在完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吻合的体系,同时要遵循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确保制度能够有效落实。首先,建立完善的会计运行体系,明确会计目标,落实会计岗位职责,确保会计各项工作的实施有章可循;其次,构建完善的审计机制,审计是保障企业财务工作有效实施的监督机制,能够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和效率,保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构建中,必须要完善审计机制,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提高审计部门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只有审计体系完善,才能确保审计作用的发挥,真正提升会计人员工作效率。

(三)推進标准化财务软件的实施

财务软件不同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财务软件不同,也不利于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对于财务人员。而且,如果财务软件标准不统一,那么会计人员在进入新的公司时,就需要从新学习财务软件,势必会影响到其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推进标准财务软件的实施至关重要。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财务信息审核机制,确保信息披露的规范性、统一性,以推进财务软件的标准化实施;其次,会计协会要加快标准化财务软件的构建,以推进会计行业财务系统的规范、统一,满足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再次,企业在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具有规范性、标准性的软件,以确保获得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有效共享。

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影响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因素较多,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充分把握,并根据因素制定优化方案,以确保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会计人员、会计系统、财务软件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会计效率的因素,当然,企业在会计工作效率优化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实施求实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总之,在信息化时代,会计工作效率提升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会计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琚涛.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

[2]于晓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8(12)

作者简介:

赵仁花(1990.4-  ),女,朝鲜族,吉林延边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8级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措施信息化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