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0-02-14刘彬何庆庆
刘彬 何庆庆
[摘 要] 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9—2018年CNKI数据库中转喻认知研究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剖析,探讨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总体趋势、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问题。研究发现:1)国内转喻认知研究总体上呈现波浪形上升趋势;2)研究热点包括转喻本体研究、转喻与隐喻的关系研究、转喻在不同语言层面(词汇、语法、语用、语篇等)的应用研究等;3)研究前沿涵盖转喻与构式语法、语用推理、(概念)隐喻、范畴化、意象图式、转喻的本质与认知机制、语法转喻等;4)研究方法多为思辨研究,缺乏实证实验研究。
[关键词] 转喻;认知;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0)01—0089—08
A Visualized Analysis on the Cognitive
Studies of Metonymy in China
LIU Bin1, 2, HE Qingqing2
(1.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makes a visualized mappingknowledgedomain analysis on the related publications about metonymy retrieved from CNKI (1999-2018) with the aid of CiteSpace, which aims to explore the tendency, core authors,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1) the cognitive studies on metonymy emerge a wavelike increasing tendency in China; 2) research hotspots include: metonymy ontology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onymy and metaphor, the application of metonymy at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vocabulary, grammar, pragmatics, discourse, etc.); 3) research frontiers contain: metonymy and construction grammar, pragmatic reasoning, (conceptual) metaphor, categorization, image schema, the nature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of metonymy, grammatical metonymy, etc.; 4) the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almost involve with criticalthinking styles instead of empirical ones.
Key words: metonymy; cognition; visualized analysis
一 引 言
自亞里士多德时期起,转喻一直被视为词语之间相互替代的修辞手段。1980年,Lakoff 和Johnson[1]在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转喻与隐喻一样,是人类认知思维的重要方式。这标志着转喻修辞开始被纳入认
知科学研究范畴之中。Taylor[2]、Barcelona[3]等学者认为,转喻的认知地位比隐喻更加基础。转喻在意义扩展或缩小、语法关系确立、语用推理、语篇连贯等认知过程中起到思维“桥梁”作用[4],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应用、实证等多维度探索。Kvecses[5]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一种文化过程。转喻的生成与理解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极深的渊源与关联性;可同理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文化语境中的转喻具有文化独特性与文化依赖性。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旋律下,采用当前国际主流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国内转喻研究,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沈家煊[6]在《转指和转喻》一文中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观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本质上是“转喻”。自此,国内转喻研究逐渐发生认知转向,学者开始大量引进国外转喻理论,从各个层次对转喻进行探究,研究成果丰硕。张辉和卢卫中[7]认为,作为主要认知识解方式之一,转喻在语言理解、产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突出了转喻在认知领域的研究价值。金胜昔和林正军[8]对2007—2016年國外转喻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法分析。全面分析国内转喻研究具有同等重要性,但目前国内转喻研究述评大多是基于少数经典文献,采用梳理解析的综述路径,存在主观内省式评价通常所具有的缺陷和不足。相比之下,文献计量学的优势在于数据较全面广泛,处理方法可重复,能够应用技术工具形象快捷地构建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图谱,科学客观地预测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动态趋势。[9]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1999—2018年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问题,力求全面客观地展示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现状,理清转喻认知研究脉络,为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通过系统梳理CNKI数据库中转喻认知研究相关数据,主要考察四个问题:1)1999—2018年国内转喻认知研究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2)国内转喻认知研究主要有哪些热点?3)当前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前沿话题是什么?4)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研究工具为Excel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
引文空间(CiteSpace)是陈超美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开发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主要功能是通过可视
化的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该分析法能够历时地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
势与前沿动向,从而形成该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10]。本研究使用的CiteSpace版本号为5. 1. R8. SE. 10. 27. 2017。。本文首先利用Excel表格工具对1999—2018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转喻认知研究要点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结合相关数据探讨当前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三)数据来源及采集过程
研究数据来源于CNK(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以“转喻”并含“认知”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段为1999—2018年,精确检索到526篇文献。经过人工筛查,滤除诸如会议通知、书评、征稿等类别的文献,将检索得到的497篇论文以“Refworks”格式导出,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和评论。
三 数据分析与评论
(一)总体发展趋势
图1统计结果显示,1999—2018年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呈现出波浪起伏形态、总体逐年上升趋势。1999—2003年属于萌芽时期,文献数量相对稀少,年度发文量均少于5篇,5年发文总量仅有13篇,说明该时期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2004—2013年是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高速增长时期,文献数量增长幅度加大,发文总量为301篇,占总发文量的60.76%。2008—2013年,年度发文量均高达30余篇,2013年的发文量更是达到峰值45篇。这表明国内学者在该阶段对转喻认知研究兴趣较为浓厚,关注程度大幅提升。2014—2018年,国内转喻认知研究进入平缓发展时期,文献数量在2017年以后有所回落,但年均发文量依旧维持在35篇以上,意味着国内转喻认知相关研究趋渐稳定。
(二)核心作者群分析
特定学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缩影就是产生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作者群体,分析该群体是廓清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动向的重要方法。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后,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 1999—2018年,时间分区为1年,在特征词来源(Term Source)中选择题目(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DE)和附加关键词(Keywords Plus,ID),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选择作者(Author),每个时间切片内的对象数量N值设定为50。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MST),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图2“国内转喻认知研究作者合作共现知识图谱”。图2节点标签代表作者,节点大小与作者发文量成正相关,节点连线的粗细暗示着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强弱。表1为发文频次与突现强度排名前20的作者。频次是指作者共发文次数,频次越高,则发文数量越多;突现(burst)表示变量值在短期内存在较大波动,突现强度越大,则作者在短期内发文数量越多。
结合图2和表1可以得出:1)从作者发文数量上看,魏在江以14篇发文量位居榜首,其余依次是卢卫中、张辉、陈香兰、李勇忠、文旭、王寅、李克等。普赖斯定律(Price Law)认为,核心作者发文量需要满足公式:N=0.749 × (ηmax) 1/2(ηmax为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根据表2可知,ηmax为14,则N = 5.243,即核心作者发文量可以设定为5 篇及以上,数据统计表明20人共同构成国内转喻认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2)从合作关系强弱上看,学者多为独立研究,没有明显的群体合作态势。3)从发文突现强度上看,李勇忠的发文突现强度最高,接下来依序为刘正光、吴淑琼、文旭、张辉等。对比发文频次与突现强度列表可知,这两个因素不一定成正相关,例如刘正光的发文频次不在前20以内,其发文突现强度却名列第2位,起始时间为2004年。通过检索文献发现,刘正光在2004—2007年在核心期刊共发表4篇论文,在短期内发文数量较多,因而突现强度数值较大。
(三)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指某个领域内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高频关键词是其锁定线索。[10]除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Keyword外,相关数据参数设置与前文相同,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图3。时区视图
(TimeZone View)的特色是展现出不同研究话题随着时间推移的演变趋势与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键词节点首次出现的时间。图3节点标签代表关键词,节点总数为74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为70条,图谱密度为0.0259。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的共现强度。图3展示了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热点视图是以最大节点“转喻”为中心形成一个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由节点大小、光圈以及节点和节点之间连线密集度可初步判定,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热点时间集中在2004—2013年。
表2为频次与中心性排名前20的关键词。频次位居前五的关键词分别是:转喻(184)、隐喻(83)、认知语言学(50)、认知(45)、概念转喻(37),这些关键词代表了1999—2018年间居于核心的研究主题。中心性(centrality)是指发现和衡量节点重要性的指标,与节点的重要性成正比;其中,中心性大于0.10的关键词有10个,分别是:认知(0.74)、转喻(0.38)、概念隐喻(0.35)、认知语言学(0.34)、隐喻(0.28)、概念转喻(0.25)、范畴化(0.18)、意象(0.14)、概念整合(0.13)、意象图式(0.10)。这些关键词是转喻认知研究领域的关键节点,对转喻认知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关键词的频次与中心性列表可知,关键词的中心性与出现频次呈现不对等状态,两者并不成正比关系。例如,“意象”的出现频次为第16位,中心性排名却位于第8位;“言外转喻”“《黄帝内经》”“语言认知”的出现频次均居前20以内,而中心性却排在20位以外。此外,按关键词的中心性高低排列,出现了“习语”“句式”“体验哲学”“后现代哲学”“翻译”等新的关键词,这显示出转喻已与其他学科知识产生横向关联,初步形成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关键词归类发现,国内转喻认知研究的热点话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转喻本体研究;2)转喻与隐喻的关系研究;3)转喻在不同语言层面(词汇、语法、语用、语篇等)的应用研究。理论基础主要关涉到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概念隐喻、概念整合、范畴化、意象图式、识解理论等。
“转喻”“认知”“概念转喻”“语法转喻”“认知机制”“认知域”“言外转喻”等高频关键词涉及转喻本体研究的相关主题,即转喻的本质、认知机制、类型、功能等。关于转喻本质与认知机制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基于国外转喻理论观点提出自我见解,如Lakoff 和Turner[11]的概念映射理论,Langacker[12]的参照点理论,Radden和Kvecses[13]以及Barcelona[3]的心理通道假说,Ruiz de Mendoza和Otal Campo[14]的认知域理论等。当然,国内也不乏相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例如,李勇忠[15]提出“转喻是一种偶然关系(contingent relation),在多数情形下依赖语境”。陈香兰和申屠菁[16]进一步发展了Ruiz de Mendoza和Otal Campo的矩阵域观,提出“转喻操作域为矩阵域”,并合理地解释了转喻操作的多域现象。程琪龙[17]提出,转喻的认知过程是在一个或多个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中展开的,受限于上下文和情景。转喻类型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语言事实,对转喻进行重新分类,如毛帅梅[18]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提出“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分类模式;二是对不同转喻类型进行具体研究,如魏在江[19]论述了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基础;吴淑琼[20]系统阐释了语法转喻的含义、本质特征与运作模式;王明贝[21],邹春玲和王浩然[22]分别从微观操作层面和语境操作层面对言外转喻属性模式进行了分析。就转喻的功能而言,学者们分别探究了转喻的命名、指称、述谓、社会、认知、文学等功能,如周福娟[23]探讨了指称转喻在文学中的认知功能。
“隐喻”的频次为83,中心性为0.28,分别名列第二与第五,这表明转喻与隐喻关系研究热度较高,研究课题主要涉及两者的区分问题以及相互作用。关于转喻与隐喻的区分问题,张辉和杨波[24]从转喻与隐喻的基本特征出发,重新思考两者的区分标准,提出除了将两者的功能以及两者映现的基础、范围和方向作为区分标准外,还应考虑两者的形式差异、源域和靶域之间映现与突显、推理的假设性以及区分的主观性。龚鹏程和王文斌[25]以体验哲学为视角,将隐喻和转喻的区别性特征总结为跨域映射和域内映射、相似性和邻近性、相似突显和关联突显、理解性和指称性、判断性和替代性。论及转喻与隐喻的相互作用,刘正光[26]认为,转喻与隐喻构成连续体关系,可以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层面考察其建构机制,并提出相对于隐喻而言,转喻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覃胜勇[27]根据Barcelona的假设,即所有隐喻都具有概念转喻理据,提出管道隐喻就是转喻的抽象过程,产生于由单一转喻提供结构的经验域。
“理据”“语用推理”“《黄帝内经》”“压制”“语言认知”“习语”“句式”“翻译”等高频或高中心性关键词的出现表明转喻在不同语言层面(词汇、语法、语用、语篇等)的应用研究是重要的热点问题。词汇层面的转喻研究主要关注词汇多义现象与语义变化,前者旨在确定词汇范畴的内部结构或分析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探讨转喻、隐喻、意向图式等认知机制与语义演变(扩大、缩小和转移)的关联。语法层面的转喻研究重视揭示具体语言结构背后隐藏的转喻思维机制,已有的语法结构研究主要包括:词类再范畴化、情态动词、祈使结构、表量构式、动结式、致使构式等。王寅[28]认为,邻近性是语法体以及词汇体内部结构成分的同有特质,因而转喻机制可以用来合理地解释构式压制及词汇压制。语用层面的转喻研究侧重探究转喻的语用功能,尤其是在语用推理过程中的作用。张辉和周平[29]以Panther和Thornburg[30]提出的事态场境(State of Affairs Scenario Theory)为理论基础,指出转喻关系是构成语言交际中语用推理的概念图式,存在于事态场境组成部分与事态场境整体或核心之间。陈香兰[31]提出宏观和微观认知语用转喻推理模式,后者将推理转到转喻操作上,以便解释听话人能轻松地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原因,以及展示语用因素与认知因素的相互作用。语篇层面的相关研究主张转喻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认知原则,研究者探究了转喻认知機制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作用,如情感语篇、叙述性文学语篇、多模态语篇等,为语篇建构与理解过程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四)研究前沿分析
关键词引用突变,指明特定术语在短期内突然出现或者引用频次明显增多,可以用其判断与追踪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话题以及发展趋势。[32]从已检索文献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中提取突变术语,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突变检测,得出图4。“Year”是关键词在文献检索时区内首次发生共现的时间;“Strength”指突现强度,关键词的突现强度与其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密集度成正相关。根据图4,关键词引用突变强度按高低排序依次是:认知、意象图式、语用推理、认知域、认知语言学、语法转喻、认知机制、范畴化、概念隐喻、隐喻、受事宾语、压制、构式义、词汇义、转喻。“Begin”和“End”分别指关键词突现增长的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颜色带是关键词突现情况的直观展示,深色区域对应关键词突现的时间跨度。
图4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转喻认知研究前沿课题的演变趋势。1999—2004年,“受事宾语(1999—2003)”“转喻(1999—2004)”“压制(2001—2004)”“构式义(2001—2004)”“词汇义(2001—2004)”等关键词涌现大量相关文献,这些关键词的突现增长表明转喻与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研究在该时期成为关注的焦点。构式语法认为,词汇义与构式义相互作用产生意义。李勇忠[15]提出转喻是压制的认知基础,使构式义与词汇义形成相互压制关系。一些学者探讨了具体语言构式与转喻的关系,如卢植和彭克飞[33]论证了转喻机制在汉语动结式的“致事选择”中的实现及实现条件,潘震[34]研究了认知转喻机制在情感致使构式中的具体运作。2005—2011年,“语用推理(2005—2007)”“认知域(2007—2008)”“概念隐喻(2008—2009)”“隐喻(2008—2010)”“认知机制(2009—2011)”“范畴化(2010—2011)”等关键词引用出现突变,代表转喻与语用推理、转喻的本质与认知机制、转喻与(概念)隐喻、转喻与范畴化是这一时期研究者讨论的前沿话题。转喻与范畴化属于新兴研究内容,聚焦于特定词类或语言结构范畴化的认知理据或机制;其中,词汇范畴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认知机制,不仅包括转喻,还包含隐喻、隐转喻、类比等,郑珂和汪少华[35]发现在新词“X+族”衍生过程中,转喻所发挥的功能最为重要,这彰显出转喻在语言范畴化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2012—2018年,“语法转喻(2011—2012)”“意象图式(2015—2018)”“认知语言学(2016—2018)”等关键词是转喻认知研究的前沿主题。三者的突现强度均在前6位,且“意象图式”和“认知语言学”突现增长时间延续至2018年,这暗示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转喻研究的发展态势,未来还将有大量研究者继续对这些主题展开讨论。“语法转喻”(grammatical metonymy)术语由国内学者沈家煊[6]最早提出,被定义为转喻在语法上的体现。国内学者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探讨语法转喻,宏观层面的语法转喻研究侧重于探讨语法转喻的定义、分类、特征、运作机制等,如刘梅丽[36]提出了用于解读语法转喻的认知语用模型;微观层面的语法转喻研究主要探究具体语法结构(词法结构、句法结构等)背后隐藏的转喻理据,或语法转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如吴淑琼[37]分析了非常规结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的认知理据,发现“容器代内容”与“处所代受事”是导致其形成的语法转喻操作。关键词“意象图式”的突现强度名列第二,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常与转喻、隐喻等认知机制共同用于词汇多义、语义变化、语法化等语言现象的探讨,如王佳琪和赵秀凤[38]通过分析动词“入”的多义义项间的连接和演变机制,发现“入”的中心义位所形成的辐射网络以空间意象图式為纲,以转喻和隐喻为目,立体连接。
四 讨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国内转喻认知研究总体上呈现以下趋势:1)转喻的理论建构及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转喻研究出现学科融合的趋势,融入了修辞学、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后现代哲学、翻译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3)研究方法开始使用眼动、语料库等实证研究范式。但是目前认知视角下的转喻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深思。
(1)理论探讨与建构有待深入。目前国内认知科学研究者对转喻与构式语法、语用推理、语篇连贯、语法转喻等领域的理论探讨尚处于引介阶段,缺乏结合汉语语言现象建构符合汉语特色的转喻理论研究。因此,构建拓展和深化转喻研究的理论框架还存在着较多空白领域和研究主题。
(2)过于偏重理论研究,相对忽略了应用研究。国内转喻认知理论研究文献所占比率较大,应用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现有的应用研究主要是结合英语和汉语中部分语言现象进行的,跨语言研究文献较少;转喻理论在翻译研究、外语教学、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待深入发展。
(3)研究方法多为思辨研究,缺乏实证实验研究。国内转喻研究方法偏重于采用主观内省的方法,即多数研究者主要借鉴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转喻进行体悟思辨,较少从事转喻相关的实验实证研究。
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未来转喻认知研究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加强转喻理论建构。转喻研究具有跨学科的显著特征,可以基于认知科学(如认语言学、心智哲学等)相关理论,以不同语言中的转喻为研究对象,借鉴认知心理学与神经语言学的实证研究模式和路径,建构合理可行的转喻研究的理论模式,深入探索转喻研究热点与前沿等课题,如转喻与构式语法、语用推理、词汇的多义性及变化、语篇连贯、言外转喻、语法转喻、多模态转喻、视觉转喻等课题。
(2)拓展转喻的实证研究。目前有关转喻的实证研究多为基于眼动实验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研究;未来可以尝试使用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实证研究范式,如ERP、fMRI、自定步速移动窗口探索等,或者合理整合其中若干范式,探究转喻的心理现实性和神经认知机制、影响转喻认知的相关因素、转喻认知加工的过程等问题。
(3)探讨转喻与翻译研究的关系。转喻翻译属于修辞翻译范畴,是文化外译研究课题之一。目前转喻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分析具体的转喻表达归纳总结出转喻翻译的方法与策略,或者研究在目的语中重构的转喻翻译机制。翻译转喻,译者如何妥善处理汉语文化中独特的转喻现象?译者如何结合自己既有的认知领域或策略体系,解决由于知识结构空缺或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目标读者理解困难问题?译者的认知过程及译文抉择背后的动因及认知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鲜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推动文化外译研究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4)探究转喻思维在翻译能力、外语教学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转喻思维是指人们与实体世界长期互动而逐渐形成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强有力地促进大脑发育与进化[39]。近年来,转喻思维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日渐突显,但相对隐喻在该领域的研究而言,其实践研究尚不成熟,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较少涉及语法教学、翻译教学等其他层面,因而今后可以深入探索转喻思维在这些领域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转喻思维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指导外语教学、促进语言习得等问题。
(5)探索转喻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文化制约”(cultural constraints)是国外转喻研究前沿课题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转喻的具身性(embodiment)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转喻类型具有普遍性,其文化经验性则表明不同文化里的转喻映射存在差异性[40]。因此,可以把转喻理论作为认知理据来阐释特定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跨语言比较不同文化中相似或相同的语言现象。例如,利用转喻理论研究汉语中特有的惯用语、熟语、歇后语等语言表达,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深刻内涵;或者对比英语和汉语中的转喻现象,揭示英汉文化中转喻认知机制的异同及动因。可以将转喻作为论述切入点,因小见大,循序渐进地论及英汉语表达方式的异同,以及延深探讨对于双语之间固有异同存在的认知规律。
五 结 语
随着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转喻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语言现象,更是逐渐被当作人类体验、认识和表征客观世界的重要认知工具。为了客观科学地呈现转喻认知研究的知识结构、规律与分布情况,多元动态地追踪转喻认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去向,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涉及转喻认知研究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献进行科学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转喻的本体研究、转喻与隐喻的关系研究、转喻在不同语言层面(词汇、语法、语用、语篇等)的应用研究等;研究前沿领域涵盖:转喻与构式语法、语用推理、(概念)隐喻、范畴化、意象图式、转喻的本质与认知机制、语法转喻等,研究热点与前沿课题存在交叉重合。根据以上可视化分析结果得出,国内转喻认知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如理论探讨与建构有待深入、应用研究缺乏、实证研究手段单一等,因而未来转喻认知研究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转喻的理论建构、拓展转喻的实证研究以实现研究路径的多样化、探索转喻在翻译、外语教学、语言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前瞻性探讨将有助于促进和推动转喻认知研究乃至整个认知科学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Taylor, J.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Barcelona, 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0.
[4] Violi, P. Embodiment at the crossroads between cognition and semiosis[J]. Recherches en Communication, 2003(19):199-217.
[5] Kvecses, Z. Language, Mind, and Culture: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 沈家煊. 轉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 (1):3-15+61.
[7] 张辉,卢卫中. 认知转喻[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8] 金胜昔,林正军. 国际转喻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7-2016)[J]. 外语研究,2017 (3):18-23.
[9] Kim, M. C. & Chen, C. A scientific review of emerging trend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recommendation systems[J]. Scientometrics, 2015(1): 239-263.
[10]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11]Lakoff, G. &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2]Langacker, R. M.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4): 1-38.
[13]Radden, G. & Kvecses, Z.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M]//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4]Ruiz de Mendoza Ibá ez, F. J. & Otal Campo, J. L. Metonymy, Grammar, and Communication[M]. Granada, Spain: Editorial Comares, 2002.
[15]李勇忠. 語义压制的转喻理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33-437.
[16]陈香兰,申屠菁. 转喻矩阵域观[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2):49-54.
[17]程琪龙. 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J]. 外语教学,2011(3):1-4.
[18]毛帅梅. 论转喻的分类[J]. 外语学刊,2009(4):25-29.
[19]魏在江. 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观[J]. 现代外语,2016(3):358-368+438.
[20]吴淑琼. 语法转喻的含义、特征和运作模式[J]. 外国语文,2011(6):75-80.
[21]王明贝. 言外转喻属性模式的语境操作层面分析[J]. 外语学刊,2013(4):68-72.
[22]邹春玲,王浩然. 言外转喻属性模式的微观操作层面分析[J]. 外语学刊,2014(1):54-60.
[23]周福娟. 指称转喻在文学中的认知功能[J]. 外语教学,2014(4):24-28.
[24]张辉,杨波. 隐喻和转喻的区分:研究现状和分歧[J]. 外国语文,2009(1):81-88.
[25]龚鹏程,王文斌. 体验哲学视域下的隐喻和转喻界面研究[J]. 外语研究,2014(2):1-6+112.
[26]刘正光.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 现代外语,2002(1):62-70+61.
[27]覃胜勇. 管道隐喻的转喻理据[J]. 山东外语教学,2008(5):48-52.
[28]王寅. 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的互动及其转喻机制——以英语语法体和动词体为例的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657-668+798.
[29]张辉,周平. 转喻与语用推理图式[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4):46-52.
[30]Panther, K. U. & Thornburg, L.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30): 755-769.
[31]陈香兰. 从认知因素的重视程度纵览语用推理研究[J]. 外语研究,2007(5):27-32.
[32]李红满. 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翻译,2014(2):21-26+127.
[33]卢植,彭克飞. 基于转喻视角下的动结构式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13(6):21-25.
[34]潘震. 情感致使构式的认知转喻特质[J]. 外语教学,2014 (2):6-9.
[35]郑珂,汪少华. 范畴化理论视阈下“X+族”新词衍生的认知机制解读[J]. 外国语文,2014(1):88-93.
[36]刘梅丽. 语法转喻解读的认知语用机制探究——以汉语“很+N”构式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1):30-34.
[37]吴淑琼. 非常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J]. 外国语文,2012(5):77-81.
[38]王佳琪,赵秀凤. 基于意象图式的动词“入”的多义体系及意义连接机制探究[J]. 语言与翻译,2018(2):12-16+35.
[39]蔡晖. 转喻思维产生动因的多元思考[J]. 外语学刊,2006(6):41-45.
[40]Zhang, W., Speelman, D. & Geeraerts, D. Crosslinguistic variation in metonymies for person: A ChineseEnglish contrastive
study[J].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5(1): 220-256.
[收稿日期] 2019-04-26
[基金項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语言哲学视域下文学翻译的意向性重构研究(18FWW00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意向性重构(18YBA0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0744)
[作者简介] 刘 彬(1974—),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