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教学之本,追求有意义的历史学习

2020-02-14杨朝晖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同课异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40-05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联合教育部领航工程天津历史名师龚玉玲工作室开展了一次教学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玲玲老师与来自杨村一中的王珊珊老师共同上]了一场精彩的历史教学大餐,同课异构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一课,让人享受与回味。回顾两位老师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好的历史课堂应追求“有意义的学习”发生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说,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有意义的学习发生”。而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呢?有意义的学习包含了过程与目的两层含义。从过程来说,历史教学要经历“走近历史、走进历史和走出历史”的过程。“走近历史”是为了拉近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建立起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走进历史”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入到历史世界,通过学习“历史发生了什么?为何发生?有何影响?”等史实,形成对所学历史的理解与认识、情感與态度。“走出历史”是从历史的世界再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所学内容在学习者身上实现一种素养转化,即从历史中获得人生启示与历史借鉴,让历史与现实发生联结,从而打通历史与现实、历史与个人之间的联系。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理解历史本身,更在于通过历史这一古老的学科对学生全面与终身的发展产生独特的影响。因此,“有意义的学习”更在于教师对“意义”的追求,对教学立意与目标的考量与落实,能够清晰地回答“我的历史教学到底在教学生什么?”

从以上对“有意义学习”的概念出发,我认为两位教师都实现了对“有意义学习”的教学构建。以王珊珊的课堂导入为例,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出发,引出了《新青年》杂志,介绍了两者服务于青年成长,促进社会进步的共同特点,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在那个时代,青年是如何在困惑与黑暗的社会中寻求思想光芒的?”这一课堂导入,简洁明了,直切主题,同时也引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很好完成了“走近历史”的过程。

在“走进历史”的过程中,两位老师紧紧围绕陈独秀和《新青年》杂志这一人一物展开教学,脉络清晰,结构合理,完整地建构了历史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如孙玲玲老师的整体教学结构是:

揭示新青年之“困”:通过出示陈独秀写给友人的信,引发学生关注青年之“困”,以及对“新青年”的期待,由此以小见大,将学生带入历史时代。

纵览《新青年》之“新”:通过梳理《新青年》发展历程,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发现《新青年》的内容、地位和影响力等方面的变化,理解其在唤醒国民,促进民众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方面发生变化的重要作用,从而由表及里,理解《新青年》的历史作用。

聚焦新文化之“新”:引导学生分析《新青年》封面人物的特点,结合所学,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究新文化运动在重塑新国民方面的价值。最后将新文化运动置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之中,认识其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解放思想方面的重大意义。

王珊珊老师的教学则是围绕“青年的困惑”“青年的觉醒”“青年的精神”三部分展开。在此过程中,王老师有序推进,层层深入,通过出示相关材料,设置了“陈独秀的思想、活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初衷是什么?”“1915年陈独秀回到上海,中国的政局是怎样的?”“科学、民主指的是什么?提倡科学、民主,反对的是什么?”“批判旧道德,那么新道德是什么?”“科学、民主能否改造中国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为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内容和影响等教学内容,搭建了认知的桥梁。

在“走出历史”的教学设计中,孙玲玲老师出示材料:

到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比方从前思想界是一个死水的池塘,虽然许多浮萍荇藻掩映在面上,却是整年价动也不动。如今居然有了“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的气象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到第三期时,许多新青年跑上前线……要而言之,我对于中国政治前途,完全是乐观的。”(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2月)

这段材料引发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乐观”?进而把学生带入到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之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理解《新青年》对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从而引发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一代新青年的由衷赞叹与敬意。这一材料的运用与环节设计,成为整个教学的点睛之笔,完成了“有意义学习”的最后建构。

王珊珊老师则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讨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从历史中走出,建立起历史与时代的对话以及与学生自身成长的连接,从而也为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好的历史课堂应守教学之本,做好“知识教学”

教育部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似乎对“知识教学”颇有微词,认为“获得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由此引发了有关“知识教学”的争论。其实,如何定义知识的概念对于结束认识纷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们为“知识”进行了众多定义与分类,而在我看来,历史知识既包含了事实性的知识即史实知识,也包含了价值判断的认识性知识即史识知识,并且是一个从知到识的过程。因此,做好知识教学的过程就是做好能力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做好情态教学的基础。因为历史是一门感性与理性交织,并以理性为基础的学科。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看,由于历史学科的史实性知识浩瀚繁杂,艰涩难懂,需要历史教师进行主体性筛选与教学转化,因此教师的主体作用不容小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与方法运用至关重要。

在这两节课中,两位教师都凸显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成功运用了讲授法,在学生从未知、已知到新知的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保驾护航的作用,深化了高中历史教学,完成了高阶教学目标,推动了学习进程的深入。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教学采取的是循环往复的课程框架。这一框架常常让一线教师为难,尤其是高中教师。如何在已知和重复性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新知?在本次授课中,两位教师围绕“新文化运动”这一核心概念有序展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一难题。

以孙玲玲老师为例。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孙老师首先揭示了文化之“新”的内涵。内涵之一是从救国图存历史发展大势中,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从而理解了新文化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内涵之二是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重点已经从追求制度上的民主进入到追求个人权利上的民主,科学已经从自然科学领域进入到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文化之“新”的深入理解。这一理解,孙玲玲老师是通过介绍两则材料和提问引导实现的。

材料1:“思想言論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材料2: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的是指社会科学而言。……我们的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青年》第7卷第5号

结合两则材料,教师的提问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还要提倡民主?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还要提倡科学?

通过这样的强化提问,促使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之于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揭示了作为一种“文化”的丰富内涵。何为“文化”?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如果对这些基本概念没有理解,那么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也会缺乏深入认识。文化的实质是社会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和整体精神风貌,包含了思维假定、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语言方式、关系模式等多重内涵。为此,作为对“文化”的揭示,就不仅要展示“思想观念”的变化,还要展现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风俗”的变迁,由此才能理解文化内涵的“广”与“深”。为此,孙老师不仅通过史料教学揭示了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深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迁,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大众在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迁,从而全方位、立体地揭示了“文化”的内涵以及新文化运动在从促进青年群体觉醒到走向促进社会大众觉醒中的历史贡献。

第三,揭示了作为“运动”的丰富内涵。为什么被称为“运动”?仅凭一人之力能否被称为“运动”?孤立的一个事件能否被称为“运动”?显然不行。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解放思想、文化启蒙的运动,是最早觉醒的一群公共知识分子的合力贡献,有着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凸显陈独秀个人贡献的同时,必须要把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群象勾勒出来,把新文化运动从发起到发展到高潮的脉络勾勒出来。这样,作为一场“运动”的概念才能够建立起来。而在此,孙玲玲老师巧妙地以《新青年》杂志为线索,通过揭示杂志封面的变化、办刊地点的变化、编辑团队的壮大、办刊主题与宗旨的变化、刊物文体的变化,等等,将“新文化”作为一场运动的内涵,以及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众多历史人物群像立体展现出来,充分而饱满。

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方面,两位教师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也值得称道。在本节课中,有两个教学难点需要突破。一个是新文化运动不仅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而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子和孔教,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那么,“孔家店”到底是什么?孔家店是不是就代表孔子?如果不把民国初期“尊孔复古”的思潮和史实讲清楚,把孔教的性质讲清楚,恐怕就会陷入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是“全盘性反传统”的认识误区当中,而不是以当时的历史情境和时空为依托,对“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的背后逻辑与道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理解。在此,孙玲玲老师很好地交代了历史背景,以1914年为轴,展示了袁世凯3月颁布《褒扬条例》, 9月颁发《祭孔令》,12月祭天等一系列尊孔复古的独裁专制举措,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孔教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王珊珊老师则在此通过两则材料:“皆傀儡孔子,所谓尊孔,滑稽之尊孔也。典礼愈隆,表扬愈烈,国家之风俗人心学问愈见退落。”(易白沙《孔子平议》)和“好借孔子种种尊君卑臣的说法来做护身符。他又制造许多律令礼仪来维持辅助,以期贯彻他那些名教纲常的主张。”(吴虞《吃人与礼教》)讲明了孔子的主张以及统治阶级利用孔子的主张的区别,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反孔”提供了认知条件。

在讲授新文化运动内容的过程中,孙玲玲老师进一步通过两则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了旧道德与孔教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在国家层面旧道德伦理阻碍文明进步;在个人层面“仁义道德”成为统治者“吃人”的工具的实质,从而很好地破除了教学难点。

材料1:妇人参政运动,亦现代文明妇人生活之一端。律以孔教,“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内言不出于阃(kǔn)”;“女不言外”之义,妇人参政,岂非奇谈?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新青年》第2卷第4号

材料2: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新青年》第4卷第5号

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二是如何理解1919年以后《新青年》的变化。从第5卷开始,《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第6卷始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专门研究马克思列宁的著作文章。第7卷明确目标是改造民众和社会。到了1920年第8卷,封面正中出现了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中国与苏俄、知识分子与工人)。

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此,教师如果不补充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胜利、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相关史实,学生就难于理解《新青年》以及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而孙玲玲老师恰在此运用了讲述法,将上述相关史实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补充,从而为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变化发展提供了认知阶梯,也为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更为深远历史影响中的历史贡献奠定了基础。

王珊珊老师则通过出示材料:“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时候了。”(陈独秀:《〈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进一步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震动与觉醒的实质内涵。

从以上概念教学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看出,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扮]激发、引导、铺路、搭梯、点拨等多重角色,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

三、好的历史教学应树立教学之魂,做好“人物教学”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的确如此,教育是以文化心,以人育人的活动。这里的人,既包含教育工作者本人,也包含在教育内容中出现的一个个先进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入到历史课本中的人物往往是历史长河中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优秀人物。了解与走进这些人物,会对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历史又是人的历史,是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合力创造的,揭示和展现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也会让青少年对历史产生敬畏,对历史人物产生敬仰,进而生发报效国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做好人物教學是历史教学实现教育意义的重要路径与保障。

在两节课中,两位老师共同为我们展现了如何做好人物教学的实施要点。讲好人物的关键在于把人物讲得丰满、真实。为此,两位教师都采取了情境带入的方法。

王珊珊老师运用的是生平带入法,将陈独秀从1879年出生到1915年出版《青年杂志》的早期人生经历加以简要介绍,进而向学生提问:“依据陈独秀的早年经历,他的思想、活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会这样?”进而引出1915年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为“猿(袁)家之天下”的国困局面,为学生理解陈独秀的文化觉察与转变——“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奠定了基础。

孙玲玲老师则通过出示1914年陈独秀写给章士钊的信:“百政俱废,失业者盈天下。……此时全国人民……无不重足而立。生机断绝……”(如水编:《陈独秀书信集》)直接将学生带入到1914年的中国,通过阅读材料、教材,分类概括,列举袁世凯独裁专制、尊孔复古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为,理解“生机断绝”的寓意,引发学生关注青年之“困”,从而为学生理解陈独秀的思想变化与自我觉醒奠定了基础。

可以看到,两位老师一纵一横,将历史人物置于时代和自身的发展脉络之中,从而为学生移情换位理解人物的思想动机、行为发展、历史贡献、时代局限等提供了参考框架,同时也较好落实了时空观念的培养。

要让历史人物真实丰满,还需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刻画。因此,选择典型话语、典型事件,运用描述法对人物情感、性格进行刻画就必不可少。在此过程中,两位老师语言干净、利落,并通过一则则典型材料,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立体的呈现。由此,“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第1卷第1号)一代新青年的形象跃然而出,那一代新青年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也悄然发生。

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学习,关键要让历史学习与学生当下的生命生活建立起紧密的意义关系,这也是“走出历史”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建立“学习意义”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学习意义”的建立一定要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让学习自然发生,而不能生拉硬拽,生拔硬提。如果说两节课还有哪些不足的话,我认为在“走出历史”阶段,两位老师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学立意意识,因为教学立意是教学的灵魂,是对学习意义的总体理解与提炼。建议两位教师可从与当代现实社会建立关联的视角,从与学生终身发展建立关系的视角,对本节课的核心目标进行再聚焦、再明确,让本节课的中心教育思想更加突出,让教学目的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关系更加紧密、一致,从而让学习的意义在自然而然中生发。

总之,两位老师的教学为我们理解“什么是好的历史课堂?如何守住历史教学之本?如何建立历史教学之魂?如何让有意义的历史学习自然发生?”等问题都带来了诸多启示,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

【作者简介】杨朝晖,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同课异构马克思主义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