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初探
2020-02-14程丽莲
程丽莲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同时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高中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传统文化面临着丧失的危险。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 深入发掘传统文化元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发掘教材内容,寻找相应的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重点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内容和内涵,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和品味文章内涵和韵味,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的课堂教学中,文章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翻译,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几个重要人物的座次,以此作为基础向学生讲述传统文化中的座次文化。我们是礼仪之邦,非常注重身份和地位,我国古代,东方表示太阳升起的位置,是为阳,象征尊贵,西方是日落的位置,是为阴,表示地位低等。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座次文化,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同时对我国古代的饮食和座次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二、 创设传统文化氛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活动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切身体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高中语文课堂中,想要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注重传统文化氛围的创设,可以更好地体会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采薇》的课堂教学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包含歌谣、雅乐以及乐歌。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选择相应的古筝音乐,向学生播放相应的舞蹈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人的生活、服饰等,借助音乐、视频以及图片等内容,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层次的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三、 加强课外延伸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延伸,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和朗读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古文翻译和内涵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开展课外文本阅读活动,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有关的文化书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看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如《中华好诗词》《百家讲坛》等。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 》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创编活动,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语言,对相关的道具、服饰以及动作语言等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练习在课堂上呈现,其他小组的学生观看表演,并且提出问题给出评价。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给予相应的评价。教师将每个小组的道具“节”拿出来展示,让学生对“节”进行讨论,说一说“节”的类型以及内涵。通过这样课外课内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我國历史悠久,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发展的动力,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加深学生传统文化理解,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品味传统文化内涵,注重课外延伸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通联: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