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0-02-14钱艺林
钱艺林
对于游记类教学,很多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赏析”“品析”,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主要教学手段。但很多课堂“赏、品”过之,而“析”字落而不实,学生的感悟仅停留在“感”,“悟”的层面还没有真正进入,比如就算让学生画“游记思维导图”,基本上还是“旅游路线图”。以下,就《壶口瀑布》(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笔者的教学实录,例谈游记类如何在“家常”教学的基础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从凭借外力驱动到激活本体内驱
学生的文本学习动机,有“为了上这堂课”“完成学习任务”“应付考试”等,笔者称这些为“外驱力”。但还有“内驱力”,它基于学生的自我成长需要,“内驱力”的激活,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思”源于“情”,只有对事物具有关注热情,才有可能产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事物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跟本人的关系,关联度大就越关注,也越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去做。所以语文教学首先“以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为圭臬,教师才能在手中的教材里发现主旨,把握重点。这个重点必然是指向学生的生命自觉需求,也必然是适合他们所处的学段”,引导学生发现“文”“我”的关联到底在哪里,这是“引思”的开始。
教学《壶口瀑布》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本篇在教材第五单元,于是我首先带领学生朗读第五单元导言“阅读这类文章,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里包含了很多“文”“我”关系的“关我”信息,很容易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而且,单元导言后面进一步提出了学习游记的把握要点,就是“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自然而然由对文本的关注,引入到对文本学习“要点”的关注。
另外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等出发都可以开发资源,真正从学生的“需要性”出发,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对文本的关注度,激活本体内驱,为后面的引思作准备。
二、从留意细微之处到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文本教学的思维训练一开始不宜过难,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影响后面的教学实施。但也不宜过易,这样起不到吸引注意,调动热情的效果。一开始的提问宜“巧”。
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注意到文本两处“不起眼”的地方。第二小节“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第三小节“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这两个地方并非作者直击现场,而是引他人所言,所以看似是“题外话”,有的教师会注意到却没有进一步挖掘,但作者在文中反复两次运用,其中必有奥秘,笔者借此把课堂活动意图指向激活学生思维。教学环节如下:
师:把这两个地方去掉读得通吗?
生:读得通的,文本意思一点都不受影响。
师:既然读得通,那为什么不去掉呢?
生:这是间接描写,为了突出瀑布的气势大。
师:单单是气势大吗?再读读这两句。
(生读)
生:很凶险。
学生一开始并不能读出“凶险”,只是笼统说“气势大”之类,比较宽泛,而通过以上的“反证式”提问,学生的理解得到了“聚焦”,作者的写作手法、意图得到了揭示,学生文本学习的一开始就收获了于“不起眼”处“进一步”探究的成就感。
游记文本有我们容易浮光掠影之处,但正是这些“不经意”之处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探究,也正是这些地方蕴藏着学生思维训练的教学契机。
三、从掌握游记要素到形成系统学习
“游踪”“视角”“感受”是构成游记的要素。但很多课堂对这三者就事论事,割裂开来学习,独立而没有统一,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三者之间的整体逻辑思辨。
作者对壶口瀑布的感受是“凶险无比→气象万千→柔中有刚→伟大性格”,于是笔者发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感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不断变化,它们之间有规律吗?“游踪”“视角”这两者和“感受”有必然的联系吗,可以形成一条系统学习路径吗?于是教学设计就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作者对瀑布有那么多不同感受,同学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生:感受在逐步升级。
师:能够说具体一点吗,是怎样的升级?
生:“凶险无比”是最初的感受,“气象万千”感受更加丰富了,而越往后“柔中有刚”到“伟大性格”上升到了人格、民族精神层面。
师:分析思路很正确!作者对瀑布的感受正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小境界到大境界在逐步升华。那么这些感受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和看到的景物有关,比如第二次“下到沟底、直走到河心、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和第一次“在半山腰、下到滩里”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所以产生了不同感受。
师:对,因为“游踪”变化产生了景物不同,进而感受也不同。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视角不同,“俯视”到的,“向上游看到的”,再到“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也会带来不同感受。
师:能够举一反三!我们经过分析发现,正是“游踪”“视角”的变化,产生了“同物不同感”。
鉴于此,还设计了如下板书:
有了针对思维发展的课堂环节,学生思考了“感受变化”和“游踪”“视角”的逻辑关系,进而想到“游踪”“视角”原来那么重要,能够影响到全文内容。再加上一目了然的板书示意,游记知识点的学习就不再是孤立单薄的,而是由“問题链”引出了“思维链”最终让学生掌握了“知识链”。故,游记的知识点教学应全盘设计考虑,让学生在系统性学习中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广度和深度。
四、从欣赏品读段落到发现行文规律
品读赏析是游记教学不可绕开的一环,也是重要一环。“所至”“所见”“所感”是经由“所言”表达出来的;“所言”不仅是“所至”“所见”“所感”的载体,而且居于“所至”“所见”“所感”的核心。很多游记教学中,教师只是带领学生欣赏美文、美景,但是对于“作者如何能写得这么美”却没有进一步的追问,只是关注了 “读法”,却未深究“写法”。
《壶口瀑布》的第四小节描写了瀑布的“气象万千”,是很值得品析的一段。鉴于该段描写内容丰富多姿,景物情态特点多变,表现手法复杂多样,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好一个气象万千,如此复杂多变的景物,作者是如何清晰生动地表达的呢?请同学们把这一段划分层次,并说出这样划分的理由。
生: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是“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到“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第二层是“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到“那种猛烈”;第三层是“尽管这样”到“一幅写意画”;第四层是“我突然陷人沉思”到这段最后。
(但是学生说明分层理由并不理想)
师:同学们先“分层朗读”:全班齐读第一层,男生读第二层,女生读第三层,然后再全班齐读第四层。
(生分层朗读,师提示朗读节奏、情感)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角色朗读?
生:因为第一层是总的写瀑布由最高处跌落下来,所以全班齐读;第二层写了向两边涌去的雄浑,所以男生读;第三层写了瀑布继续往下流的细腻多变的情形,所以女生读;第四层总结了作者的感受,全班读。
师:说得很好,通过分层朗读我们知晓了层意,还发现了写作规律。这段看似内容繁杂,但作者通过分层描写让它们变得条理井然,且景物变化有规律可循,那就是“由远及近、由散到聚,由粗到细”,可见文章“虽未明写视角,却隐含其中”。
游记的景物欣赏是个谜面,谜底则是它的表现技巧,因为只有知道了表现技巧在哪里,学生才能够做到知晓并且“‘从读到悟,来学习写法,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通过‘同化、顺应,自主构建,将知识经验提炼出来,便于灵活运用”,写出美景佳句。游记教学的美点赏析,要赏更要“析”,这个“析”就在于采用适切的方法诱导学生打开思路去发现。
五、从知晓景物特点到探究思想内涵
游记教学必然会涉及景物特点,课上有的通过出示图片、视频,有的通过语句、词汇品读,还有的让学生想象说、写等等。但是这些都还停留在“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的层面,没有深入到“为什么”的思维领域。
《壶口瀑布》第五、六小节分别表现了瀑布的“柔中有刚”“伟大性格”的特点,很多教师在此仅是带领学生品句感受瀑布精神,至于特点的“成因分析”却一笔带过,而恰恰是这里包含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思想,也蕴含了和学生成长有关的珍贵教育资源。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找出第五小节表现柔中有刚传神的字。
生:凿、旋、切、剁。
师:好生动的字,请同学们把相关句子齐读。
(生有感情朗读)
师:人说柔情似水,却不料刀剑如梦,同学们,这“刀剑如梦”柔是怎样炼成的?
生:书上说,“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樣怒不可遏”“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师:想到了国歌中一句什么歌词?
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师:请同学们唱一下这句,再读一读刚才文章中的两句。体会到一种什么精神?
(生反复唱读结合,情感油然而生)
生:我们体验到了不畏压迫、勇于反抗的民族精神。
到了探究第六小节“伟大性格”笔者同样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仅仅写到“伟大性格”为止么,它的伟大性格又是怎样炼成的?
当学生回答“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时,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正反方辩论。
师:黄河遇到了这么多“崎岖坎坷”,那这些到底好不好呢?
生:我们觉得是好的,因为这些坎坷成就了黄河的伟大。
师:嗯,看似有道理。那我做反方吧,我说不好,我们祝福别人不都是说“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吗?没人祝你“一路坎坷”吧?
(学生一时陷入沉思)
师:请小组讨论后回答我。
(生讨论)
生:我们觉得要辨证去看,遇到困难不是好事,但是克服以后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师:道理真的越辩越明。壶口瀑布如果遇到阻碍不能冲破那只能是死水一潭,它伟大性格的成因告诉我们“困难是必然的存在,但关键是自我的突破”。
《壶口瀑布》第五、六小节除了写瀑布特点,均分析了成因,所以必然包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我们要抓住的重要信息,并由此设计学生的思维训练环节,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这样的语文思维训练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垫底。
游记类教学,我们不能只囿于其字面的写景、抒情等感性表征,而要充分发掘、利用其教学资源,捕捉重要信息,透过文字和内容的表面,走一步,再走一步,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让学生有所感,更有所悟;有所学,更能有所用。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