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行动研究法构建高职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方案的实践

2020-02-14胡晓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行动研究平面设计

胡晓

摘要:在深入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选取平面设计类课程“矢量图形设计制作”为具体课程对象,在2016-2019年进行了改善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的教学改革行动研究。通过前后三轮的确认问题、修正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结果评价与优化的教改实践和理论反思,层层深入不断改善,形成了学生、教师、行业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手段信息化的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方案。

关键词:行动研究;高职;学习评价;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1-0062-05

学习评价作为教学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优秀高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为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改革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同时,在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下,学习评价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课程中应有不同的模式和特色实施方案。有鉴于此,本文以高职设计类课程为具体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探讨高职院校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一、问题界定

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核心手段,也是促学促教、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还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评价既是标准,更是导向,科学的学习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有效监控,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质量,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设计类课程的学习评价,由于其主观性和随意性一直是教学领域的难点,而职业院校平面设计类课程大多采用的评价方式、评价手段,是否能够准确地检验学生已经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是否能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身心全面发展,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重庆市范围内,笔者采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面对面访谈等方式,调查了5所高职院校的12门设计类课程,了解了各门课程的评价方式。所有课程考核均采用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评价得分使用平时成绩和期末作品成绩综合获得,全部课程都采用任课教师评分。目前的评价方式已经摆脱了理论考试的束缚,均采用了直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考核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较为客观的评价。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大部分平面设计课程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考核仅仅采用完成作品,由教师主观评价的方式进行,或是加以结合平时表现获得课程成绩。部分课程只注重对软件使用技能的评价,没有将平面设计作品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评价偏重最终结果,忽视对学习过程评价。

(二)评价过程忽视基本职业素养的养成

国际体验设计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设计师保持核心竞争力需要的能力第一位的并不是设计能力本身,而是沟通交流能力[1]。需求理解和逻辑分析能力也被广大设计师所看重,而现有学习评价体系都关注于设计表达本身,忽视了其他职业素养的培养。

此外,艺术设计多需要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合理分工和行动协调,而实际上,教学中由于平面作品的体量通常较小,教师一般采用独立完成设计作品的形式,普遍缺乏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相应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协作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三)评价主体单一

绝大部分课程评价主体都由任课教师担任,缺少多方参与,脱离了工作岗位的实际。学生也缺乏参与度,觉得自己的成绩是由老师一手包办决定,学生对课程中的互评环节的认识,也简单归结为是提高自己成绩的契机,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实践作品,缺失实际用户的评价。

二、相关概念

(一)学习评价

教育评价是在系统、科学和全面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 [2]。而通常所说的學生评价,就意味着对学生发展和变化做出判断的过程。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个判断能力的分数,而是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借助于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才能真正积极地促进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曾提出“如果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育目标还没有得到澄清的话,那么,评价是澄清教育目标的一种有力的手段”[3]。

(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的,他把行动研究定义为“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用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他认为“行动研究是包含三个步骤的一个螺旋式过程:与探索性的计划;采取行动;探求行动的结果。[4]”整个行动循环重复或螺旋性重复。温特(R. Winter)认为, 开展行动研究的关键过程可以用三个词表达出来, 即“观察、反思、运用”[5]。这种研究方法基本目的是“改进实践而不是构建理论”[6]。其最典型的特征为: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和对行动的研究[7]。研究既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是一种专业实践形式,一种研究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性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用教育行动研究中确认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结果评估与反思四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类课程的评价方式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

(一)第一轮:教学过程项目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1.确认问题

通过访谈交流和资料查阅,笔者对重庆市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的开设情况和评价方式进行了调研。根据笔者的调研和教学实践,平面设计类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案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部分,即平时成绩(一般包含考勤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课程作品创作成绩),各部分权重因校因课因教师而异,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绝大部分权重比为5∶5或4∶6。具体而言,平面设计类课程的学习评价计算公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或者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判均由教师完成。

表1显示,学习评价方案以学生作业和作品评价为主,符合平面设计类课程以艺术表现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特点,也契合高职院校培养具有扎实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实践人才的目标,并且实施难度小、教师隐形工作量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和可移植性。正是这些优点使得该学习评价方案在平面设计类课程中广泛使用。但是,该学习评价方案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为导向,重结果轻过程,重操作轻素养,重单一技能展示轻综合能力提升,学习评价仅仅被作为课程学习的目的,忽视了学习过程中育人价值的建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制定计划

经过对平面设计类课程现有的学习评价模式的梳理归纳和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其在强调学生个人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优点值得延用和发展,同时还需重点考虑学习过程、团队协作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形成了包含个人单项技能训练、团队合作任务、综合技能训练、职业技能比赛等考核内容,涵盖上机训练、完成作品、现场实践、展示与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的第一轮学习评价方案。

如表2所示的第一轮学习评价方案,考核内容从认知领域的单一评价转向注重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素质领域的多样化综合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合理分配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的比例,体现以实践操作技能为基础、综合能力考核为主的学习评价要求。

3.实施计划

选取研究对象为平面设计类课程“矢量图形设计制作”,该课程是笔者所在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生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6级学生,授课时间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行动研究实施过程中,将评价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结合,遵循上述学习评价方案,以项目为载体,从学期初开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强调情境化评估;关注过程表现,以细节要求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平时考核:采用单元技能实训,根据相应课程的具体内容,将整门课程分为数个单人或多人完成的实训单元项目。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拟定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题目,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

综合设计展示:以小组的方式,由企业或学校项目工作室指导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综合设计题目,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制作,写出设计报告,最后采用小组答辩形式完成设计展示。

期末现场考核:现场给定题目,学生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

职业技能比赛和资格证书:每年在学院设计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同学,或者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可以在总评成绩中获得加分。

4.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评价方式的看法,并获取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

(二)第二轮:评价主体多元化,元评价加成

1.修正问题

在行动研究第一轮结束后的调研访谈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过程性作品的完成程度有明显提升,但从对作品本身质量上,没有明显提升。考虑或许由于对作品评价主体的单一化,限制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2.制定计划

已有不少研究者关注到学生参与评价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学生从被评者变为评价者,行业和企业从边缘者变为评价者并参与学习标准制定,这是校企合作微观深层次的表现”[8];“评价和学习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当学生参与评价时,他们应能从这些评价中学到新东西”[9]。因此,本轮研究在学生评价上增加了新的内容。(见表3)

在前一轮改革的基础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只有任课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模式,強化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方法多样化,形成多教师参与、学生参加、校外教师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的第二轮学习评价方案,如表3所示。

3.实施计划

同样选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矢量图形设计制作”课程,运用此方案进行学习评价。此轮行动研究的授课学生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7级学生,授课时间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整体评价方案在上一轮的基础上加入了学生互评部分。学生互评采用创新的评分机制,每位同学单项训练的得分不仅是本人(本组)作品得分,还有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分数。即完成作品提交后,教师提供评分细则,学生进行互评。根据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的差值,每位同学还将获得元评价加成得分,单项技能训练得分(J)由本人(本组)作品得分(W)和元评价加成得分(Y)共同组成。由此,在不断自我总结和对他人作品鉴赏的基础上,提高本身的审美水平和判断能力。

职业素养得分(Z),也不仅是考勤得分,而是由考勤得分(K),和小组成员互评协作得分(X)共同决定。

4.结果评价

完成一学期教学之后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评价方式的看法;同时针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评价过程中的问题:评价指标过于复杂;元评价加成的统计大大增加了过程数据的收集难度和分数计算的工作量。

(三)第三轮:评价手段信息化

1.修正问题

针对第二轮研究中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的问题,尝试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提高评价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

2.制定计划

沿用第二轮中的考核指标和内容,在广泛调研蓝墨云班课、雨课堂、云课堂智慧职教、QQ班级群等大量同类校园课堂管理APP产品的基础上,出于对推广便利的考量,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班级管理,收集签到,小组管理,提交作业及作业评分各项过程数据,将评价过程全程化,实现教学过程的数据化管理,并进行及时的个人反馈,即有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调整,也有助于教学诊断,提高教学的可控性和前瞻性,优化教学过程。

3.实施计划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8级的“矢量图形设计制作”课程采用此方案进行教学管理和学习评价。

4.结果评价

完成学期学习后,进行了一次座谈,并就此项评价方案进行总结,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评价效率方面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评价指标更加精细,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五、研究结论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基本构建了符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模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评价方案。既能获得一个准确的定量分数,又能实现对学生相对较为全面的评价。此外,获得以下一些经验。

第一,评价方式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的养成为目标的评价方式的建立,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甚至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第二,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评价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发展。

第三,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可以考虑尝试实现对学生成长的监控,对学生进步的鼓励。

评价不是结果,评价是过程,是方法,是手段,是导向,在教育全面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触角不断渗入各行各业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发展进行测定分析,找出规律,用以推动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将是历久弥新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2016—2018年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R].[2019-07-05].https://lxdc.org/2018/research.

[2]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3]拉尔夫·泰勒.课程與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9.

[4]汪利兵,等.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8.

[5]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12-213.

[6]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54.

[7]韩冬云.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J].教育探索,2005(3):109-111.

[8]杨彩菊.第四代评价理论下高职学生学习评价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5(13):39-43.

[9]吕建强,许艳丽.从聚焦到转向——近20年我国高职教育学习评价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3):70-76.

(责任编辑:刘东菊)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行动研究平面设计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