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疫里莫氏杆菌的诊治

2020-02-14苏艳峰赵云波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鸭疫鸭场养鸭

苏艳峰,赵云波

(1.成安县农业农村局 056700;2.成安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商城分站 056700)

鸭疫里莫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鸭疫里莫氏杆菌致病危害逐渐加重,给养鸭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病流行广泛,我国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福建和广东、广西等地区都存在鸭疫里莫氏杆菌的流行[1]。 在鸭疫里莫氏杆菌的药物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耐药毒株,导致本病长期困扰着养鸭业的健康发展。2019 年3 月,某鸭场出现鸭疫里莫氏杆菌感染情况,通过积极诊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 临床表现

发病鸭场共饲养雏鸭3000 只,2019 年3 月开始出现发病病例,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眼和鼻出现多量脓性分泌物,病鸭出现呼吸困难,排白色稀便,后期卧地不起,声音嘶哑,严重时出现角弓反张。

2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鸭可见尸体消瘦,羽毛凌乱,心包内积液,心包膜浑浊,气囊增厚,胸腹腔有纤维素性结节,肝肿大,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薄膜覆盖,肠道出血,气管有粘性分泌物,脑膜充血,水肿,有纤维素性渗出液。

3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病死鸭的肝、脾和脑组织送实验室进行PCR 检测和细菌分离培养。

3.1 PCR 检测

按照参考文献[2]的方法进行鸭疫里莫氏杆菌的PCR 检测,结果显示PCR 扩增出670bp 的特异性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说明鸭疫里莫氏杆菌的核酸片段阳性。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死鸭的肝、脾和脑组织进行涂片、染色、镜检。 革兰氏染色后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没有鞭毛和芽孢,符合鸭疫里莫氏杆菌的形态特征。将组织病料划线接种TSA 平板(含5%胎牛血清)、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36℃温箱中培养36~48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分离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 在TSA 平板上长出光滑菌落,湿润,半透明状,符合鸭疫里莫氏杆菌的培养特征。

3.3 药敏试验

采用阿莫西林、新霉素、头孢噻呋、多粘菌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阿莫西林、新霉素、头孢噻呋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为药物治疗及筛选理想药物奠定基础。

4 防控措施

发生疫情后对发病鸭隔离饲养,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大群没有出现症状的鸭子紧急接种鸭疫里莫氏杆菌疫苗, 发病鸭场环境彻底消毒,保证饮水和饲养卫生,饮水和饮食用具全部消毒处理,对发病的鸭子应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传播,病死鸭全部深埋并无害化处理,经过积极治疗,发病鸭逐渐康复,没有新发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5 讨论

鸭疫里莫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综合症、鸭疫败血症[3],本病主要侵害雏鸭,临床表现与鸭病毒性肝炎有相似之处,故根据临床诊断很难进行确诊,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PCR检测。 由于鸭疫里莫氏杆菌的血清型较多,在长期的预防和治疗中由于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给本病的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和挑战, 在临床诊断中可以根据药物试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往往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4]。 鸭疫里莫氏杆菌病的预防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 当前鸭疫里莫氏杆菌的常用疫苗包括灭活疫苗, 弱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5],灭活疫苗的应用较为广泛,安全性较好,是通过人工制备抗原并通过甲醛灭活再加入佐剂制备而成, 灭活疫苗包括单价灭活疫苗,多价灭活疫苗和联合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期短, 为了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必须经过2 次或3 次免疫接种,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 鸭疫里莫氏杆菌的弱毒活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免疫效果好,但在应用时一定要确保疫苗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存在散毒的危险。 鸭疫里莫氏杆菌的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目前主要处于研发阶段, 利用细菌的荚膜和外膜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通过敲除细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制备减毒疫苗,不管是何种疫苗,都应该保证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总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养鸭业危害巨大, 是严重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一定要通过积极的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控制本病的暴发和流行,降低发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鸭疫鸭场养鸭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浅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治疗
4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巧得妙方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防治
规模化鸭场防控鸭病的综合措施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探讨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治方法
鸭场的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