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强教授通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2020-02-14赵智强
王 郑,赵智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特殊类型[1],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苦,上腹部胀满及烧灼样痛,恶心呕吐、反酸、嘈杂等。现代医学常采用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动力等方法,疗效不明显[2]。赵智强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常运用“通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现总结如下。
1 通法阐述
通法自古有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3]北宋徐之才在其《药对》一书中提到:“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燥、湿十种。”[4]并提出通可去滞。通法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通法即指宣通瘀滞、通利二便之法[5]。后叶天士在此基础上使通法的概念有所延伸。《临证指南医案·诸通》指出:“气血虚实之治,古人总以一通字立法,已属尽善。此通字,勿误认为攻下通利讲解,所谓通其气血则不痛是也。”[6-7]故广义通法就是指调畅气血津液运行,疏通脏腑气机。
2 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中并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名记载,现多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胃痛”“痞满”“吐酸”等疾病范畴[8]。赵智强认为本病病因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亦或胆石、虫积、术后伤胃等有关。其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胆密切相关。胆胃失和为此病发生、传变的基本病机,并可兼夹多种邪气,如夹痰、夹瘀、夹积、夹湿、夹火等。《灵枢·四时气》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邪在胆”的“邪”便是对此病兼夹证的高度概括。《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9]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既可影响胆汁分泌及排泄,又可横逆犯胃而致胃气上逆,胆汁反流入胃而诱发本病。胆胃同居六腑,其气以通为顺,以降为用,故为“通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奠定了理论基础。
3 通法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运用
3.1 泻肝安胃、制酸利胆为通 胆汁反流性胃炎早期先发症状主要以口苦、反酸、嗳气为主。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主升主动,若情志不畅,郁怒不解则易伤肝,肝郁日久而化火。肝胆互为表里,紧密相连,胆为中精之腑,内蕴胆汁,肝火旺盛必然影响胆汁的正常运行,使胆气外溢、疏泄失常,逆犯于胃,终致胆胃失和。胆汁味苦而酸,循经上犯,故见口苦反酸,胃失和降则见嗳气时作。治当清泄肝火,以使肝气调达,和胃降逆,恢复胃气下降之生理功能,通利胆汁,使胆汁排泄有序,方以左金丸加减[10]。
3.2 健脾助运、补而不滞为通 若肝郁气滞长期不解,火热为患,胆汁反流性胃炎则逐渐加重。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又加肝木乘犯,日久必然精气亏虚,脾气不能升发清阳,胃气不得通降浊阴,胆汁上逆而发病。《长沙药解》云:“胃气上逆,缘于中气之虚。”[11]脾不在补贵在运也,处方最忌过于滋腻有碍脾土运化,常以四君子汤去甘草加陈皮、炒白术、炒薏苡仁健脾运脾,夏枯草、白芍清肝柔肝;若见不思饮食、得食则胀可加砂仁、炙鸡内金、焦山楂、炒神曲开胃助纳、理气消滞。
3.3 辛开苦降、清利湿热为通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胃亏虚日久,无力运化水湿而致水湿内停,肝气郁而化热,继与湿邪相搏,终致脾为湿困,胃为热扰,湿热熏蒸胆腑,胆汁不得内守,逆犯脾胃,导致中焦气机紊乱,出现胃脘部胀满不舒、烧灼感、恶心呕吐、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表现。法拟苦辛通降、清热利湿、理气和胃,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若胀满甚者加炒枳壳、厚朴下气除满,口中黏腻者加佩兰芳香化浊。伴有胆囊结石或胆囊炎时则以柴芩五金汤为基础方[12],方中以海金沙、柴胡、郁金、金钱草等清肝利胆排石。现代药理研究[13]表明,柴胡有增加胆盐系数和胆汁排出量、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黄芩苷有保护肝细胞,增加胆汁分泌和抗菌的作用,金钱草、海金沙可稀释胆汁,减轻胆囊炎症[14]。
3.4 活血止痛、理气化瘀为通 胃为阳明多气多血之腑,胆汁反流性胃炎若久治不愈,必然耗气伤血,以致络中血瘀,正如叶天士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此阶段患者临床上常出现胃脘部反复刺痛且拒按,痛处固定,入夜尤甚,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治宜通经活络、化瘀止痛,药用紫丹参、延胡索、红花、桃仁等。然病程日久,深入血分,一般活血化瘀药恐难以起效,常用九香虫、炙水蛭等虫类药以搜剔络中瘀血。此阶段若胃镜下表现胃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往往伍入白及、三七粉、茜草炭等既可化瘀又可止血之品。
3.5 酸甘化阴、润燥生津为通 胆胃失和,郁而化火,火热内生,日久必然耗伤阴液,胃阴被耗,津液虚少,不能濡润胃腑,溶化水谷,而致胃受纳、腐熟水谷之力失常,胃气通降不利则出现脘部痞胀不舒,隐隐作痛,饥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则当遵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赵智强取《金匮要略》“夫肝之病,补用酸”[15]和《黄帝内经》“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之意,采用酸甘化阴之法,选用一贯煎加减。然又须注意由于胃阴不足而致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适当佐入佛手、绿萼梅、炒谷芽、生麦芽等和胃调肝,以防单纯补阴而呆滞之弊。
3.6 化痰散结、抗癌解毒为通 胃镜及病理常常被赵智强当作中医望诊的延伸。此病部分患者病理报告往往显示腺体息肉样增生伴有肠上皮化生,甚至发展到上皮内瘤变程度。现代研究发现此与胃癌有关,属癌前期病变[16],需引起高度重视。对于胃镜下见到息肉增生者,赵智强多拟诊为“痰瘀”;对于病理中“瘤化”“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多拟诊为“癌毒”[17]。病程日久,癌毒留滞胃腑,搏结痰瘀,阻滞气机,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痞胀噫气等一系列症状,采用化痰散结、抗癌解毒之法对于防止癌变、恢复胆胃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常使用抗癌解毒类中药如八月札、石打穿、白花蛇舌草、莪术、山慈菇、浙贝母、漏芦等[18]。
4 病案举例
竺某,女,73 岁,2007 年3 月8 日初诊。胆囊摘除术后,脘部嘈杂、隐痛,位在剑突下,口苦,未见泛酸,纳谷尚可,体力亦佳,苔薄、质暗,脉弦滑。近日胃镜: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肠上皮化生,胃底部见2 个0.2 cm×0.4 cm 息肉,Hp(+),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辨证:肝木犯胃,胆汁外溢,痰毒瘀留滞。治法:泄肝和胃,制酸利胆,化痰祛瘀,散结解毒。处方:黄连4 g,吴茱萸(后下)1.5 g,炙海螵蛸(先煎)12 g,白残花6 g,炒白术10 g,陈皮10 g,茯苓10 g,八月札12 g,山慈菇12 g,白芍10 g,香附10 g,制丹参15 g,百合12 g,石打穿12 g。14 剂,日1 剂,水煎,分2 次温服。以该方为主加减治疗至2007 年6月26 日7 诊:诉无明显不适,苔薄、舌质淡,脉弦。近日胃镜:胃底见一0.1 mm×0.2 mm 息肉,Hp(-)。病理:轻度肠化。处方:初诊方去黄连、吴茱萸,加生薏苡仁15 g,海藻15 g,蒲公英15 g,青皮10 g,炙僵蚕10 g。
按语:本案病位在胃,与肝胆相关,系肝木犯胃,胃络失和,胆汁外溢所致。因胃镜查示上皮化生与息肉,且HP(+),故可辨证为痰毒瘀留滞。治疗以泄肝和胃、化痰散结、祛瘀解毒为法。初诊方中用黄连、吴茱萸、白芍、香附等以泄肝、缓肝;炙海螵蛸、白残花、炒白术、陈皮、茯苓等制酸止痛、和中健胃;八月札、山慈菇、石打穿等化痰散结解毒;百合针对Hp 感染,丹参活血消瘀。加减治疗至7 诊时已无主观不适,方中去黄连、吴茱萸,加用生薏苡仁、海藻、蒲公英、青皮、炙僵蚕等加强化痰软坚、散结消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