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造口患者诊治应急管理

2020-02-13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4期
关键词:造口医务人员肺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换药室 湖北武汉 430000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潜伏期1~14 d,除了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也有通过粪口、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1]。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2]。因此,对该疫情的防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关报道显示[3],我国每年约有10万例患者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总病例累计已超过100万,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肠造口是目前治疗肠道肿瘤、外伤以及梗阻等多种肠道疾病的常见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虽然经过医学技术的发展,该手术方式在逐步改进,但改道后的造口仍然会存在多种并发症。有研究报道,国外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0%~60.0%,国内为16.3%~53.8%[4]。若处理不及时,则可能会导致造口出血、回缩、坏死等并发症。此次疫情发生后,武汉市关闭离汉通道,并逐渐开始市内交通管制、小区封闭等措施,各医院也因疫情原因关闭了普通门诊,本地及外地患者均无法得到及时就诊,因此,在特殊时期如何既能让造口并发症患者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又能确保不影响疫情防控,我科迅速展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造口患者应急护理管理方案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现加以总结分析,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1 居家自我护理结合网络在线会诊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控制,减少接触方能切断传播途径,本地为“重灾区”,最大程度减少出门的做法已广泛被民众接受,居家自我护理仍然是大部分患者当前的主要选择,但需要使患者认识到对于非急症问题的处理方式。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QQ、微信群与有医疗护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咨询,能在网上指导解决的情况直接指导患者进行处理,并持续观察处理后的效果反馈,及时调整方案。如有必须就医的患者,也可先通过我院的“武大云医”进行网络就诊,开具药品,并送药上门。多条途径减少患者因出门就医或在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并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更有利于病情恢复。

2 全面培训,合理分级防护

科内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培训,具体参考医院发放的各类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文件、指南及SOP,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用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培训后现场考核,具体内容包括穿脱防护用品、进出诊区的路径及注意事项、消毒的标准等。

考虑到本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灾区”,病毒有潜伏期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医务人员会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因素,应给予二级防护,即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水靴套。如评估处理患者过程中会产生呼吸道气溶胶以及飞沫喷溅时,可采取三级防护,即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 就诊区域分区并做好消毒,避免院内感染

依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5]将就诊区域做好“三区两通道”隔离,并将候诊区固定隔开,患者之间间距1.2米(每张长椅候诊1位患者),标识清晰,且诊室内严格保持“一室一医一患”,确保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操作间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1 h,时间为每日12:00—13:00,17:00—18:00;诊区地面每日用2 000 mg/L(加大一倍)含氯消毒剂喷洒及擦拭2次,通风数次,每次不少于30 min;物表使用2 000 mg/L(加大一倍)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清洗后密闭打包送供应室消毒;医疗废物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处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意见,对护目镜使用2 000 mg/L(加大一倍)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后清洗干净可重复使用[6]。

4 规范就诊流程,分类救治

在疫情当下,又身处“重灾区”,为减少因患者来院就诊带来的感控压力,造口患者经网上咨询后,居家护理仍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必须就诊的,则提交预约申请,提供既往病情资料,治疗师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后,综合考虑病情轻重及院感要求将患者安排在不同时间段来院就诊,避免患者聚集。在通知患者时将就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需提供近期的胸部CT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基本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信息筛查表》方可进入诊区进行侵入性治疗。如患者近期检查结果无异常,但仍有发热,则需进入发热门诊由专科医师进行排查,排查后安排在当日最后一位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诊区及物品按隔离病区标准进行终末消毒。若造口并发症严重,如重度的造口缺血、重度造口回缩、造口脱垂伴肠扭转等,无法门诊处理需住院治疗者,由专科医师会诊后开具住院证,经过我院“双分诊、双缓冲”模式[7]入院治疗,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者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流程见图1。

5 关注疫情下患者及医务人员心理状态

疫情发展较快,加之武汉市采取系列交通管制,民众很大程度上处于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对于造口患者来说,更是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网络平台为需要帮助的造口患者提供指导,不仅仅是为他们解决身体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让患者及家属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免去他们对遇到问题无人帮助解决的担忧,让他们安心接受自我护理,有效地缓解了因无法外出带来的焦虑情绪,并在病友间形成良性循环,大大地提高了患者对自我护理的信心。

据统计,截止2020年2月11日,共有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 716名[8],随着疫情时间延长,工作量会持续上涨,长时间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也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同样需要关注,要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允许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个体差异性[9]。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轮休,不仅可以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改善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9]。抗“疫”期间,院工会主动关心抗“疫”人员,帮助解决个人及家庭的各种困难,保障工作期间物资支持;心理科也开通抗“疫”医务人员咨询专线,及时倾听疏导,缓解医务人员心理压力,还通过院公众号和各种工作群发放心理疏导资料,发布最新抗“疫”先进事迹以及抗“疫”动态;我科在疫情期间也采取弹性排班,尽可能照顾到家里有年长年幼亲属一起居住的人员,并通过科内工作群每日上报个人情况,由科内健康监测员统一上报院职工健康状况监测工作群,关注每位同事的身心健康,互相关心,确保全体人员在特殊时期做到了以最健康的身心为患者服务。

6 总结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要做到让患者安全就诊又能保护医患双方不被感染,科学的防范则是重中之重。为此,根据我科通过近段时期的工作做出了以上总结,从增加网络会诊、预约,强调居家自我护理,到全面培训、做好合理防护,以及对诊区进行分区、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造口急诊患者就诊流程,并针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引导等方面得出的经验,希望能为同道提供一些参考。相信随着对该病毒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后续的方案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造口医务人员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认识肺炎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