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策略探索

2020-02-13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院区党总支管理策略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山东 青岛 266003)

2019年12月,武汉陆续发生多例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1],随后疫情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继2003年“非典”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后又一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民众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经济稳定、社会发展也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患者的潜伏期一般为1~14 d,多为3~7 d[2]。山东省于2020年1月24日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截至2020年2月10日,山东省累计确诊患者逐渐增多[3]。

医院作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战场,是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环节。医院工作人员,不论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负责物资保障等工作的后勤人员,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保障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除制定严格的预防标准[4-5],要求个人根据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其他方面比如如何科学、全面、迅速、有效地监测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也至关重要[4,6]。我院通过全面分析疫情防控期间施行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及问题,逐步制定了一套全覆盖、网格化、信息化的健康监测管理策略,旨在第一时间掌握全院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院内传播的风险,为各级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更有效地监测工作人员健康情况提供借鉴。

1 医院工作人员全面健康监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疫情突发,院内工作人员感染防控难度大

2020年1月17日,一例37岁男子因发烧到我院市南院区急诊就诊,最终被确诊为山东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疫情防控形势显得异常严峻。我院迅速进入疫情防控战备状态,成立防控工作协调指挥、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宣传及信息安全、物资药械保障、后勤保障协调6个防控工作组和4个专家组,第一时间调配医护骨干和行政后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虽然我院前期已进行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鉴别诊断和规范治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应急预案,但全国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疫情发展走势及感染防控等都还处于摸索研究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可借鉴的措施和方法非常有限,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实时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1.2 多院区分布,院内工作人员流动性大

我院是多院区办院模式,分设市南院区、崂山院区、西海岸院区和市北院区。四院区在地理位置、病人来源、疾病分布、诊疗特色等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大都面临着人员配置、成本控制、医疗质量同质化等多种问题[7-8],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证救治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紧急抽调不同院区、不同专业的医护及行政后勤保障人员组成各类工作小组,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加了各院区间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大了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的难度。

1.3 工作人员总量大,类型复杂

我院现有员工约8 000名,工作人员总量大,类型复杂,主要包括医疗、护理、药剂、医技、科研等卫生专业技术职工和返聘专家,担负医院运行职能的管理人员和收款、病案管理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担负保洁、运送及安保等后勤保障工作的外包服务人员,以及各类来院培训、进修的外单位人员及实习学生。各级各类人员归口管理复杂,管理策略差异性较大,外包人员及外单位培训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疫情防控期间,监测全院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作。因此,制定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策略,加强对全院职工的健康管理与监测势在必行。

2 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策略

在对疫情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全院所有类型的工作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依托现有的组织架构,搭建信息化平台,科学、全面、迅速、有效地监测他们身体健康情况,逐步制定了一套全覆盖、网格化、信息化健康监测管理策略。

3 健康监测管理策略在我院中的应用

3.1 疫情初现,迅速响应

作为青岛市疫情防控的定点机构,医院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特别是在确诊了全省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之后,对第一时间接诊的医护人员及辅助检查科室人员施行就地统一隔离,安排专人监测他们每日的身体健康情况。此后,全院进入疫情防控战备状态,各领导小组根据分工迅速布置具体防控工作,保障了医院防控应对和应急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地开展。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从事各项防控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是疫情防控战役的排头兵,医院高度重视他们的健康问题,要求他们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并由科室和部门负责人每日进行体温等健康情况的监测上报。

3.2 阻止疫情蔓延,全面复工排查

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的通知,医院于2020年1月27日下发“关于报备停止休假返回工作岗位人员情况的通知”,要求各科室、各部门统计返岗人员信息,填写《返回工作岗位人员情况汇总表》,内容包括“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不能立即返岗人员情况及原因说明、自外地返回人员情况及自疫区尤其是武汉返回的人员情况”等内容。

各科室在第一时间落实复工情况,全面排查返岗人员的具体情况。各部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及时沟通。管理部门于返岗当日迅速汇总人员情况,与科室进行沟通,了解可能存在问题人员的详细流行病学史,包括返青前曾到达的地方、接触人群情况、自身健康情况、曾接触过的疫区人员当前身体情况等等。最终,将核实后的情况反馈给专业的部门进行评估,要求存在问题的人员居家隔离。居家隔离人员作为医院重点监测对象,由专人进行跟进和追踪,每日进行两次体温等健康情况登记,如有异常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3.3 严格执行隔离政策,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

医院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情况的管理,借鉴了社区管理模式,即网格化管理。在综合考虑人员类型结构与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将医院划分为13个网格,分别为内科党总支、外科党总支、门急诊党总支、机关党总支、后勤党总支、崂山院区第一党总支、崂山院区第二党总支、西海岸院区第一党总支、西海岸院区第二党总支、市北院区党总支、护理部、教育培训部和后勤管理部。党总支具体负责所辖科室和部门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部负责进修医生和住培学员,护理部负责培训护士和进修护士,后勤管理部负责善达实业总公司人员和外包单位人员。各党总支书记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网格长,熟悉各党支部、科室、部门人员配置和工作安排,严格执行返青人员居家隔离14 d的政策,迅速布置并开展疫情防控信息的登记和收集工作,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上报给医院负责的管理部门。

在这种策略下,医院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员工的健康情况,对异常人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对防控登记信息的梳理,我院对一些特殊人员,如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确诊患者的人员、体温≥37.3 ℃的人员、有明显咳嗽及胸闷等不适症状的人员、湖北返回的人员重点监测,除每日报告体温等健康情况外,还要由网格长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进行动态追踪和记录。对于37.0 ℃≤体温≤37.2 ℃的人员、或有轻微咳嗽和(或)胸闷等不适症状人员由所在科室重点监测,如有问题及时上报。健康监测初期,隔离人员较多,约2 500人,随后数量迅速下降,2月16日已下降到100人以下。后期隔离对象主要是外包单位中的农村或东北地区人员,主要是因当地政策或交通管制等原因未能及时返青复工。

3.4 关注前线人员健康情况,安排专人重点负责

为进一步保障援鄂医疗队员的身体健康,医院援鄂专家组制定电子版《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健康登记表》,内容包括体温汇报以及有无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胸闷胸痛、乏力、头痛、腹泻、肌肉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问卷星每日定时推送至每位队员的手机中。负责专员通过对填报上来的信息表进行汇总分析,及时监测每位队员的身体健康情况。体温≥37.3 ℃的队员须复测体温,由医疗队安排临床专家跟进、追踪记录,做好进一步处置预案。

3.5 完善上报流程,实现全院人员健康监测信息化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院内传播的风险,医院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监测系统。医院在原有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依托当前的组织架构,搭建信息化平台,在钉钉系统中添加工作人员每日健康监测登记模块,每天定时推送和提醒,员工须在规定时间内主动上报健康情况,上报内容主要包括早中晚3次体温,有无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有无相关流行病学史,有无外出史等。信息化监测系统减少了中间上报环节,有效缩短了上报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和管理的时效性。另外,对于钉钉系统不能覆盖的工作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分层分级管理,由下至上完成逐级上报管理。通过信息化监测系统,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汇总分析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并将异常人员及时反馈给网格长,网格长会迅速安排专人对异常人员进行落实,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每日体温≥37.3 ℃或有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的工作人员从最初的50人左右,下降到后期的20人左右。

4 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策略实施的意义

4.1 保证了监测范围和上报信息的全面性

在该健康监测管理策略下,医院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外地未复工人员、返青隔离人员、医院在岗人员以及外派援鄂人员实行全面健康监测,管理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未报网格单元及漏报人员,及时反馈并通过网格长催报,有效避免上报信息不全、监测不力等情况的发生。

4.2 保证了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党总支书记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网格长,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及其对管辖内党支部、科室、部门工作人员熟悉的管理优势,迅速布置、开展、完成疫情防控信息的登记和收集工作,摸清网格内人员的实际健康情况,有效避免了误报、漏报及隐瞒事实等情况的发生。通过钉钉系统,实现了健康监测管理信息化,进一步优化了上报流程,减少了中间上报环节,缩短了上报时间,减轻了管理部门汇总整合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健康信息汇总效率,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4.3 保证了沟通效率和管理的时效性

在健康监测管理策略下,医院各总支、各科室、各部门分工明确,层级分明,有效打破了原有信息壁垒和信息断层的限制,实现信息互通,能够迅速开展人员身体健康情况的登记、收集和上报工作,及时落实问题人员。管理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身体健康情况异常人员采取措施并及时落地执行,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我院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依托全覆盖、网格化、信息化的健康监测管理策略,科学、全面、迅速地监测和掌握全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既保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及其他医疗诊治工作顺利开展,也保证了行政后勤部门的有序运行,实现了院内零传播,医务人员零感染。在信息化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的时代背景下,该健康监测管理策略的制定符合医院现代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提升了医院人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值得在其他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院区党总支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院区再造
多院区医院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义乌復元私立高档妇儿专科院区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