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对二孩政策下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干预效果分析

2020-02-13王晓燕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团体

王 莎,王晓燕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护士,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往往更大,工作强度大、对自身技术水平以及对患者的爱心和耐心要求更高、工作环境嘈杂、医患纠纷更普遍等因素都导致了儿科护士面临的压力更大。心理压力大不仅会影响护士自身身心健康,还会增加犯错误的可能性[1]。自从2016年1月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更多的新生儿诞生,患儿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医护人员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使得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同时中年父母所占比例也增加,这些父母脾气相对更加急躁,更易出现医患纠纷。这些都导致了新形势下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加巨大,因此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非常重要。团体心理辅导就是一种重要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措施,可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指导[2],具有影响深远、省时有效的优点。尽管其相关报道已经很多,然而将其应用于二孩政策新形势下缓解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报道并不多,因此开展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研究对象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全体护士,共25人,均为女性,年龄25~41岁,平均(26.4±3.7)岁。学历:2名具有硕士学历,12名为本科学历,8名为大专学历,3名为中专学历。工作时间最长为18年,最短为1年。职称:护士13名,护师9名,主管护师3名。

1.2 研究工具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利用5级评分法对调查内容进行量化处理,根据事件发生的强度将每个条目分为严重、相当重、中度、轻度和从无,对应得分分别为4、3、2、1、0分。共包括90个条目,9个因子,分别为精神病性、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者心理症状越多,心理压力越大。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根据经常出现在儿科护士工作中的压力问题自行设计,共包括10个条目,并采用4级评分制对每个条目进行量化处理。分级标准则根据发生频率确定,分别为从没发生、偶尔发生、经常发生,每天发生,对应分值分别为0分、3分、5分和10分。分值越高说明被调查者心理压力越严重。

1.3 团体心理辅导人员

团体心理辅导人员包括辅助人员和心理咨询师。辅助人员要求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并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本次研究中共两位辅助人员,为护理部副主任和儿科护士长。心理咨询师要求至少需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及以上资格证书,同时至少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最后入选本次研究心理咨询师前还需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最终本院心理门诊医生入选为本次研究心理咨询师。

1.4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法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时间为1个月,每周1次,共4次,每次均于周四晚上19:00—21:00进行。于2019年5月正式开始研究,首先将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发放给儿科所有护士,由护士自行填写完成。填表前先阅读填表说明,填写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咨询调查人员填写,完成后由调查人员立即回收。根据所用调查结果评选出这10个常见压力问题的前4个,然后根据压力问题确定每次活动主题。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完成,计量资料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方法为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均为ɑ=0.05。

2 结 果

2.1 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比较情况

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对儿科护士心理状况调查,经过比较后发现共有5项干预前后有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患者家属不理解、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病患特殊、难沟通及配合,职业疲倦、厌倦工作,同事关系紧张、沟通障碍及个人总分。

2.1 SCL-90比较情况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SCL-90调查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有4项出现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偏执、焦虑、人际关系、SCL-90总分。

3 讨 论

相比于其他职业人员,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往往更大,生活质量也更低,这点在儿科护士尤其明显,这些都对护士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了保证护士的工作质量,我们必须重视护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本次研究对25名儿科护士进行了调查,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4的压力问题分别为职业疲倦、厌倦工作,患者家属不理解、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工作强度大、患者周转快、经常拖班,同事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由于许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并不重视护理工作,没有注意到护理工作与临床医生的工作一样都与患者的康复息息相关,使得护士在患者及家属中的职业存在感得不到肯定。这就容易使得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而这些都是护士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基础。在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后患者数量急剧升高,工作压力更加巨大,身心疲惫再加上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这些问题显得尤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都存在一种自己或自己孩子情况更加紧急、需要优先护理的心理,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就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了一种心理落差。再加上每名护士都会分管多名患者,很多时候并不能立即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及其家属经常会忽视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护患冲突的隐患。此外儿科患者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不是什么重病,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这就使得儿科患者流动性大。护士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新的患者和家属,劳动负荷和工作量都增加,护士也难以抽出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就容易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认为没有得到护士的重视。并且彼此间缺乏信任在护士与护士间也特别明显,彼此沟通交流很少,相互的信任度也降低,这都将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工作质量。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使得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倦怠、护患沟通障碍、护患冲突这4项最明显的压力事件得到明显改善,说明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明显减轻二孩政策新形势下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而其他几项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可能是因为本次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不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制定,因此没有特别效果。另外本次干预主要是针对心理问题,而其他的问题主要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例如外出进修机会少、环境嘈杂、夜班频繁、业务要求高、请假难等,因此效果不明显。

护士心理平衡极易受到一些严重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心理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影响到工作质量,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而满意度降低又会影响护士的心理状况和工作质量。如此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护士心理压力更加巨大,此时有一个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就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共进行了4期团体心理辅导,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为护士提供有效的心理压力发泄途径,包括经验分享、角色扮演、情景剧、深入交流等,最终使得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SCL-90总分明显降低,其中偏执、焦虑及人际关系3项因子得分也明显降低。通过参加本次研究,护士可从中学到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不仅限于本次研究中,更可以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而对护士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长远的影响。同时也让护士认识到团体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将自身的问题带到团体活动中来解决,在团队的支持下得到更好的解决[4]。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颖的心理干预模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定期开展可及时发现护士心理压力源,并提供有效应对方式,从而及时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减少负面情绪,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该模式避免了传统干预模式只重视理论讲解这一弊端[5],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有效释放压力,学习更多有关心理压力的知识,也可在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通过图片看内心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