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0-02-12李利霞
李利霞
摘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好小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现过程是从提问开始。小学数学也是一样,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解决问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引导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敢于质疑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低年级小学生往往遇到什么问题就立刻进行提问,期待教师解答。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到高年级遇到问题不愿意说话。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体制有关。传统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应试能力,考试成绩好则被认为学习好,忽视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是带领小学生学习的领头人,忽視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教到哪小学生听到哪,权威性强,导致小学生不敢提出问题。而且,班级提问气氛不好,导致小学生在提问时害怕被嘲笑。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提问意识呢?随着新课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一言堂”式的数学教学课堂已遭摒弃,平等、轻松的民主课堂开始营造,从而让小学生能够自主发言。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给小学生安全感,消除学发言恐惧与紧张感,能够帮助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因思维活跃而产生无数新鲜问题,这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则应放下架子深入小学生,了解小学生,鼓励小学生,促进小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比如,在《分一分与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进行提问。如:森林的小动物们捡到了一袋小鸭梨,但是不知道怎么分才能最公平,数了数一共有36个鸭梨,有4只小动物,应该怎么分呢?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小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疑问,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此时,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很容易激活小学生的潜力,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
二、给予小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考
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并接触数学,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堂掌控过严,没有给小学生留下思考问题与表达看法的机会,更没有时间去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节奏,给小学生留下思考和提问的空间。比如,在进行《除法》一课分桃子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剪纸,剪出桃子分发给小学生,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小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的本质,比如10个桃子分5天也是一天吃2个,只是一下子拿到手的多了。这样在学习过程使得小学生自主能力加强,在讨论与交流中认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小学生交流和思考的机会,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意识都有很大帮助。
三、小学生的提问得到正确评价
小学生十分在意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这是他们通过他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如果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得不到正确评价,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客观、及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小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充满自信。比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小明今年过了5个生日,可为什么小明的爸爸却只过了3个生日呢?”小学生们一听议论纷纷。有的提问道:“老师,3个生日应该是3岁呀?小明怎么比爸爸还大?”有的说:“老师,我觉得是他爸爸忘记自己的生日。”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没有价值的,有时甚至是与教育内容无关,但是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小学生,肯定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保护小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使小学生逐步拥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小学生学会正确提问
问题的提出值得保护,但是一个有意义的提问才能带给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如果提问浅显而无意义,那么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教师在问题意识培养,要注重小学生提问的深度,引导小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小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比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过程中,教师举起圆形教具问道:“我们如何测量这一圆形的周长呢?”小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生1:“拿一把能够变软的尺子就可以量了。”师:“很好,米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你很懂得利用工具,还有别的方法吗?”生2:“可以用一根线缠一圈,然后将线拉直,就可以用直尺测量了。”师:“很好,你能够用转换的思想考虑问题,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办法吗?……小学生领悟到上面的方法对于实物有效,但是对于图形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课堂在这种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和问题意识的提升。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十分依赖问题意识,小学生只有脑海中充满问题,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数学知识才能吸引他们走向问题解决的彼岸。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不注重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下降。因此,只有小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使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淑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 (22):52-53.
[2]翟艳霞.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2015 (14):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