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琉璃纵横谈
2020-02-12张天琚
张天琚
所谓古法琉璃是指古人以主要成分是SiO2的石英石为主体,铁、铜、钴、锰为着色剂,铅作助熔剂,原材料经过数十道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通过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煅烧而形成的低温色釉料。整个过程纯为手工制作,烧成后的琉璃,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图1)
在中国古代,人们不知道什么是SiO2,但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却发现并掌握了琉璃的原料配制和煅烧方法。
根据历年各地古墓出土实物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四五百年)即已出现琉璃。只是琉璃的质料还不够纯,有时与料器相混。战国时期的琉璃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古法生产的琉璃颜色多种多样,计有黄、绿、蓝、紫等。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图2)
古法琉璃产生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用于装饰陶胎制品。琉璃器物一般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烧成。比如战国至汉代时期所出现的陶胎琉璃珠。隋、唐、宋、辽时,琉璃生产更为发达,多用于装饰建筑构件、三彩陶瓷器、明器、供器等。明清时期,皇家宫廷建筑、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以及器具饰件,很多都用此类制品。(图3)
根据宋《营造法式》和《故宫清代年款琉璃瓦釉的成分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所考证:
宋代琉璃为三元配方即以富含氧化铅的铅矿石(如黄丹,又称密陀僧,为黄色粉末)、石英(如洛河石、马牙石等)和 色料(紫石 、黛赭石、铜末)为基础的三元配方。(图4-1、图4-2)
据明代《工部厂库须知》记载,黄色配制琉璃釉的原料为黄丹、马牙石、洛河石。(图5-1、图5-2)
清雍正至宣统时期北京琉璃厂生产的琉璃,在配料中使用了“苏州土”。
光绪年间北京门头沟琉璃窑所用釉色配方显示,黄釉的配方为铅、马牙石和紫石。(图6-1)
光绪三十年北京门头沟,琉璃窑配制的釉料配方中,绿釉的配方有“绿色方”“绿色硬方”“绿色软方”的区别。在三个绿色方中,铅的用量都为三十斤。绿色硬方比绿色方多一斤马牙石,绿色软方比绿色方少一斤马牙石。(图6-2)
根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结论:古法琉璃的生产,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具体的原材料并不都完全相同,各地工匠都是因地制宜,采用本地适合配制琉璃的各种原材料,同时,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和工艺技术上也是在不断地改进中。比如,最初使用的是铅矿石(如黄丹),到了清代就直接使用金属铅了。同时,绿色琉璃的配方还有“绿色方”“绿色硬方”“绿色软方”的区别。而且工匠已认识到通过调整铅和马牙石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耐热性能的琉璃釉。(图6-3)
从古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古法琉璃主要用于装饰陶瓷,进而产生了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陶瓷品种和各种琉璃砖瓦、建筑构件等,皇家宫廷建筑、陵墓照壁、庙宇道观、佛塔供器都少不了古法琉璃釉。据文献记载,将琉璃釉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加水调制,就可以涂敷于陶瓷素胎的表面,用于裝饰陶瓷器物。(图7-1、图7-2、图7-3、图7-4)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陶瓷工匠不仅将古法琉璃作为一种釉料来装饰陶瓷器物,但同时也将古法琉璃作为一种颜料,在陶瓷素胎绘画时用作色料,使得明清代彩绘瓷器得以更加绚丽多彩。
比如素三彩(图8),名为彩,实为釉,是以釉代彩,就是从古法琉璃发展而来的。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打一个比方,古法琉璃就是装饰中国古代陶瓷的最艳丽的“国服”。(图9)
明清以来,运用古法烧造琉璃的技术更有发展,釉色及品种都有增加。釉色从黄蓝绿三色,发展到翡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达十多种;品种从一般砖瓦发展到建筑装饰附件,如兽头、螭吻及室内用品的“绣墩”(或称“坐墩”)与其他器物(如民间实用的绿釉大小套盆)等。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九龙壁、北海公园及香山公园的琉璃牌坊、山西平遥太子寺的九龙壁和四川成都的红照壁等,都是元明清各代留存下来的琉璃工艺的代表作品。(图10)
古法琉璃作为佛教七宝之一,很是尊贵,被视作药师菩萨为普度众生的化身之物,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
据《明制》记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的方能拥有。
因此,无论是作为工艺品的琉璃器皿的生产,还是对古代三彩瓷器的仿制,特别是对古代建筑遗址的恢复、保护而言,琉璃的生产都是不可或缺的。
据笔者所知,由于古法琉璃使用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原生态的矿物质材料,而非现代的单纯的化工原料,而各地制作古法琉璃的配方也并不完全相同,完全是靠工匠娴熟的技艺和经验,因地制宜地配制煅烧出来的。古代文献关于古代琉璃的制作,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记载,甚至语焉不详。
迄今为止,现代琉璃器物的生产,仍然不能达到古法琉璃水平。所以,继续对古法琉璃的研究、继承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