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活态保护研究
2020-02-11高云
高云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 350202)
一、引言
福建省畲族服饰制作工艺是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畲族服饰中最为经典的传统女性服饰“凤凰装”以及日常劳动衣着服饰中头冠、上装、裙装、围兜、彩带、绑腿、绣花鞋、银扁扣等服装与配饰的制作工艺包含了畲族人民对宝贵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服饰审美意识的外显、淳朴善良民风的体现。畲族服饰具有特殊的民族工艺价值、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审美取向。其手工艺制作技艺传承应当保持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研究对它的活态保护对策辐射出福建省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二、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概观
畲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一个独特的民族,它拥有族人辛勤劳动和生活的悠久历史,拥有动人美丽的“三公主”和广泛流传的南蛮意识“盘瓠”传说,拥有世代传承的凤凰图腾信仰之具象体现的“凤凰衣”,它在中华大地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银河中闪烁着耀眼璀璨的光芒。畲族出现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居于福建东部与浙江交界的山区,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居住人口占据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2.87%之多,居于首位,是畲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省份。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特殊性,使得手工技艺只能依靠口传心授,而不能用纸笔记录并顺利流传之,这导致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大面积流失,甚是可惜。目前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面临着“艺随人亡、衣随人葬”的危险境况,福建省内对于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落地性的实施力度是相当不够的。自2008年6月14日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收录了“畲族服饰”项目,与它息息相关的还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苎麻织布技艺、青靛染布技艺等制作工艺与技法。对于它们的保护和传承可谓刻不容缓,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了神州大地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艺术品质,揭示了中国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应当生生不息,为后人留下可贵文化财富的真理。
三、对比国内外传统服饰的文化与制作工艺保护传承途径
台湾平埔族传统服饰文化是通过族群祭祀活动的长期衍续,将变迁中的传统服饰文化完好地嫁接在现代的生存环境、经济业态、社会生活中,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发挥了服饰制作、使用和保存的落地性的重要作用。传统祭祀活动定时定点,坚持长期举行,成为了平埔族顺应现代社会文化变迁而采取的积极的自我保留、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试的积极手段,它给予了传统服饰文化与工艺新兴的生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服饰文化项目之一的苗族服饰文化在传承和开发问题上,也有学者提出许多建议。例如,苗族服饰的蜡染技艺在挖掘与开发上成立了专门协会,通过协会的工作吸纳更多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对苗族服饰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并且在省市内的学校中增设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课程,开设“民族服装设计课”,课程内容是收集、整理蜡染技艺的理论知识并且开发制作工艺形成实践学习系统,目的在于把原生态的服饰与现代审美及现代工艺结合起来。民间鼓励恢复传统的苗族民俗活动,从中体验苗族传统文化魅力。日本传统和服的穿着、制作、购买方式曾一度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步调,但凭借日本国人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和服装面料化繁为简的改变、制作技艺手法的发展、购买方式的便利、旅游纪念的大力宣传、传统表演艺术中对和服的广泛使用,以及和服形象在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媒体文化中对外界的深远影响力,使得和服在现代社会依旧流芳万世。
四、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的活态保护对策
(一)以静态保护的内容为基础,适当转身过渡到活态保护
静态保护是指借助文字、图片、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和信息技术,对畲族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流程进行记录、编目、分类、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形成系统性的文化留存内容,但保留下来的实体储存量会相当庞大,是其弱点。然而活态保护需要借由静态保护的基础来达到目的,在原有的文字、图片、录像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手段和方式的扩展转变,从静态收录性质慢慢调整为动态存储状态,发挥活态保护的传承性、应用性、生产性、创新性等。
(二)从原材料上进行生态化、根本性的保护
畲族久居于山间开荒辟地,擅长种植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经济作物——苎麻。苎麻是制作服饰布料的最主要原材料,苎布价格便宜,制成衣裳冬暖夏凉,质量坚固,适合于每日行走于山间进行劳作的劳动人民。明代畲族大规模迁徙至闽浙赣交界之地,福建的蓝靛种植业特别发达。蓝靛古时又称作“菁”,畲族人又被称作“菁客”“菁民”,所种植的蓝靛品质优良,苎麻制成的布料需用蓝靛提取的天然染料进行染织,最终形成青黑色,成为畲民服饰的代表色。所以苎麻与蓝靛是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流程中最主要的两种植物原料。畲族服饰中腰带是具人文情感的配饰,它由畲族妇女自捻自染棉、丝、麻等材质制成的五色线进行编制,棉麻、丝线的生产对腰带制作工艺也尤为关键。
活态保护对策应当从制衣原材料生产地的生态根源保护入手,恢复整顿苎麻、青靛等原料作物的生产耕种,复兴畲乡特殊农作物的生态化环境,抢救夺回原汁原味的手工技艺流程中不可废除的工艺环节。除了苎麻与青靛的恢复性规划种植,还应当争取为畲乡引进现代化养蚕技术,大力生产蚕丝线,恢复五色线的纺织与织制。让畲族传统服饰中的腰带全面依靠五色蚕丝线、棉线的手工编织,尽可能地脱离机器制造,改变流于形式的腰带的制作,还原生动的、富有人文情感的、具有原生态民族文化韵味的腰带文化体系。
(三)地缘性保护区域的建设
畲族人游移不定,耕猎并举,随山插种,架茅为居,形成了许多不同分支体系,服饰的制作也可谓因地制宜,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合理性的变迁。以福建省内来说,服饰制作工艺体系分为罗源式、福鼎式、霞浦东路和西路式、福安式等子文化,每种式样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识的传达。例如,霞浦畲族又被称为“滨海畲族”,霞浦式女性服饰上装为小立领,左右衽大襟小袖口样式,服斗设于右衽斜角处,一至三组“L”形条装花池上进行手工刺绣,面积小。刺绣的图案内容有鱼虾蟹、水波纹、双龙戏珠、刘海钓金蟾等与水有关的纹饰题材。下裙高于膝盖处,方便下海劳动;山地性质的罗源畲族,其女性上装无立领,领边有刺绣,前胸襟大面积红黄白绿色花边刺绣,纹饰繁多华丽,图案呈片面状,内容多为花卉叶片、树木植物等与山区劳动有关的纹饰题材。下装多以过膝裙装加绑腿或裤装为主,为的是行走在山间耕种劳作时,阻绝蚊虫叮咬和草木划伤腿部。
落地生存于不同地理环境的畲族发生了多元性的文化变迁,“滨海畲族”“山地畲族”“游耕畲族”都属于同宗同源的畲族文化,但各有细微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色风采。活态保护应当利用族群内“求大同存小异”的碰撞与交融,在不同分支的畲族文化内产生内部联系,发展自我地缘特色,开展“百花齐放”而非“闭门造车”的活态保护举措,进行文化交叉,让不同的工艺制作方法融会贯通,取长补短,萃取精华,以扩大传衍内容的广泛性。
(四)数字化保护手段的积极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2年推动了“世界的记忆”项目,全面推进世界非遗文化数字化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全球文化融汇一体,文化圈快速收缩,共享文化的意识快速扩充,数字化手段的建设能对逐渐消亡的非遗项目进行积极的保护。美国科学基金启动的“数字图书馆计划”、法国实行“文化遗产数字化”、德国实施“欧洲文化遗产网络”、埃及打造出“永恒的埃及”历史文化遗产数字项目、日本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等等,这些全球范围内探讨的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案例都在大步流星地推进着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福建省已有多个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国内的研究技术与数字化的文化建设水平应相对提高,科技渗透活态保护的力量应稳步上升,跟随国际数字化进程脚步。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3D和4D视觉效果体验等科技手段,完成了从数字化原始物料的采集,视频格式的制作和留存,到沉浸式体验的展现。数字科技将“只可意会言传,不可实体保留”的民族服饰制作手工技艺展现在大众面前,体验者能够灵活自便地使用数字设备虚拟体验每一针一线的刺绣绣品缝制,每一个薄如纸片的银质扁扣的敲打工艺、每一条彩带的图案编织技艺。体验者从感官、思维、行动各方面出发,循序渐进地将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植入自身文化内涵中,数字化活态保护手段起到大众审美体验的良好效果。集合了畲族劳动人民集体的勤劳智慧与劳动汗水的传统服饰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成为了能够与体验者积极互动,提升趣味性的数字化产物,寓教于乐、亲身体验的方式增长了体验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五)建设合理的传承人梯队
畲族服饰传统的制作工艺传承人梯队相当不完善,面临着“人亡艺绝,衣随人葬”的现状。畲族人的传统服饰是要跟随亡者入葬的,许多经典服饰无法留存传世,制衣技艺传男不传女,多为子承父业,师徒相传。畲族有语言无文字的特性为技艺的传承增添了难度,单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传承效率低下,传承内容大量流失。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年轻一辈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改变了原本相对闭塞、遗世独立的生活环境,眼界开阔后便不再停留于一针一线的手工制衣技艺,因此也就失去了一大批原本能够进行传承的意向人员。现有传承人年龄大多步入老龄化,呈现出人亡艺绝的趋势。
合理的传承人梯队建设应当来源于邀请国家或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培训演讲类活动,传授无形流变的手工制作技艺,冲破“子承父业、师徒相传”的传统模式,剥去手工艺传承的神秘外衣,向外界扩大意向传承人。有目的地收纳中青年人群,完善传承人“金字塔型”的数量与结构。传承人梯队的建设还可以与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产生联动,针对与畲族服饰文化相关产业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与实践。2018年7月,由福建省文化厅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第三期“福建民族民间服饰培训班”吸引了福建省内一大批高校艺术类服装专业相关教师前来学习。国家级相关代表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亲身向福建省内多所高校的教师们传授手工技艺,并且进行现场实践演练,中青年教师收益甚丰。
(六)科学看待现代化制衣工艺,正确利用现代化设备
传统手工艺细水长流慢工细活的制作工艺方式与现代化、科技化社会的发展脚步是有所冲突的,在面对畲族服饰非遗项目活态保护与传承发展之路上,应当用科学化的发展眼光看待现代化工艺与机械生产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应当保留住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特征,而不是全然地被现代科技与工业技术泯灭殆尽。在本次项目的田野调查中,专门采访了宁德市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兰氏父子。兰曲钗老先生是第五批确立名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畲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他13岁就子承父业学习制作畲族传统服饰,但他始终坚持发展的眼光看待手工艺的制作,他主张使用机器刺绣,大大缩短了手工刺绣所用时长,提高了成衣产出效率,增加了成衣出产的数量,扩大了畲族传统服饰的受众面。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利用现代工艺与现代化科技也应当适度,避免工业制作反扑和过度依赖,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掩盖了传统的制作工艺之美感。比如,工业染料替代了蓝靛的晕染效果,搓捻苎麻成线制成苎布制衣的工艺技术也被机器织线制衣替代,从而造成手工技艺的流失消亡,所以现代化制衣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应当谨慎而为,而非不为。
(七)背靠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应用,形成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态圈
自2006年开始公布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各级各类的畲族文化立项纷纷接踵而来,项目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畲族文化中民间文学工艺、祭祀崇拜、音乐舞蹈、劳动生活、婚庆丧葬、节日庆典等各个方面,畲族文化有建设自身非遗生态圈的良好基础。这意味着畲族传统服饰的活态保护可以适当地避免“单打独斗”的方式,背靠着畲族民俗文化的广泛传播趋势,与其他畲族非遗项目一致联动,发展成保护圈,对彼此都大有裨益。在组团挖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框架下,发展畲乡节日与旅游,发展手工技艺的实践创新与应用,建立畲族人民高品质文化圈。有目的地培育特色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产业,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新机遇,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围绕非遗项目的综合性非遗生态圈进行活态运用,为畲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经过文化组团调整后的全新动能。
五、结语
针对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在传承中“无形”“流变”的特点,活态保护的对策模式具有针对性,能够“对症下药”,改变长期以来畲族服饰制作工艺难以“走出去”,难以大发展的局势。合理利用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的资源,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缘性区域保护,重视扩大传承人基础面,形成综合治理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圈,进行文化生态产业的开发并建立交流平台,增强科教文化力量,运用“活水长流”的整治方法,一起为福建省畲族服饰非遗项目的活态保护工作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