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评价*
2020-02-11李文芳翟明霞
李文芳,翟明霞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3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常见心血管疾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为主要病理基础的一类疾病,硬化斑块形成破裂后在冠状动脉血管中形成血栓,使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足,出现缺血坏死,进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1-2],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3]。目前,治疗ACS的药物以溶栓、抗血小板、抗凝、调血脂等药物为主[4]。依诺肝素、替格瑞洛分别是新型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有临床报道可用于治疗ACS[5]。本研究中采用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ACS,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符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制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6];首次发病;对本研究中治疗药物无严重过敏反应。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入组前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入组前2周服用影响血流循环的药物。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50)
1.2 方法
3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基础治疗。A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0060,规格为每支0.2 mL∶20 mg)皮下注射,每次1支,每日2次。B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0,规格为每片90 mg),每次1片,每日2次。C组患者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给药方法同A组和B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采用EPIQ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公司)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YNTAX评分比较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该量表共12项,每项5分,总分60分,得分越高表示病变程度越高,0~22分为轻度,23~32分为中度,33~60分为重度。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各3 mL,加入抗凝管中,采用KL-05R型高速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速率为5 000 r/min,离心半径为12 cm,离心10 min,分离得到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脑利钠肽(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相关检测试剂盒购于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LVEF和SYNTAX评分与BNP和cTnI的相关性。
临床疗效[7]:显效为各项症状均完全消失,心功能分级提高至2级或以上;有效为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心功能分级提高1级;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心功能分级未提高。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治疗期间,A组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出血、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B组发生恶心呕吐、出血、腹泻各1例,食欲下降2例,总发生率为10.00%(5/50);C组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出血、腹泻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8/5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5,P=0.442>0.05)。
3 讨论
主流观点认为,ACS的发病受体内血流因素和炎性反应的影响[8]。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变,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并导致斑块的形成,随着病情的进展,硬化斑块破裂在血管中形成血栓和各种栓塞性物质,对心肌血管内的血流供应产生影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ACS[9]。根据ACS的发病机制,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调血脂、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治疗为主要治疗原则,或采用上述不同种类药物的多种联用方式。依诺肝素为新型抗凝药物,是在传统抗凝药物肝素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修饰和改进而得到[10],具有持久和强效的抗凝及抗血栓作用,临床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该药作用机制为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及其复合物的结合,加强对Ⅹa因子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其分子链较短,对抗Ⅹa活性较强而久,对凝血酶抑制作用较弱[11];其能增进纤溶作用的发挥,并能保护血管内皮,增强抗栓作用[12];还可通过结构修饰,降低治疗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因此安全性更好[13]。替格瑞洛为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目前的各项指南中均将其列为ACS一线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机体血小板的P2Y12受体,并与该受体的可逆性结合,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保护和修复心肌细胞和心脏动脉血管,从而缓解ACS患者的病情[14]。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具有更迅速和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由于是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不会对患者血小板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治疗安全性更好。
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50]
表3 Pearson相关性分析
表4 3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X±s,n=50)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这是因为2种药物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2个方面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在进一步的LVEF和SYNTAX评分比较中,C组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进一步提高,ACS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C组的BNP和cTnI水平进一步降低,提示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BNP和cTnI均为ACS患者代表性的血清学指标,均参与ACS患者的病情发生、进展和预后[15]。在相关性分析中,BNP和cTnI与LVEF呈负相关性,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性,提示联合治疗对疗效更有改善,也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BNP和cTnI等血清学指标水平。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与单独用药相比,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治疗ACS的疗效更好,患者的心功能、SYNTAX评分、血清学指标等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疗效指标与BNP和cTnI水平呈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