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突发气胸的急救护理

2020-02-10丁晓娟

关键词:操作间心电监护气胸

陆 洁, 丁晓娟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 消化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ANVUGIB)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两类。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90%)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52.7%)是最常见的病因,国内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其中高危溃疡(Forrest Ia、1b、IIa、Ⅱb )检出率呈增加趋势[2]。内镜下止血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相关指南推荐对Forrest分级Ia至Ⅱb的出血病变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内镜检查或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据资料统计,胃镜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3%~0.2%,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1/10 000左右[4],内镜下检查也可并发气胸、穿孔等严重并发症[5]。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抢救是降低突发气胸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突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因“呕血1小时余”急诊拟“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慢性肾功能衰竭、高尿酸血症”于2018年4月21日02:10收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数年,服用多种降压药,未规律监测血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脑梗死病史1年,无后遗症,存在“慢性肾衰竭”、“高尿酸血症”病史数年。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无特殊。入院时体温 36.3 ℃,脉搏 54次/min,呼吸 18次/min;血压 101/66 mm Hg,血红蛋白91 g/L,神志清,伴有头晕、乏力,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异常,无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坦,腹壁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未见异常。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30分,压力性损伤Braden评分17分,预防坠床护理评分6分,疼痛评分2分,营养评分(NRS-2002)4分,深静脉血栓评分4分(高危风险)。社会心理状况:家人支持,有医疗保险,无较重经济负担。腹部彩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血红蛋白91 g/L,白蛋白27.9 g/L,凝血酶原时间13.1 s,肌酐147.9 mmol/L。

患者入院后予吸氧3 L/min,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缓,生长抑素250 ug/h持续泵入,准确记录24 h尿量,予禁食、抑酸、止血、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胃镜检查示胃溃疡伴出血,溃疡处有血管裸露,Forrest分级为IIa,再出血率为43%[3],患者无呕血,未解黑便。入院第2天予停止心电监护及生长抑素泵入。入院第3天患者诉心慌、出冷汗,快速血糖示5.6 mmol/L,急查血红蛋白示77g/L,予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3U静脉输注,后无不适。入院第4天患者07:00 患者解黑色稀便2次,共约200 mL,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1g/L,10:00予开放流质饮食。16:45患者如厕后突然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快速血糖示9.2 mmol/L,呕鲜红色血液50 mL伴血块,立即予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生长抑素250 ug/L持续泵入。17:58 患者由医护人员护送至内镜室行急诊胃镜下治疗,镜下见胃腔大量新鲜血液,高位胃体后壁溃疡处有活动性渗血,由于溃疡面较大,金属钛夹未能夹住血管,出现血管飙血,后予1∶10 000肾上腺素基底部注射、热钳止血后飙血停止,仍有渗血,过程中患者剧烈呕吐鲜红色液体约500 mL,退镜后患者再次呕吐大量鲜红色液体约500 mL,予加压输血(输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3U)。18∶10患者出现颈部、面部皮下气肿,SpO2为72%,紧急气管插管,连接便携式呼吸机辅助通气(急诊),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2%,急诊行CT检查提示双侧气胸,立即联系胸外科、普外科、手术室共同参与抢救治疗。18:20 护送患者入手术室胸外科立即予胸腔闭式引流,普外科术中探查胃胀气扩张明显,贲门上方5 cm处食管撕裂伤,食管裂孔处见大小约4 cm左右缺损,予行近端胃切除术。患者术后转ICU监护治疗,后转普外科,于入院第25天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急诊行内镜检查转运前的护理要点

本例患者突发持续性呕血,存在消化道活动性出血,需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确定患者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后,按照《中国危重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的要求[6],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路扩容补液,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交叉配血后联系血库立即予优先配血,送至门诊内镜室。准备好转运的仪器、物品、药品等,包括小氧气筒、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转运箱、吸痰管、50 mL注射器等及抢救药品,所有仪器设备储备备用电,确保处于应急使用状态。安排高年资的医生、护士参加患者转运。电话联系电梯间、内镜室做好转运准备。内镜室接到电话后,立即准备好内镜操作间,准备好胃镜及内镜下止血所需的药物及附件,以便患者到达后可以立即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2.2 内镜室空间管理

本例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大出血,为确保术中有抢救空间,避免各种仪器设备混乱影响治疗和抢救,术前要对操作间做明确管理。内镜室做全身麻醉的操作间面积较大,操作空间大,将患者安排在此操作间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准备两套吸引装置,一套用于内镜下吸引,一套用于患者检查过程中口腔分泌物的吸除。除了准备吸痰管,还需要准备大管径的吸引管,一旦患者在操作中出现大量呕血,可以迅速进行吸引,防止患者突发窒息。抢救车置于患者足部侧墙边,一旦发生大出血时便于抢救。治疗车位于患者右侧,所有需要使用的器械准备齐全,内镜护士站与此位,便于操作配合。另外安排2名内镜护士,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传递器械、附件等[7]。

2.3 突发气胸的观察和抢救措施

患者在内镜止血过程中及退镜后均发生剧烈呕吐,呕鲜红色液体约1 000 mL,之后患者出现颈部、面部皮下气肿,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至72%。患者很有可能因剧烈呕吐导致上消化道穿孔出现气胸,迅速有效的紧急处理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①立即与急诊中心联系请求支援。②开放3条静脉通路,紧急通知血库配血,予加压输血(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3U)。③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发绀、面部、颈部皮下气肿等。呕血过多时,安抚患者,嘱患者不要屏气,使用大管径吸引管清除血液,防止窒息发生。④配合急诊科医生紧急气管插管,气管插时应采取头偏向一侧的体位,防止血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⑤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通气,氧气吸入8L/min。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便于抢救用药。⑥安全转运,急诊CT检查了解气胸程度,联系胸外科会诊,行胸腔闭式引流(紧急情况下立即用50 mL注射器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进行胸腔穿刺排气)[8]。⑦急救过程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工作。

2.4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安全转运

转运前做好物品、药品、仪器设备等准备工作。气管插管后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急诊)辅助通气,合理进行镇静干预,携带心电监护仪、微量泵、小氧气筒、转运箱等抢救物品。联系电梯间、CT室开放绿色通道,做好准备,缩短转运时间。消化、急诊医护团队共同转运患者,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证各种管道在位、通畅。联系胸外科、普外科、手术室做好准备,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并与相关科室人员做好病情、用药等交接。

3 讨论

内镜检查过程中突发气胸,病情进展快,危及患者生命[9]。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突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护理体会:①联合多学科(MDT)抢救模式:危重患者的救治已经不能由单一学科来完成,需要体现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及时寻求外援支持,通过急诊中心、胸外科、普外科、手术室等共同参与抢救,以提高救治成功率[10]。②患者突发大量呕血时气管插管体位:采取头偏向一侧气管插管,使用大管径吸引管清除患者口腔内血液会更加安全、有效。③加强急救技能学习与培训:参照《2016版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进行培训,医生至急诊抢救室学习气管插管技术,组织患者突发窒息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④完善抢救器材及设备:内镜室配备急救转运箱、抢救车内增配输血加压袋,内镜操作间内配备两套吸引装置,以备应急使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操作间心电监护气胸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某温泉酒店大型厨房通风设计探讨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介绍一种新型的铣镗床所用的带减震功能的升降走台
家中渗水原来是隔壁餐厅防水层存缺陷惹的祸!
北京市通州区食药监管局对部分正规饭店开展清查工作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