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能力建设:核心指标与人才战略

2020-02-10刘斌志王思敏吕静淑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艾滋病专业

刘斌志,王思敏,吕静淑

(1.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重庆401331;2.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3. 南通大学社会工作系,江苏 南通226019)

国家卫健委于2019 年11 月3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1-10 月, 全国共检测2.3 亿人次,新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3.1 万例,新增加抗病毒治疗12.7 万例。 截至2019 年10 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 万,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40 万,全人群感染率约为万分之九。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两广、河南、云南、四川现存活病人较多;新疆、四川、广西、云南现存活感染者/AIDS 病人人口占比较高[1]。2019年4 月,国务院下发《艾滋病防治条例》(2019 年修订),明确指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要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措施, 实行综合防治”。 在投身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断拓展相关服务理论、方法技术与实务领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促进全民公共卫生与健康水平,体现了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服务特色。

一、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发展的脉络与趋势

基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经验, 专业化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领域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渐趋成型。一方面,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是在遵循优势视角、 全人健康等社会工作基本价值伦理的前提下,整合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工作理论以及福利保障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健康促进、心理干预、 社会倡导等方法技术对艾滋病患者及其社会系统进行整体关怀和结构干预, 最终促进易感人群以及艾滋病患者的有效预防、治疗、护理以及救助。另一方面,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者即在各级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医疗救治以及社会支持场所与机构,面向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艾滋病医护人员、 艾滋病病毒易感人群和社会公众提供艾滋病防治与社会救助服务的社会工作者, 以及具有相应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质的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其他专业人员。

首先,我国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及其能力建设具备坚实的理论与实务基础。 早在2005 年,周晓春在开展国务院防治性病艾滋病协调会议办公室社会动员基金支持的“艾滋病关怀志愿者动员培训计划”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就从具体国情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实际需求出发,探索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化解家庭排斥、社区排斥、医疗排斥、教育排斥和就业排斥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2]。 2007 年,刘斌志等认为社会工作者作为艾滋病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和服务枢纽, 为艾滋病患者及其相关人员提供了心理及社会分析、心理及情绪辅导、协助舒缓压力、社会资源整合与争取、社会预防与宣传等多方面的服务[3],并正式以“艾滋病防治关怀与艾滋病社会工作实务”为题组织内容,将其编入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医务社会工作导论》之第十六章[4](P414-446)。 至此,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作为医务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开展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0 年,向德平教授的行动研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我国艾滋病患者社会救助既有坚实的价值引领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更有较为成熟的实务基础与模式支撑,强调社会工作是解决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 恢复患者社会关系与提升患者社会功能的新路径[5]。2013 年,《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一书正式提出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框架,在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其需求、艾滋病患者免疫观及其影响因素、艾滋病患者复原力及其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基本方法、内容体系,并专题论述了艾滋孤儿、青少年、毒瘾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家属以及艾滋病全球治理的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和策略[6](P1-4)。 莫藜藜在2018年出版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专列“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一章,着重分析了艾滋病医疗及防治中的伦理问题,并从艾滋病患的心理及社会评估、艾滋病患的心理辅导、家属的心理反应与照顾原则、 协助舒缓医疗团队成员的压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艾滋病社会工作的处境[7](P299-312)。与此同时,自2000 年开始,依托相关的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后来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基金项目等,我国云南、四川、河南、湖南等各地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社会救助服务实践与探索, 在性病艾滋病高危易感人群中建立可推广的社会工作预防与救助模式, 体现了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中国特色与本土经验。 总体来看, 社会工作在参与和促进艾滋病防治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务经验,不仅践行了以人为本和尊重包容的价值理念, 并积极拓展了社会支持理论、增权理论、优势视角、生态系统理论、 抗逆力理论以及社会包容理论的运用与实践;不仅积极探索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主题活动、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方法的具体运用策略,而且形成了艾滋病防治的“河南模式”“四川模式”“云南模式”“广东模式”等本土模式;不仅开发出面向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 艾滋病医护团队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而且积极面向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注射吸毒者、大中学生等多元群体构建了精准性的服务体系, 充分体现了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成就。尤其是自《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政府购买服务越来越成为艾滋病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 我国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及其能力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 在医务社会工作尤其是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发展还较不成熟的实际处境下, 我国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拓展还存在诸多限制与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依然不够成熟, 难以满足新时期艾滋病防治实践中的理论需要和方法技术需求。目前诸如社会支持理论、 复原理论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运用,更多是在理论探讨层面,还未能够将这些理论智慧通过服务实践演绎为具体可行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与服务策略, 从而导致理论分析与运用与具体的处境、 服务的实践以及人群的需求脱节。 二是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服务实践与本土模式还缺乏足够的实践证据支持与服务成效支撑。 目前大部分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与成效评估, 更多是从单向度的社会工作者专家视角的定性评估, 缺乏更为科学的循证社会科学的数据支撑, 也缺乏来自服务对象长期心理及社会成长的案例支撑, 相关模式的实践成熟度、理论信度、实践效度以及社会推广度均有待检验和提升。 三是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特色, 且其创新性与精准性均有待提升。 目前社会工作在参与艾滋病防治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个案工作、小组辅导、社区工作等方法外,更多采取的是诸如同伴教育、社区宣传、社会动员以及资源链接等技术。但这些方法和技术并没有有效切合艾滋病患者以及感染者的实际需要,其服务的精准度有待验证。四是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及其能力建设相对较为滞后。在众多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中,仅有少量医科类院校开设了艾滋病社会工作相关课程,还没有一所高校或机构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由此导致相关服务实践缺乏人才支撑与能力支持, 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在艾滋病医护团队中的专业性和成效性不够突出。

最后, 构建核心能力体系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的社会工作,如何在一个学科、专业和话语体系都十分成熟的艾滋病医护框架中获得存在的必要性和介入的空间, 如何针对艾滋病患者及其相关群体的独特需要而开展精准化的服务并体现其专业优势和服务特色, 这就要求社会工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具备实现以上目标任务的独特价值理念、理论素养以及方法技术, 即提升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 所谓核心能力是指个体或组织在服务和竞争中所单独具备的处于优势地位并且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强项和特质[8]。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提升, 不仅可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 丰富艾滋病防治的服务类型和内容, 促进艾滋病防治的人文化和科学化进程, 更可以拓展社会工作的服务广度和深度,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追求,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因此,建构和拓展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既是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需,更是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精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能力建设的核心指标

借鉴核心能力的“价值—知识—技术”的三维框架, 结合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发展趋势,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十个方面:

(一)价值理念维度的核心能力

价值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信念和灵魂, 是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的动力源泉, 也是社会工作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真诚接纳和欣赏服务对象, 还要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更要以预防为主和全面关怀的综合防治理念参与到公共卫生服务之中。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是尊重接纳和预防为本的人本主义价值。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也确立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艾滋病防治基本策略。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参与艾滋病防治的首要和根本价值,不仅要尊重艾滋病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种族的差异性,而且要尊重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自决权以及改变的能力和机会, 更要将艾滋病患者的生命作为服务的最高目标, 并帮助艾滋病患者协调肉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促使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存在、 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统一,不断地鼓励、激发和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动机和行动力, 最终促进其通过努力融入社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艾滋病的社会决定性因素的重要意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社会预防策略。 一是基础性监测。 社会工作者应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疫情及流行趋势,切实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在社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卫生服务中心、高危人群集中场所广泛建立监测哨点,监测高危行为的发生并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 二是跟进性干预。对易发生高危行为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加强艾滋病防治教育,积极倡导健康行为;对已发生高危行为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要促进其及时接受艾滋病毒咨询检测, 并进行危险行为干预;对监测发现已感染艾滋病毒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及时提供危机介入和心理辅导服务,促进其接受抗病毒治疗,鼓励其重建生产生活。三是层级式防护。依托现存的三级医疗防护网络,社会工作者可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推进省市、区县、社区的三级艾滋病防护和关怀网络建设:省市负责预防关怀的指导、培训、督导、技术支持等工作;区县负责提供医疗服务点,开展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心理支持、参与社区关怀支持活动等;社区负责药物发放、督导服药、宣传普及、家庭随访、社区关怀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防护网络来推进艾滋病的综合治理[9](P36)。 四是全员式参与。 社会工作者应坚持贯彻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理念,预防宣传和行为干预要辐射至每一个社区、家庭和个人。

其次, 是优势视角和增能参与的能力建设理念。 优势视角和增能参与的能力建设是指在艾滋病防治中, 社会工作者既要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抗逆力,又要通过赋予权力、 增强能力的方式去促进艾滋病患者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和重建生产生活, 以视角看待和行为实现的相互结合来实现艾滋病患者的社会适应和融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归还资格。 社会工作者要将“人”与“疾病”、“问题”剥离。艾滋病患者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人作为社会成员便有资格享受自己的尊严、声誉、权利和责任。 社会工作者就要将这种原先被剥夺的成员资格重新归还给艾滋病患者,以尊重、包容、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服务对象。二是悬置怀疑。社会工作者应以理解、欣赏、信任的态度面对服务对象,将服务对象本身、家属、医护人员、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怀疑和歧视悬置在一边, 协助服务对象看到创伤背后所隐藏的机遇和挑战,看到过往经历的意义,追求美好生活。 三是孵化组织。 社会工作者要赋予服务对象充分的权力和自主性, 协助服务对象孵化自救互助组织, 在为其提供心灵归属的同时又提升自助管理的能力, 并通过社会工作者对互助组织的管理和协调,建立一个维持服务的长效机制。四是鼓励参与。 社会工作者要鼓励艾滋病患者主动参与包括政治、经济、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组织活动和社会活动, 使他们在更开阔的社会空间中用生动的面孔和多样的活动发出声音、传达诉求,重塑自我形象并重建美好生活。

最后, 是结构干预和整体关怀的平衡统一理念。 结构干预和整体关怀的平衡统一即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社会工作者既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分析艾滋病患者的病理特征、干预高危行为、督促接受治疗,又从感性的角度为其提供心理辅导、经济保障、家庭服务、消除歧视等关怀性服务,将关怀与干预统一起来, 不因着重其一而偏废了生理上的治疗或心理上的整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体性教育, 即对个人在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技能方面所进行的总体干预,社会工作者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历程采取不同方式并选择适当内容进行防治教育。 二是场域性建设, 即建设个人生态系统并增加个人对抗艾滋病毒的社会资本, 其中包括提高家庭照顾能力、构建获取资源的关系网络、重建不适宜规范、建设互助关怀社区、增加社会认同、扩大公众参与等。三是全人关怀,即从全人医疗的角度关注艾滋病患者的身、心、灵及社会的需求,并从自我、家庭、社区、医疗体系等多个方面提供服务,实现个人的完全整合[10]。四是全人群关怀,即考虑到艾滋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性工作者、男同性恋者、注射吸毒者等多个人群的需求并提供关怀和辅导服务, 以此减少心理压力并采取正确积极的防治方法,与患者共同对抗艾滋病毒。

(二)理论知识维度的核心能力

为了有效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取得预期成效, 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应建立在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之上,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是预防医学和传染病学的知识。 一方面,预防医学是以防御战略思想研究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并采用社会预防等综合性手段消除环境中对健康的有害因素、利用有利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 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目标的系统科学知识,具体包括:一是三级预防的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掌握预防医学的科学思维和知识, 针对艾滋病的易感期、发病前期和发病期各阶段,做好病因预防、 疾病前期预防和发病期预防的 “三级预防”工作,做到在预防中有治疗、治疗中有预防、预防与治疗相结合[11]。二是疾病监测的知识。社会工作者要掌握长期、 连续、 系统观察疾病的动态分布、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监测知识,研究艾滋病流行趋势并推动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创新发展,监测内容包括: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疾病流行和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调查资料、计划免疫措施后的效果研究、部分人群的易感水平、有关人口资料和防治措施等[12]。 三是卫生保健的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切实可行、 科学可靠和易于接受的方法促进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通过社区卫生保健、家庭卫生保健、自我卫生保健的公共卫生教育,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人群的卫生服务。 另一方面,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性和危害性, 社会工作者还需掌握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其分布情况,研究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措施的流行病学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 一是艾滋病的病理学原理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向服务对象普及正确的艾滋病原理、发病过程、临床特征、主要治疗方法等知识,协助服务对象将艾滋病积极地看待为一种免疫系统遭到侵袭的慢性疾病, 树立积极的免疫观和治疗态度。二是艾滋病毒阻断的知识。社会工作者可根据艾滋病传播的“三环节”,分析和探索艾滋病毒的阻断措施, 具体包括管理传染源、 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等阻断知识,如杜绝艾滋病毒携带者与健康群体发生高危行为、倡导安全性行为、促进针具更换等。三是免疫干预与治疗的知识。社会工作者要掌握抗HIV 的三大疗法和联合用药方法的知识, 协助患者获得免疫治疗和接受并发症治疗,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CD4T 淋巴细胞少于常规数量者、 被意外刺伤的医务人员介绍预防性治疗措施。

其次,是艾滋病易感过程和机制的理论知识。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 艾滋病易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或生物学的原因而增加了感染风险或加剧了感染后果。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掌握艾滋病易感的相关知识, 了解艾滋病易感的过程、机制和因素,具体内容包括:首先是艾滋病易感机制, 即增加个人感染艾滋病毒风险的易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尤其是艾滋病易感的心理机制、教育机制、文化机制和信息传播机制等。其次是艾滋病易感因素,即个体生态系统中容易增加感染风险和加剧感染后果的相关经济因素、资源因素、群体因素、社会因素等。最后是艾滋病易感过程, 即增加艾滋病毒感染风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般来讲,艾滋病易感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需求产生,个人产生经济、认同、归属、爱与性爱等需求,但当下无法通过规范的途径得到满足;二是尝试越矩,个人试图通过亚文化群体、社交软件、暗网等媒介了解相关信息,但此时仍坚守规范;三是环境催化,个体经了解后与亚文化群体的关系更加密切并受到大量亚文化观念的影响, 逐渐开始说服和安慰自己发生首次高危行为; 四是防线崩塌, 个体彻底放下心理防线,实际发生高危行为;五是感染病毒,发生一次或多次高危行为后证实感染艾滋病毒; 六是否认安慰, 在得知感染病毒后由于不能接受现实而否认事实真相,并安慰自己逃避真相。

最后,是艾滋病防治政策与社会福利的知识。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社会福利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达到遏制艾滋病流行和传播、 改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13]。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政策与福利知识,具体包括:一是政策信息关注。 社会工作者应及时掌握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和法律文件,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二是政策信息获取。社会工作者应通过网站、电视、广播、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扩充自己获取政策信息的途径, 及时获取并解读政策。三是政策信息解读。社会工作者在获取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后要协助公众解读和了解政策, 将政策制度中与公众息息相关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展示出来, 并通过宣传折页、漫画、挂历、宣传单、笔记本、手提袋、读本、宣传栏、横幅、知识讲座等具体方式将政策信息送到手上、读进心里,对有实际需要的艾滋病患者要协助获得国家的救助和关怀资源。 四是政策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服务的实际提供者、社会政策的基层实践者, 因而具有了评价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的资格, 其可根据对服务经验的总结和公众意见的收集向政策制定者反馈意见、 提供建议,促进社会政策和福利体系的完善。

(三)实务技巧维度的核心能力

在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中, 工作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宣传教育、知识普及、心理慰藉、定期随访、社区照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等多种专业服务,掌握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社区关怀、社会倡导等技巧,核心技术包括:

首先,是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术。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激发和帮助人们接受并利用保健信息、 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养成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实现知、信、行的改变;健康促进是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促进人们行为改变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各项策略活动[14],具体包括:一是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既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折页、横幅、展板、海报、 温馨提示等一般宣传形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还可以通过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活动、文艺表演、媒体宣讲、专家答疑、居民分享、咨询服务等创新活动增添教育的趣味性, 以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向公众宣传科学的防治理念和健康行为。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生活化, 以平实易懂的语言替代生硬的专业术语, 使知识贴近居民生活并降低理解难度。 三是注重教育媒介的就地化和便捷化,借助多种平台进行宣传教育,既可以就地依托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 制定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计划; 还可以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网络、媒体、微博、电视、广播、贴吧、QQ、微信等多媒体形式传播健康信息和行为, 以此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可及性和便捷度。

其次,是危机介入与同伴教育技术。 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应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危机介入服务,协助其直面疾病并注入生活动力。 危机介入的技巧包括:一是危机预防服务。在服务对象准备接受检测服务之前, 社会工作者要向其提供艾滋病普及知识和情绪辅导服务, 协助理性认识艾滋病的医学特征和发病过程,说明艾滋病如同慢性疾病,并不意味着生命马上消逝, 做好心理安抚和极端行为预防工作。二是危机评估服务。对检测出已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要进行危机评估, 包括生活受影响程度、情绪波动、生活信心、未来打算、自杀倾向评估等。 三是危机干预服务。 对评估发现有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倾向的患者,要及时采取干预服务,包括稳定情绪、心理辅导、注入希望、协助家人陪同、自我肯定训练等。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可采取同伴教育方法促进患者的自助与互助。 同伴教育是在有共同感染经历的人员中, 发掘和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良好者作为“同伴辅导员”,协助社会工作者一起开展教育辅导,通过易接受的、自然的、针对性强的方式提高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达到减少危险因素、促进行为改变的目的[15]。相应的同伴教育的技巧包括同伴辅导员的挑选、培训、督导、管理和激励。

再次,是哀伤辅导和临终关怀技术。社会工作者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应针对艾滋病患者的悲伤情绪和恐惧心理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支持、情志干预、动机激发、死亡教育、生命回顾等哀伤辅导和临终关怀服务,以帮助患者树立正面、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在哀伤辅导中,社会工作者要做到提早介入、真诚倾听、定期随访,并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已进入艾滋病临终期的患者,社会工作者应为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即在照顾护理的过程中,与医护人员、家属共同努力,为患者做好环境、 饮食、 治疗等基础生活护理和情绪疏导、心理关怀等心理护理,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帮助患者有尊严、安然、平静地离去。其技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回顾。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回顾人生历程, 发现各生命阶段中的重要主题及其对自己的影响, 重新审视和认识生命,最终获得心灵安宁。 二是死亡教育。 社会工作者施于服务对象生命教育, 共同探讨生死关系和对死亡的认知态度, 协助服务对象形成对死亡的客观认识, 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并坦然接受和面对死亡。三是关怀整合。社会工作者应将医护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的医疗关怀、 家属提供的家庭关怀、社区提供的照顾服务、社会提供的支持服务整合起来,并将这些关怀照护传达至服务对象,使其在爱与被理解中安然死亡。四是心愿达成。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完成未了的心愿、 消除遗憾,提高患者生命末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后,是个案管理与社会倡导技术。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工程, 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包括医学研究与治疗、文化理解与接纳、社区支持与关怀、家庭照顾与爱护等。 一方面,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个案管理和社会倡导的技术实现服务协调、资源整合、社会动员,为患者提供全面、包裹式的专业服务。 个案管理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根据对患者及家庭的问题和需求评估,设计、安排、实施、评估和倡导的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整合服务, 以此回应患者的多重需求[16],具体技巧包括促进患者参与、开展需求评估、实现专业合作以及服务协调管理。 另一方面,社会倡导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动员和政策倡导的方法促进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接纳和包容,形成对艾滋病的客观认识, 为艾滋病患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专业策略。 社会倡导的核心是政策倡导, 即指社会工作者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发现社会政策的不足, 并通过服务经验的总结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以促成社会政策的修改和完善,促进艾滋病患者在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社会关系、社会能力和社会政策方面的良好适应和融合。

三、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人才发展战略

作为一个横跨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以及社会工作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新兴社会工作服务场域,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正处于初步的理论探索与实务拓展阶段。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核心能力与专业优势的发挥, 不仅需要党和政府从制度层面重视社会工作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更需要从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工作的跨学科视野出发促进专业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最终还需要艾滋病医护团队以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接纳与认可。具体来说,促进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能力建设与人才战略实现,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构建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制度化体系。虽然早在2010 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就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升为主体人才队伍,纳入国家人才工作大局,2011 年、2012 年中央18 部门和群团组织又先后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但专门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推动还有赖于共青团中央等于2014 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华全国总工会等2016 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 同样,要促进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能力建设,也需要推动相关的制度化体系构建,可以由国家卫健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布 《关于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将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以及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者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有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培养途径、水平认定、岗位开发、薪酬保障以及社会表彰等方面的制度。

其次,探索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学科化体系。社会工作参与艾滋病防治凭借的是其在社会功能评估、分析以及重建方面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成效,因此需要不断促进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设, 从学科建设层面保障相应的专业人才与专业能力水平。 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公共卫生与社会工作的合作,既推动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开设社会工作服务方向,也可以鼓励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拓展公共卫生服务与艾滋病防治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打破学科发展的藩篱,既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医科大学通过开设MPH-MSW双硕士学位培养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专业硕士,也可以直接鼓励相关高校与疾控部门、卫健委联合订单式培养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 从根本上保障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核心 能 力 培 养[17]。

再次,构建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专业化体系。学科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是通过专业水平以及专业能力来体现,并得到社会服务领域的行动认可。因此, 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体系。一方面,要促进相关的专业共同体建设, 既可以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下设立公共卫生专委会, 也可以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等。 通过这些专业共同体的建立,促进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专业教材编写、专业师资培训以及专业学术交流, 提升从业者的能力水平。 另一方面, 需要不断推进相关的服务项目、服务实践、行动研究以及行动反思来提炼艾滋病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以及方法技术,不断总结各地艾滋病防治社会救助服务的实践智慧、 本土模式以及理论素材, 从而提升相应的专业水平与能力水平。

最后,夯实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 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等国家级行业标准,为相关服务的规范开展和能力发挥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需要将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十个核心能力指标进行整合归纳,探索和构建新时代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并就相应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服务的原则、内容、方法、流程和管理等进行规范,提炼相应服务领域的核心能力标准和方法技术,为各地开展相关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 开发设置相应社会工作岗位、评估专业服务成效提供依据,为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者规范服务行为、 提升专业服务质量、体现服务核心优势提供参考。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制定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的人才认定标准、职业伦理标准、岗位薪酬标准等标准体系。 通过标准和指南的研制,引导和促进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者以能力建设为抓手, 不断融入艾滋病医护团队、 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以及健康医疗服务团队, 在团队合作中体现专业价值和专业特色。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艾滋病专业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 世界艾滋病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