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在何方?
——疫情下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020-02-07刘火苟
■ 刘火苟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庚子新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武汉,席卷全国,蔓延世界,至今已造成全世界上千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大疫面前,人类命运面临着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世界的明天会好吗?人类会怎么样?疫情期间,笔者翻阅《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1],体会此书关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一、人类演变发展史上的三次革命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撰写的一部关于人类演变发展历史的著作。全书近三十万字,作者既宏观地追溯了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又眺望了的“智人”未来的“末日”社会。基于进化论的理论基础,赫拉利探讨了人类是怎样从一种普通的动物走向生物链的顶端,而又将走向何处。全书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四个部分,用二十个章节具体展开,图文并茂,娓娓道来。作者视野极广,左右逢源,在历史学之外,将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生物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纵横捭阖,既具有严肃思考的学术性,又表现出幽默风趣的通俗性。
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指出,在人类演化发展历史中,出现了三次重大革命:大约7 万年前,“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大约12000 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500 年前,“科学革命”让历史开辟新局。这三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命运及其地球上其他生物的格局。其中最重要的革命就是认知革命。赫拉利认为,在远古社会,当代人类的始祖非洲智人与其他地区的人种(欧洲、中东的尼安德特人,亚洲直立人、澳洲丹尼索瓦人等)和动物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脑容量、体型、力量等条件来看,都远不及尼安德特人和动物界其他的大型生物,但是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的霸主,是因为大约在7 万到3 万年前,智人在演化过程中,某次基因突变改变了大脑的工作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全新的语言来沟通。在采集狩猎的现实之上,他们学会了想象并认同某些虚构的观念,即开始生活在客观现实和想象现实之中,从此脱胎换骨。这就是所谓的认知革命。他们共同相信某一个图腾、某一个神明,这些认知把智人联系在一起,他们学会了合作,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开始往世界各地迁移,用认知革命中学会的新的语言、新的思维方式,把其他的人种从他们的领地上赶走并屠杀干净。
随后,人类发生了农业革命:驯化了麦子,驯化了家畜,人口大规模增长。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形成了远比过去更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与自身紧密相连,但与周遭的其他物种画出了界限。此后的科学革命让人类找出了新的方法,进行能量转换和商品生产,实现了物质的极大繁荣。与此同时,国家公共权力边界的不断扩大,削弱了家庭等共同体对成员的紧密联结;人类无穷的欲望,也对周遭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作者在最后不无忧虑地指出,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正在把人类带入末日,他们开始改造基因、改变生命的游戏规则,设计未来永远年轻的生化人:他们记忆数据化,既不繁衍,也没有欲望;既没有情感,也不会愤怒。
二、疫情之下的人类命运之思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的尾声用《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对人类盲目地、无节制地追求快乐表示忧虑。他甚至描述了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可怕景象,那里的人们都要服用苏麻(一种合成药物),这能让他们感到长久地快乐,不论如何被奴役,他们都会感到无比满足。赫拉利考察了人类快乐的历史后认为,快乐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幻觉或者错觉,并没有真正的生命意义。过分执着追求,反而会带来毁灭。人类为了快乐和享受,愚蠢地把自我送入危险的境地。人类如果不去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必将招致厄运。还记得恩格斯那句名言吗?“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赫拉利在其随后的著作《未来简史》中提到困扰人类几万年的三大问题,他们分别是饥荒、瘟疫和战争。他在开篇中写道,“科学革命之后,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了今天,这些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2]然而,在此书出版时隔不到三年的今天,这场全球性大规模的致命病毒来袭,才发现我们对于瘟疫的认识还是过于乐观了。很多人认为,这场旷日持久的疫情,必将对人类带来深远的影响:逆全球化、经济萧条、政治变局……
事实上,瘟疫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一些国家以自我为中心,以邻为壑甚至互相算计。武汉的疫情发生后不久,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纷纷发布通知,禁止14 天内有中国旅居史的人员入境。还有,在全球各国都遭受病毒摧残需要团结的关键时刻,某些国家为一己之私甚至公然劫掠他国口罩等防疫物资,上演出一出出人间闹剧。
远古时期的非洲智人
新型冠状病毒
面对疫情的扩散及其所带来的挑战,人类面临的紧迫的、共同性的任务就是尽快控制、消灭病毒。人类相依,唇亡齿寒,我们栖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没有国界,无人能独善其身。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 年3 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上所说,于今之际,“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此前近乎玄虚的概念,通过这场席卷全球的重大疫情的“洗礼”,现在几乎变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现实。按照《人类简史》的说法,这几乎是当代人类的一个“认知革命”。疫情期间,17 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丧钟为谁而鸣》一再被人们提起:“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没有什么比今天这场疫情,使这首诗更能激发人类的共情与共鸣了。
三、人间正道在何方?
人类演变发展到今天,历经各种严重的难以计数的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还有可怕的黑死病、天花、大流感等瘟疫,更有毁灭性的几次世界大战,还有至今仍未全面解决的亚非拉一些地区大面积的饥饿和贫穷问题。当前,新冠疫魔仍然盘踞人间,仍在时刻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不过,历经近一年,疫情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有效控制。从实践来看,人类尽管彼此猜疑,国家之间的合作尽管困难重重,但也产生了一些成效。随着疫苗的全球性协作研发逐渐形成共识,我们相信疫情终将消弭,世界将重回安宁。但是,人类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无疑还可能面临着更为重大的、更为危险的“黑天鹅事件”,[3]彼时,作为“智人”,人类能否进一步超越国别、种族、肤色的偏见,能否彻底打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东西方文明的壁垒,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从而避免出现《人类简史》最后一章标题所谓的“智人末日”、人类灭亡的悲惨大结局?
不合作,可能意味着人类真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区域战争频发、国际瘟疫流行的大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生态人类学概念——“人类纪”。“人类纪”成为与“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近乎并列的具有隐喻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地球上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之间、不同种族共同面对的经济、政治、安全、教育、文化、信仰的全部问题。“人类纪”的提出从根本上突破了人类中心立场,消解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高贵地位,将人类放到了更广阔的生命体系中进行思索,揭橥了人类与他者共存、共生、共灭的深刻命题。[4]后疫情时代,我们宁愿相信这是一种警世危言,而不是谶言。
“人类纪”的假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