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

2020-02-07鲍国富

海峡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教学资源劳动

■ 鲍国富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1]新时代对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教学要从以前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变为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需要赋予更多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2]初中是学生重要成长阶段,初中语文在教学中更应该融合劳动教育,以达成劳动育人的教育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通过语言文字,文章篇目,以“语、修、逻、文”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形成知识结构,经过训练进一步形成能力。实际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语文不仅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学科,更是综合实践的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语文学科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可以自然融合劳动教育。

根据《意见》要求“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4],将与语文学科一样包容在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形成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语文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效果可以受到劳动教育精神和实践的信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是以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目标的活动,语文学科的教材、作业等知识载体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作者编者对劳动的认识而形成的语言文字材料,师生的语文教与学的行为也是劳动活动的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就应该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结合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二者的融合,以语文教学为主,劳动教育为辅,保持适度倾斜,二者功能各有突出,可优势互补。这样可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提高融合劳动教育内涵的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劳动教育属于隐性知识,教学中偶尔呈现;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劳动教育要转变为显性知识,教学中要有机融合,常态化呈现。二者融合应当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教学评价整个流程作为实施路径。

(一)在教学设计融合中树立劳动的观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结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围绕劳动教育进行有序安排,制定融合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案,有设想有计划,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观念,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融合在教学设计中,有机有序地细化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环节。

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应该采用大单元融合宏观教学设计与具体篇目融合微观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不能为了劳动教育而出现偏离。大单元融合宏观教学设计,以学期为背景,统筹确定六单元融合劳动教育的计划,大单元融合是一个任务学习,包含主题、项目、活动、评价等要素。再结合到具体篇目中,将劳动教育融合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当中。

大单元宏观融合教学设计培养劳动精神。九上第四单元大单元设计时以“劳动助推少年成长”为主题,以“少年成长与劳动”为学习项目设计语文教学活动。融合劳动教育的主问题有“请从劳动角度谈谈鲁迅笔下少年闰土与‘豆腐西施’的形象美”“《我的叔叔于勒》中少年若瑟夫对老年于勒从事服务性劳动的情感”“《孤独之旅》中少年杜小康在放鸭的劳动过程中是如何锤炼身心的”。在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中设计学生到农贸市场观察采访,体脑并用寻找与劳动相关的小说素材,虚构、演绎、编创一篇小小说。以上诸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具体篇目微观融合教学设计树立劳动观念。在《故乡》教学设计中,以上大单元主问题要在教学目标中细化为“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在教学重难点中,思考“劳动是老年闰土与杨二嫂‘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原因吗?”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小组讨论环节,突破此教学难点要放在前后的观照上,让学生理解少年时代的人物形象美在于劳动持家,老年时期人物的形象变化在于社会时代大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劳动幻灭。正反两面的人物形象与劳动的关系的思考,能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懂得珍惜现今美好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在教学实践融合中提高劳动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5]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融合劳动教育,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劳动教育的内涵,树立劳动观念,加强学生的劳动思维,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等活动中提高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在教学计划中,是在语文教学中实践;体现在课内教学实践,也存在在课外语文实践。

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的质量。劳动教育的部分内涵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有交集。这促使初中语文教学要与劳动教育进行融合生成。教学实践生成中要充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解决人文学科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现状,从树立劳动观念向提高劳动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思维为主的学科,通过融合劳动教育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带动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进行实践,融合实践环节,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促进学生积极进行体力劳动,体脑并用,在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身手亲历劳动实践,心脑领悟劳动,在积极积累提高劳动能力的同时,自主获取并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二者融合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七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设计“‘啄木鸟’正眼看招牌”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到街道去,以扫街式的服务性劳动拍照并文字记录“招牌中的错别字,发现违反书写、拼音规范等现象”,小组分工合作整理形成图文并茂的报告,送达主管部门,并请相关店铺进行整改。上街时的调查访问,要注意这类服务性劳动的交流方式、态度与行为。学生就是这样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劳动能力。

(三)在教学资源融合中丰富劳动的成果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是为了语文教学更有效开展,是教学过程中可以被教师与学生利用的要素,包括了常见的教材、课件、图片、语言文字材料,音视频等。师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各种融合劳动教育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既直接与语文教学有明显关联,也可以是做为外围备用的资源,在需要融合的情况下产生的关联。可见二者融合的资源较为宽泛。教师应主导并引导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产生劳动成果,为语文学习服务,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服务。

语文教学资源的劳动成果,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不能局限于语言文字,应该以课程意识提升教学资源的内涵,将劳动成果的产生和丰富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做为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成果与学生核心素养、学习经验相关的资源都应该做为语文教学资源。

在语文融合教材资源应用中产生劳动成果。比如仿用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蒙绣像方法进行美术活动;在七上教读课后“读读写写”进行影写习字,进行书法活动。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举行书画劳动成果展览。

在语文融合家庭资源开发中产生劳动成果。比如结合八上《回忆我的母亲》,在一个月的周末体验“母亲是个好劳动”,参与母亲的日常生活劳动,分担部分劳动项目,记录劳动经历与体会;掌握一项家庭劳动的技能,并在班级活动中展示劳动成果。

在语文融合社会资源参与中形成劳动成果。在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活动中,在“世界土地日”前走出校园,实地考察本地环境,图文记录需要改善的水土地域,撰写宣传文稿,设计环保海报等劳动成果,在节日期间进行“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宣传。

(四)在教学评价融合中提升劳动的品质

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教学评价,以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观为二者融合的评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和结果中对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劳动品质的评价。融合劳动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要对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资源等因素进行评价,最后要指向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劳动品质的提升。

形成性评价要有助于培养劳动精神。八下《社戏》一课对双喜的人物形象进行性格分析。教师要适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双喜向八公公借船解决交通工具问题,正是文中的伙伴具备了生活劳动的技能,才能看成社戏,才会给“迅哥儿”留下“好戏”的正向情感体验。这类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应适时地在课间进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

终结性评价要有利于提升劳动品质。考试是语文主要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在命制试题时,要有意识地增加劳动知识、劳动过程、劳动经历的内容,帮助学生体验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名著知识竞赛中,《骆驼祥子》设置“祥子在北平城拉洋车有什么本事,让他拥有第一辆车”;《简爱》设置“简爱具备什么样的职业劳动技能使她逐渐养成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红星照耀中国》设置“毛泽东在少年时代白天帮长工干活晚上替父亲记账的劳动经历对人物性格形成有什么影响”。终结性评价关注劳动教育的内涵要适当分散,在问答的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优秀的劳动品质。

新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有了迫切的需求,对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的融合,不一定天天讲课课讲,但在教学中要适时讲专题讲。语文教师可以遵循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的融合路径,增强融合的实效性,更好地达成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教学资源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热爱劳动
劳动成果评比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