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胡曲《江河云梦》的艺术特点与演奏心得

2020-02-07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云梦江河二胡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一、《江河云梦》的创作概况

(一)作者简介

梁云江先生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副主任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四川二胡学会会长。曾获得奥地利第八届世界音乐节室内乐演奏比赛专业组第一名等荣誉,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的二胡硕士学位专业获得者。创作有二胡协奏曲、重奏曲、独奏曲、室内乐等五十余首。代表作品有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川江》《汨罗江》《原野小曲》等,创新发展了“重力运弓”“臂部定位”“右手指法”“体态运动”“指力训练”等演奏技巧。[1]

(二)创作背景

《江河云梦》的创作源自作者的一次峨眉山之旅。20世纪80年代,当他爬上峨眉山金顶后,山下飞云翻滚的景象十分壮观,于是他感叹道“飞云似海,流雾如梦,唤一声往昔岁月,来去匆匆”。他继续往下走,路上也没有什么人,于是问碰到的和尚有没有更高的地方,和尚说上边还有一个万佛顶,但是往上需要爬很远,然后他为了更好地景色就往上爬。那时候还没有路,两边是山脊梁,再往上爬已经没有多少树,就是些石头子路,爬到万佛顶一看,上边就是一个很小的山头,当时天已经是傍晚了,一看只有他一个人,顿时感觉人太渺小了。

一个人站在山上望着群山的那种感觉,觉得这个世界寂静无声,人简直就跟一根草甚至是一只蚂蚁一样,非常渺小。往山下一看,飞云就从那个山谷里面冲上来但是等看别处的时候再回头一看云又没了,山上石头清晰可见的纹路恍恍惚惚间都能看得到,下边是万丈深渊。然后再往下边看,云过了之后是万点灯火,有江有河有灯,作者最后加了一个自己的梦,《江河云梦》由此创作出来。它不同于传统的二胡作品,在题材和形式上都是一种突破与创新。

二、《江河云梦》的艺术特点

(一)独特的创作构思

《江河云梦》为单乐章的曲式结构,由引子、第一主题、中段、尾声组成,写了江、河、云、梦四种状态,河没有江之大,云更大,梦比云甚至比一切都大,描绘了天地相融世界万物的一种生命力,借着大自然的万千气象,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无限爱恋和对生命万物的思考。梁云江先生的好多作品都与水有关,在他看来,水是生命之源孕育着万物。借云雾来表现生命的坚强,对于乐曲来说一般只能表现两种,一种情,一种景,情景结合也是情也是景,但音乐不像语言那么具体,只能根据意思把感情表达出来,给人以直观的概念,引起你的心灵颤动,这就是《江河云梦》的独特创作视角,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高超的音乐造诣和对生命的独特思考。

(二)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近百年的二胡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5年到1949年以小型独奏曲为主多为忧伤的现实题材,比如刘天华的忧国忧民的《病中吟》,即兴抒发情感的《月夜》等;第二个时期1950年到1979年地域风格为主流,国家日渐走向正轨,歌颂性的现实题材日渐增多,《山村变了样》《赛马》等;这两个时期多为写实性的二胡曲。第三个时期1980年到2000年多为写意性的二胡曲,中西方融合多元发展在新的探索时期短短几十年中,很多大型作品构思宏大,传统与民族文化结合,二胡既能传承下来同时也有了新的生命力。[2]《江河云梦》是一首单乐章的多段式形式的二胡协奏曲,创作于1994年。这首乐曲既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手法,也使用了中国传统民族调式,特别是作者先运用了无调式的写作手法描写出波澜壮阔的复杂心情,然后笔锋一转主题却用了传统的行板,既有民族文化又借鉴了西方作曲技巧。

(三)完美的中西调式结合

对于调式来说,西方常用十二平均律,中国常用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在简谱中表示为“1”“2”“3”“5”“6”或七声调式加入了清角和变宫,“4”和“7”。中国的调式和西方调式有相同的音阶,调性多变但是对于表现力和内容来说也更丰富,听起来律动感更强。例如第一部分的主题段落加入了“#1”和“#4”。

谱例1:

三、《江河云梦》的演奏心得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D大调的散板开始,速度稍自由,变换莫测地装饰音,雄伟又自信,一次比一次丰富的乐句,流畅而又渴望。最后一连串的变化音要一次比一次泄气,就像一只弹力球从高空坠落,一次比一次重的结束感,努力寻找一种博大而又深远的动态感。仿佛身临其境,久久不能忘怀。

乐曲的第一主题部分呈现的是扑朔迷离的空间感,展现出云雾蒙蒙的画面感。第一句与第二句弓子要弱弱的、慢慢的含着一口气这样拉,像是不敢说,又像欲言又止。二胡连续高把位的细腻与温柔,把人引进一种安静的氛围。随着波涛江河的汹涌澎湃,高低音区把位连续里弦的大跳音阶,演奏起来情绪也变得逐渐激动,顿音越来越快,随后突然又转到渐慢的顿音,这样一步步把主题逐渐推向高潮而不是突然达到高潮,深情而激动。

进入乐曲的第二主题部分,F调“不快的小快板”。乐曲由弱起开始滑音“3”音之后需要第二个高音“1”上加重手指的力度,之后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演奏需节奏更稳定,把每一个全十六节拍的第一个音符加音头,突出全十六节拍的颗粒性。小快板结束后到流畅、悠扬的大长弓演奏部分,几个降号的变化音使色彩性更加鲜明,结合音与音之间厚重的揉弦进行心境的描写。4/4拍中连续的四分音符大连弓和强弱乐句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心胸开阔、梦想成真的思想感情。接着转到急迫紧张的F调。5/8拍、9/8拍、8/8拍、2/4拍的不稳定节拍,此时的节奏要比之前段落快一倍,像在不断交替前进。音符多为重复的十六分音符,再结合上重音的演奏手法,使乐曲更加丰富和动感。

这段的感觉就像手中有一根无形的线一样,似有似无地拉着,要有一种宽广辽阔得空间感。第二三句语气越来越加重,支撑点和揉弦的地方也要相对应得更加深情一些。还需注意音符与音符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接。加上运用了远距离的快速换把,高低把位的音准把控,这种技巧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换把,而是“跳把”。从低音把位迅速直接跳到高音区地把位上,或者反过来操作,并且在换把的过程中,不可以加任何上下滑音倚音,这样才能达到跳把的演奏效果。[3]音准一定要反复校对,智慧的苦练而成。

抒情过后回到原速,再现主题部分的旋律,运用连顿弓演奏的顿音部分短小精干,不拖泥带水。演奏外弦连顿弓的时候,右手持弓放松,松中有紧,力量聚集到手指尖,肩膀肘部要放松,在演奏此部分时总是容易过分紧张僵硬,导致接下来6/8拍的三十二分音符过于紧密,没有强弱起伏感。需要做到左手进行换把位精准迅速,把位不同,音符不同,指法却相似,要注意每一组音的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的音准。[4]

尾声部分回归原速。此作品中西结合,对于变化音的控制较难,演奏这种变化段落的时候,不仅要依靠手指的物理记忆,对听力有更高的要求。[5]整个段落渐渐恢复了平静,就像江水那样的连绵不绝一气呵成。一方面在这个部分会运用相同的音程形式以及节奏型,另一方面作者把每两个小节作为一个小组,在上方的二度进行音程模进,每一小节的强拍与次强拍交替进行不断做出一种强奏的感觉,就像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坚定不移的音乐感觉。我们正常的2/4拍节奏,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的强弱节奏,这是单拍子的基本规律。但在本首乐曲的尾声中,第二拍展现一种次强拍上,用强音演奏。承上启下、相互的呼应中,勇往直前的激动心情油然而生,最终主和弦结束全曲。

四、结语

乐曲《江河云梦》采用了中国传统民族调式和西方大小调相结合的方法,大量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的琶音、快速音阶、增减音程的交替变化等。演奏此首乐曲不仅需要高超的二胡技巧以及对乐曲的充分诠释,还要进行二度创作。音乐是有生命力的,演奏的乐曲每一遍都是不可复制的,二度创作理解之后才能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希望每个人心里也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江河云梦》。

猜你喜欢

云梦江河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孙高华
江河里的水鸟
登白云阁
诗剧
江河 万古流
一把二胡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
阿P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