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
2020-02-05罗国澄郭培贵
罗国澄,郭培贵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9)
洪武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后,吏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掌百官之贤否黜陟”[1]5676,名臣蹇义、王翱、王恕、杨一清、高拱、孙丕扬等都曾主掌吏部事务,对明代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吏部尚书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对于评估明代铨政的运作水平、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推动吏部尚书群体研究的深入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界迄今仅有廖义刚《明代洪武时期吏部尚书研究》和闫福新《明代吏部尚书研究》对任期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1)廖义刚、闫福新都统计过相应时段的吏部尚书任期,但均存在名单脱漏、统计精度不高等问题。如统计任期时,仅粗略划分为“半年”“半年至一年”“一年至三年”等,缺乏具体数据。详见廖义刚《明代洪武时期吏部尚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页; 闫福新《明代吏部尚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2页。,尚未见对该论题研究的专门成果。因此,笔者拟对此进行专门探讨,以期促进该研究深入开展并求教于方家。
一、 明代吏部尚书年龄构成的总体特点及其成因
考察明代吏部尚书群体年龄构成的总体特点及其成因,必须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该群体的内涵,即笔者所论“吏部尚书”是指自洪武十三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在明朝京师以吏部尚书正常任职(以下均称“真”吏部尚书)、试职或以他职兼职、署职和“署部事”等形式的“实掌吏部尚书事”者。二是该群体的规模,经笔者依据相关史籍并参照今人研究成果逐一考证,确知该群体共有121人(2)其中,以吏部尚书正常任职者85人、试职者1人,以他官兼职者1人、署职者1人、署部事者32人。;相关文献对其“中进士年龄”“始掌吏部事年龄”和“任职时间”有明确记载者,分别为88人、92人和114人,分别占进士出身者总数的87.13%、“掌吏部事者”总数的76.03%和94.21%,当可反映明代吏部尚书群体的一般年龄构成状况,相关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明代吏部尚书在年龄构成上呈现出以下总体特点:
表1(3)本表统计时依据史料如下:《明代登科录汇编》,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影印本;《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宁波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历朝《明实录》,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校印本;(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明)雷礼《国朝列卿纪》,明万历徐鉴刻本;(明)朱元璋《逆臣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点校本;(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9-410册;(清)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校补本;(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本;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部分明人文集、地方志中的相应记载。为使结果尽量接近实年,首先采用神道碑铭、墓志铭的记载,《明实录》和《明史》 相关列传次之,《登科录》《进士履历便览》再次之,为节省篇幅,此处仅以统计结果呈现。 明代吏部尚书中进士、掌吏部事平均年龄与平均任职时间统计(4)有关“官年”问题,据笔者统计,明代进士洪武四年至嘉靖三十五年间平均少报0.44岁,嘉靖四十一年至隆庆五年间平均少报1.82岁,万历五年至明末平均少报居然达到5.78岁。参见郭培贵《明代解元考中进士的比例、年龄与空间分布》,《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本文统计明代吏部尚书年龄仅有“官年”记载而无其他材料印证者共21人,笔者根据其“官年”再加上相应少报年龄,以求结果尽量接近实年。下文各项统计均照此处理,不再特别注出。
(一)中进士年龄普遍较小
明代83.47%的吏部尚书为进士出身,中进士年龄平均为29.16岁,较一般进士平均中式年龄小5.27岁,比地位更高的阁臣和品级相当的礼部尚书也要年轻1岁多(5)据今人研究,明代进士平均中进士实际年龄为34.43岁,阁臣平均中进士年龄为30.4岁,礼部尚书为30.25岁;阁臣的平均入阁年龄、在阁时间分别为55.04岁、5.24年,礼部尚书的平均始掌部事年龄与任职时间分别为56.35岁、2.33年。详见: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7页;时亮、郭培贵《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以阁臣的地域及户类分布、中进士及入阁年龄和在阁时间为中心》,《北方论丛》2015第3期;陈延轩《明代礼部尚书群体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下文如有涉及不再注释。。具体到各年龄段,26~30岁间中进士者占比最高,为30.68%;31~35岁间中进士者占比居次,为29.55%;21~25岁间中进士者占比排名第三,为23.86%。这源于其较强的科举竞争实力特别是出众的文化素养。明代科举高度公平,竞争异常激烈(6)明中叶后,各省、直“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大致在10%上下;乡试录取率,明初在10%上下,成、弘间为5.9%,嘉靖末年又降至3.3%,实际录取率则更低于此;会试录取率自洪武至万历平均为8.6%。永乐二年后,庶吉士考试平均录取率为8.55%。参见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吏部尚书多在30岁前金榜题名,可见其属于进士群体中科举竞争能力优异的佼佼者。
(二) 始掌吏部事年龄较大
吏部尚书平均在62.77 岁时始掌部事,比礼部尚书大了6.42岁,也比阁臣平均入阁年龄大了7.73岁,吏部尚书中进士年龄普遍较小,而始掌部事的平均年龄反而更大,显示其平均仕履历练时间较长。在各年龄段中,56~60岁间就职者占比最高,为25%;66~70岁年龄段占比居次,为20.65%;71~75岁年龄段占比为18.48%,61~65岁年龄段占比为14.13%,位列第三、第四;排名第五的51~55岁年龄段占比为10.87%。
吏部尚书通常是年过花甲始掌部事,这主要是由吏部的独特职能和地位决定的。吏部尚书“视五部为特重”[2]1734,非资深望重者不能服众,皇帝也需对其进行长期的观察考验,了解任职者各方面品质能力,方能判断其是否适合担任此职。而执掌铨选的职能也对其胸怀格局、综合能力和从政经验具有较高要求,胜任此职者,不仅需要有大局意识和秉公办事的素养,而且需要对中央和地方各职官的职能特点和铨选规则了如指掌,并有识人之明,如此才可能做到铨选得宜、令人信服,进而才能维护政局稳定,而这些能力都需要经历长期的行政历练才可能具备。相比而言,礼部尚书则清贵务虚,“并未真正处在明代权力斗争的中心”[3],其改任吏部亦被视为升迁,在迁转序列中位置较低,任职要求自然较低。吏部尚书平均就职年龄大于权位更重的阁臣,则是因吏部尚书在制度上是明代地位最尊的行政官员,在铨选的实际能力要求上要高于阁臣,需要更长期的仕履历练。此外,科名差异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在始掌吏部事年龄可知的吏部尚书中,94.57%为进士出身,其中有3/4是二、三甲进士,且其平均就职年龄随其科名层级下降而呈现递增趋势(7)经笔者统计,一甲进士出身者平均中式年龄为29.75岁,平均始掌部事年龄为54岁,庶吉士出身者则分别为28.38岁和59.6岁;二甲进士出身者分别为28.9岁和63.38岁;三甲进士出身者分别为29.61岁和64.78岁。;而在就职年龄可知的阁臣与礼部尚书中,却以一甲进士及庶吉士出身者为主,占比分别达到79.54%与80.12%(8)详见:时亮、郭培贵《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以阁臣的地域及户类分布、中进士及入阁年龄和在阁时间为中心》,《北方论丛》2015第3期;陈延轩《明代礼部尚书群体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由此可知,吏部尚书的科名层级总体较低,再加明中后期铨选日益重视出身资格,“取之有序, 进之有等”[4],作为吏部尚书主体的二、三甲进士出身者,自然需要更长时间的拼搏磨砺才能担任此职,故吏部尚书始掌部事的年龄偏大也就顺理成章。
(三) 在任时间短促
明代吏部尚书平均在任时间仅2.32年,短于礼部尚书和阁臣。若将其任职时间分层,则在任1年以下者占比最高,达42.98%;在任1~2年者占比居次,为25.44%;在任2~5(含5年)年者占比排名第三,为21.93%;在任5~10年者占比位列第四,为5.26%。总的来说,任职时间在5年及以下者占比达90.35%,仅有5人任职时间超过10年。若按明代“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的考满时限衡量,则78.94%的掌吏部事者未及初考便已离任;达到初考时间者只有14.91%;完成再考、通考者仅有7人,占比5.78%,若以完成再考为久任标准,终明一朝仅有7人可称久任。
吏部尚书罕能久任,其根源就在于其执掌铨政。此职一方面便于广结人脉,久任则有结党坐大的可能,故易受皇帝猜忌;另一方面,铨选又关系到每个官员的核心利益,故即使铨选公允,也不免会受到某些失意官员的嫉恨报复。明代40.5%的掌吏部事者都遭到弹劾,其中不少人受到处罚、罢职甚至身死就说明了这一点。明中后期各派政治势力间矛盾尖锐,各派皆试图干预铨衡、培植私人,因而在任者更是成众矢之的,如正德时刘瑾“欲迁刘宇吏部,急罢(许)进”[5]。此外,偏大的就职年龄,再加之政务繁重,也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受到一定影响,仅因老、病而卒于任上者就有11人,如万历时赵焕便“以勤瘁卒于京师”[1]11252。
(四) “真”吏部尚书始掌部事年龄较大、在任更久
在各任职形式的掌吏部事者中,“真”吏部尚书始掌部事的平均年龄最大,平均在任时间也最长。这主要是由其任职的正式性造成的:“真”吏部尚书权责地位最尊,选授最为郑重,对任职者德望、能力和行政经验要求也最高。这自然需要经过长期、多样的磨砺锻炼方能满足要求。据笔者统计,“真”吏部尚书在始掌吏部前平均要经历近35年的仕履磨砺(9)据笔者统计,“真”吏部尚书平均中进士年龄为28.7岁,始掌吏部事平均年龄为63.62岁;而署部事者则分别为30.55岁和60.66 岁。。正是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历练和考验,其品格、能力和声望等才能更适合担任此职,故其平均在任时间长于“掌吏部事者”平均任职时间近半年(10)据笔者统计,“真”吏部尚书平均在任2.9年,“掌吏部事”平均任职时间则为2.32年。。其他任职形式的“掌吏部事者”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以“署部事者”为例,本就是为了在尚书之位虚悬期间暂时维持吏部运作,“可暂而不可久,可以举行常事,而不可以担当大事”[1]5676,天然缺乏久任的空间,且75%的署部事者本职为侍郎、给事中等官,与吏部尚书相差甚远,其任职要求相对较低,所经历的锻炼和磨砺较少,年纪通常更小,自然难以长期担当铨政大任。
二、 明代不同时段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
深入探讨明代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有必要动态考察不同时段吏部尚书年龄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笔者参考学界通行分期,以90年为一时段,将明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洪武十三年至天顺为明前期(1380-1464)、成化至隆庆为明中期(1465-1572)、万历至崇祯为明后期(1573-1644),各时段相关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明代各时段吏部尚书中进士、掌吏部事的平均年龄与平均任职时间统计
由表2可知,明代不同时段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呈现出若干变化趋势:
(一) 明后期中进士年龄明显上升
明前期吏部尚书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0.8岁,中期降至27.89岁,后期则增至30.53岁。具体到各年龄段,明前期31~35岁中进士者占40%,21~25岁、26~30岁、36~40岁中进士者各占20%;明中期21~30岁中进士者占比升至69.57%,30岁以上中进士者占比降至26.08%;明后期21~30岁中进士者占比降至37.84%,30岁以上中进士者占比升至56.76%。明前期进士出身的吏部尚书仅5人,其平均中进士年龄易受偶然因素影响,明中后期吏部尚书皆为进士出身,更能反映中进士年龄的实际变化趋势。总体上看,吏部尚书中进士平均年龄逐渐增大,与科举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进士平均中式年龄渐增的趋势一致。
(二) 明后期始掌吏部事年龄增大
明前期吏部尚书的平均始掌吏部事年龄为62.33岁,明中期降至60.47岁,明后期骤增至65.72岁。具体到各年龄段:明前期,56~60岁、66~70岁间就职者占比均为33.33%,36~40岁、61~65岁、71~75岁间就职者均占11.11%;明中期,60岁以上任职者占54.35%,不再有40岁以下的就职者,并首次出现了75岁以上就职者;明后期,41至65岁间就职者占比下降了21.98%,66岁以上就职者占比达到56.76%,呈现出明显的大龄化倾向。
吏部尚书始掌部事年龄渐增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明前期,吏部尚书多由皇帝“特简”,选任缺乏规范,既有王翱等年过七旬者,也有蹇义于不惑之年便执掌吏部。但随着文官铨选的逐渐规范化,逐渐形成了对任职者德望、资历、经验的极高要求,始掌部事年龄的增长正反映了这一趋势。明中后期,科举竞争日益激烈,平均中进士年龄增大,始掌部事年龄也水涨船高,而官僚队伍不断膨胀,一方面造成要职稀缺,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铨政更加繁重,对吏部尚书行政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些都使得官员需要更长时间的行政历练和资源积累才能执掌吏部。
(三) 明中后期在任时间缩短
明前期吏部尚书平均任职时间为4.46年,中期减至2.22年,后期更降到1.47年。具体来说,明前期,任职时间在1年以下者占比最高,为38.10%,1~2年者占比居次,为23.81%,排名第三是在任2~5年及10年以上者,占比皆为19.05%,久任者数量位居各时段之首,但都集中在永乐元年(1403)后,洪武朝13人平均在任时间仅1.13年;明中期,在任1年以下者占比仍位居首位,为34.78%,在任10年以上者仅1人;明后期,在任1年以下者占比升至前所未有的53.19%,无人在任10年以上,更迭速度达到了顶峰。
明代各时段吏部尚书在职时间的缩短与其个人状况、特殊地位及政治局势密切相关。开国伊始,太祖忌惮臣下专擅,尚书更迭极快。如洪武十三年,吏部尚书“偰斯,正月任,二月改礼部;洪彝,正月任,寻免;刘崧,四月,礼部侍郎署,五月致仕”[2]3396。任免就如走马灯,自然缩短了在职时间。建文以后君臣相得,政局趋稳,吏部尚书多能久任。如,建文四年(1402)九月,蹇义为吏部尚书,一直到宣德十年(1435)正月卒于任上,任职达32年多;王直自正统八年(1443)正月为吏部尚书,一直到天顺元年(1457)正月致仕,任职整整14年(11)详见《明史》卷一一一《七卿年表一》,第3404-3423页。。由此,明前期吏部尚书的平均在任时间自然被延长。而明中后期吏部尚书更迭速度加快的原因,则主要有几点。其一,整个文官群体任职“由‘久任’变为‘速迁’”[6],成为不可撼动的变化趋势,吏部尚书任职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其二,任职者整体素质下降,官场风气日趋败坏。如正德初年,刘瑾专权,“变乱旧格,贿赂肆行”[2]7841,焦芳任吏部尚书仅仅半年,就因“附瑾入内阁”[2]4819;刘宇也因阿附刘瑾而升吏部尚书,任职仅十月也入阁;张彩附瑾为吏部尚书一年多,即因刘瑾倒台而下狱受诛。其三,就职年龄普遍增大也使其难以应对繁重的政务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而不能久任其职。其四,皇帝猜忌、朝堂政争等外在因素也造成吏部尚书任期日渐短促,如崇祯朝吏部尚书平均在任时间仅有1.29年。
三、 明代吏部尚书年龄构成的影响
明代吏部尚书年龄构成状况既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对明代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 吏部尚书的总体素养与吏部作为“六部之首”的位置相称
吏部尚书主管铨政,而“铨衡之司,黜陟用舍,所系尤重”[7],“非德足以格君正国,才足以察理辨物者,莫宜为之”[8]455。较大的任职年龄既是因为主持铨务必须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和人生阅历,也是“天官”高位要求与之相称的威望资历的必然结果。王直、王翱、王恕、马文升、孙丕扬等吏部名臣,任职时均已年过花甲甚至古稀之龄,宦海沉浮数十年,或历官多任,经行政、司法、监察、军事等多种职务锻炼;或久在中枢观摩、参预大政,至任职时普遍已锻炼出良好的大局观,谙熟内外文官职掌和铨选规范,具备观人识才的眼光,其出身、干才、德望、资历都足以服众。如,王恕任职前已“历官凡十六转,任事几四十年,或入陪庙堂,或出巡方岳”[8]579,身负天下之望,正与吏部尚书七卿之长的崇高地位相称。
(二) 吏部尚书总体上履行了铨选职能
明代吏部尚书基本上都饱经考验和锻炼,能履行好其铨选职能,杜请托,抑幸进,选任贤才,罢黜不肖,调和人事,稳定政局,推动文官群体吐故纳新,维护正常铨选秩序。如辅佐英宗、景帝两代帝王的吏部尚书王翱,在任期间“严考察,公铨注,仰奔竞,杜请寄,一时任使并称得人”[9]145。明中后期士风渐颓,奔竞日盛,但吏部尚书中仍不乏清廉干练之士。如,万历朝的陆光祖“老成周慎,熟于掌故,藻鉴精明”[9]234,能“负人伦之鉴,秉坚定之力,乃能不爽于品题,不摇于群议”[9]234;纵是政局纷乱的天启年间,也有周嘉谟整肃铨政,唯才是任,使乱政党人“渐自引去,中朝为清”[2]6259。明代铨政之所以能始终维持一定程度的正常运作,整体上为明廷统治起到积极作用,正归功于这些廉洁自持又极富干才的吏部贤臣。
(三) 吏部尚书不断推动了铨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吏部尚书久经宦海历练,自然也对铨制不足与官场时弊洞若观火,任职后通常会积极向皇帝建言献策,推动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的发展完善。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如在文官考核方面,成化末年李裕认为“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2]4370,推动了“考察”八法的成型;隆庆朝大学士高拱兼署吏部尚书时认为部分边远州县员缺乏,若待双月“急选”,不免乏人废事,因而提出今后吏部遇有此类官缺,则以“起送起复、裁革二项府佐官员到部者”[10]即行除补,以保证边地州县政府的正常运转;万历朝孙丕扬创立“掣签法”,则令明代文官铨选在形式公平上达到了历史顶峰,清廷承袭此制的同时,盛赞其“悉本于至公,洵为典铨不易之良规矣”[11]。而其他官员进言凡有论及铨政,皇帝亦多命吏部尚书斟酌覆奏,其意见同样具有重要影响。这使得吏部尚书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经验优势,全面参与到明代文官铨选制度发展进程中,兴利除弊,革新铨政,不断巩固明王朝的统治。
四、 结语
从上述对明代吏部尚书群体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的探讨中,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具体如下:
明代吏部尚书的地位和职务决定了其始掌部事的年龄区间。自明初废除丞相后,以吏部为首的六部直属于皇帝,吏部尚书既在制度上是明代地位最高的行政官员,又在客观上要求只有具备十分丰富的从政经验和卓越能力的人才有可能胜任这一职务。这就决定了吏部尚书理应比其他五部尚书具备更为全面丰富的仕宦经历,因为只有如此,才可能达到以上条件。从对明代吏部尚书群体仕宦经历的考察可知,绝大部分吏部尚书也确实都具有从基层到高层、主管过多种政务的为官履历。这不仅使其谙熟国家不同层级官僚机构的运行和实务操作,而且还使其了解官场的各种规则利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增长了见识和能力。这自然需要一个漫长甚至曲折的过程,由此也就造成了任职者始掌部事的年龄通常都至花甲之年的状况。
明代吏部尚书虽为“六卿”之首,但出自一甲进士者只有4位,仅占其总数的3.3%,且皆为“署部事”,而二、三甲进士则构成了吏部尚书群体的主体,其中又以三甲进士最多,占进士出身吏部尚书总数的56.44%。这一“反差”,主要是由于明代统治者在选任吏部尚书时既重出身但更重能力和威望造成的。一甲进士固然功名最高,文化素养出众,但其以翰林院起家,仕途清贵,专精文翰,往往因仕履单一而造成理政能力不足。相比之下,二、三甲进士多以州、县官起家,从基层起步,一步步升至“天官”尊位,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锻炼磨砺出了强大的综合素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威望和人脉,又熟知官场规则,对官僚机构的实际运作也有系统认识。由此可见,明王朝选任吏部尚书虽重出身但不惟出身,在同样具备进士功名的前提下,更加看重政务能力、德望等条件。
明代吏部尚书任期短暂,主要是由皇帝在进行吏部尚书任免决策时通常优先考虑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平衡尤其是政局稳定引起的,而尚书人选的施政能力是否最适合该职务需要则往往退居考量的次要地位,在党争日益激烈的明后期尤其如此。这自然就造成了称职者未必能够久任的局面。这种在吏部尚书任免中过分追求平衡和稳定政局的取向,实际上导致了明王朝铨选质量和统治效能的下降,成为加速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