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游离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02-05刘庆华
李 真 申 敏 刘庆华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科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T2DM)为主[1]。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合并脂代谢紊乱,随着上述病程的发展,这种代谢紊乱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VED),而近几年研究表明VED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动脉粥样硬化(AS)等的早期阶段[2]。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体内由甘油三酯(TG)水解产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脂代谢情况,且易受到糖代谢的影响[3],同时有研究表明VED与FFA的升高有密切关系[4],因此FFA可以选为研究T2DM并发症发展进程的重要研究指标。本研究选取近7个月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FFA及相关糖、脂代谢指标,探讨FFA在T2DM并发症发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65例2型尿病患者。男118例,女147例,年龄29~79岁;选取同期健康查体患者110例为健康对照组。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符合《2017版糖尿病防治指南》T2DM的诊断标准;②同意纳入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②患有严重肝肾疾病、应激及其他影响血糖代谢疾病的患者;③服用降脂药物者或者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
1.3方法
1.3.1标本采集 肘静脉采空腹血4 ml,3500 rpm/min离心5 min,取血清,完成血脂血糖指标的检测,另取2 ml静脉全血,检测HbA1C。
1.3.2分组 ①根据有无糖尿病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11例)和糖尿病组(265例)②根据临床对每个患者患并发症的明确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为无并发症组(52例)、单并发症组(88例)和多并发症组(125例)。
1.3.3指标检测方法 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以下生化指标:空腹葡萄糖FPG(己糖激酶法),游离脂肪酸FFA(酶法),甘油三酯TG(酶法),总胆固醇CHO(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直接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直接法)试剂盒购自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bA1c 采用日本ARKRAY 公司的HA-8180仪器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通过表1我们看到,糖尿病组的 FPG、FFA、CHO、TG、HDL-C、HbA1c指标结果均高于正常范围且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各生化指标比较
[各检测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FPG(3.9~6.1mmol/L) FFA(0.1~0.6mmol/L) CHO(2.33~5.69mmol/L) TG(0.58~1.88mmol/L) HDL-C(1.03~1.85mmol/L) LDL-C(2.07~3.3mmol/L) HbA1c(3%~6.5%) ]
表2 糖尿病组各组间生化指标比较
2.2糖尿病组按患者并发症的个数分组,对各组间 FPG、FFA、TG、HbA1c的检测结果而言,各组数值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且随着并发症个数的增加,各指标的数值也是依次递增,其中FPG、FFA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组的HbA1c与单并发症组和多并发症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并发症组与多并发症组的HbA1c比较却没有统计学差异。其它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5]。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的升高,伴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出现的并发症更为可怕,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等,这些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一个能综合反映糖脂代谢水平的指标对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都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显示,无并发症组、单并发症组和多并发症组各组的血清FFA水平分别为(0.605±0.901)mmol/L、(0.700±0.155)mmol/L、(0.902±0.364)mmol/L,均较正常水平升高,且随着并发症个数的增加越来越高,同样FPG和HbA1c变化趋势与之相同,说明T2DM患者的血清游离FFA水平的增高与血糖的控制具有相关性。在正常情况下,FFA作为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可进入血液循环直接由脂肪细胞吸收,且半衰期较短,所以在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很低。生理状态下,胰岛素能够促进FFA的再酯化来降低血浆中FFA的水平。但T2DM患者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当胰岛素对FFA的再酯化的两个关键酶即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脂蛋白酯酶LPL的刺激效果降低时,就可导致高FFA血症[6-8]。反过来讲,如若血浆中长期含有高浓度的FFA时,可损害其他组织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从而引发脂毒性,脂毒性又会阻碍胰岛素信号的转导,反而加重胰岛素抵抗[2]。目前,有研究发现[4],糖尿病高FFA血症主要通过炎症反应、蛋白激酶C激活途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失调等多条途径引起VED,从而以此为基础引发各种并发症,此结论与本研究相符。
在本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症个数的增加,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都随之升高,说明病情越严重,胰岛素抵抗的现象越明显,血糖水平也就越不好控制。但单并发症组与多并发症组的HbA1c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临床用药有关。其他脂代谢的检测项目CHO、TG、HDL-C、LDL-C在组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FFA的变化比其他脂类指标更加敏感,FFA很可能是糖尿病与高脂血症之间重要的联系分子。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定期监测血清FFA水平,作为其糖脂代谢是否得到控制和病情进展及疗效检测的良好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