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2020-02-04张爱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初中地理

张爱云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要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再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地理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的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地理  小組合作  教学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学习形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参与兴趣,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地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新奇的学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可帮助学生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可构建启发地理思维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对地理知识点的熟练掌握,提升积极地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该做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比如根据什么样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教给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这些准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例如,教学《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时候,可按照前后桌的顺序对全班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是随机的,可以增强他们之间的友谊,可以方便他们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分好组后让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些知识进行讨论,对于不明白的地方,组长可安排小组成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整理好查到的资料后,让全体小组成员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了解合作学习的内容,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好处。等各个小组都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后,可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全班学生面前讲述小组合作学习时获得的对所学知识的感受与认识。

初中地理教师只有充分做好了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才能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对课堂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能力。

二、让学生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地理知识,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进行。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初中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构建出一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进而使他们能够受到教学氛围的影响,积极、勇敢、自信地表达出自我的观点和学习感受。

例如,在讲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时候,先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知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出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发表看法后,其他学生要积极地进行讨论,以使大家认识到这个看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当地的情况。只要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是异想天开的,也不要立即批评学生,要鼓励学生找到出现错误的方面,以提高他们的正确认识能力。

可通过建立讨论氛围的形式进行构建,可通过微课构建实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等形式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就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

三、小组合作学习应基于实践进行开展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地理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而不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纸上谈兵。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的可能性,提升对地理知识点的熟练掌握程度。因为,只有通过了实践的应用,才能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教授《地球和地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球与地图,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们分别画出所在城市的部分平面图,或者学校的平面图,以使学生对地图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学生完成地图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评比,看哪些学生画的符合标准,哪些学生的地图还需要改进。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再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的时候,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观察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的过程,并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写成日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地球的运动做到理性的认识。

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性。在每次的实践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到合作学习中还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应该提出哪些改进的意见,应该怎样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才能更好地提高此种教学方法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四、建立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地理知识,为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就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评价制度应坚持“共同进步”的原则,评价时要涉及每个小组中的各个成员,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要评价到。在评价的时候要做到客观与公正,要做到真诚的表扬与批评,要做到鼓励与信任。在表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时,要让他们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继续努力学习;在发现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后,要适时给予表扬,并多鼓励他们,给他们坚持学习和不断进步的信心,特别是对于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要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奖励,以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爱上地理的合作学习。

例如,在讲授《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时候,可把学生分成十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我国有哪些交通方式,并讨论每种交通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从而能节省时间,尽快到的目的地。经过让每个小组分别讲述四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发现有些小组讲述的比较齐全,而且能够清晰地表述出自己对四种交通方式特点的个性化理解。为了让其他的学生也能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可在表扬这几组学生后,让他们分别介绍下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要给予他们口头表扬和奖励。这样表现好的小组受到了表扬和鼓励,表现差的小组学到了方法,获得了进步。

总之,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可提升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探究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应用能力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段玉山. 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高群立. 改革初中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地理知识[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

[3] 罗珍. 浅谈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J]. 新课程学习(中),2012,05(02):30-31.

[4] 李仁亮.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教师教育园地,2016(5).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初中地理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