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出言语的美

2020-02-04刘巧亮李继东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乌蒙山七律刘老师

刘巧亮 李继东

一、课前交流

师:最近大家背了哪些诗啊?

生:陆游的《示儿》。

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二、导入,引出诗文

师:真厉害!大家背的都是四句的,称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称为五绝,每句七个字呢?

生:七绝。

师:诗还有八句的,如《春夜喜雨》,称为“律诗”,七律就是——

生:每句七个字。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板书《七律·长征》)

师:你们了解长征吗?

生:红军克服了很多困难,过草地,爬雪山。

生:长征一共历时两年,走过了两万五千里。

师:大家了解的可真多啊!回顾漫漫征程,毛泽东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七律。请听——

(师播放音乐,生听朗诵。)

三、初读,读顺诗文

(师出示)

◆读通诗文

1.自主学习: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展示汇报。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师:律诗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这首七律押韵不?

生:押韵。“难”“闲”“丸”“寒”“颜”,押“ɑn”韵。

师:读诗时,读好这些字,就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好听多了吧!读诗还要读出节奏。根据画好的停顿读。

(师指名读)

师:读得怎样?

生:停顿正确,有节奏,注意了押韵。

师:你真会评价!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生齐读)

四、再读,找准诗眼

师: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是基础,还要读懂诗意。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默读这首诗,哪句诗能概括整首诗的意思?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板书:远征难    只等闲)

师:这句诗怎么理解?

生: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把经历万水千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师:哪些山,哪些水?

生: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

生:还有岷山。

师:对。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那么多的山山水水,诗人为什么只选了它们?

生:因为它们是最难的,最有代表性的。

师:说得真好!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起看活动要求。

五、品读,感悟诗情

(师出示)

◆品悟诗情

1.读诗句,思考: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生自學,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我们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看出的。五座山岭像腾起的小波浪,乌蒙山像从脚边滚过的小泥丸。在红军的眼里,大山变成了波浪和泥丸,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说得真好。五岭指的是——

生:长征途中遇到的江西、广

东等省交界处的五座山岭。

师:什么特点?(出示五岭图片)

生:逶迤。

师:这逶迤的五岭纵横四省,

绵延千里,而且山路崎岖,翻越它,难吗?

生:难!

师:(出示乌蒙山图片)这是乌蒙山。诗人用了哪个词?

生:磅礴。

师:磅礴的乌蒙山海拔接近3000米。南通最有名的山是什么山?

生:狼山。

师:狼山海拔100多米。乌蒙山可是有20多个狼山的高度,山高路险。翻越它,难吗?

生:难!

师:能把翻越五岭、乌蒙山的难读出来吗?

(生读)

师:读得怎样?

生:不觉得难。

师:请你读一读。边看着五岭、乌蒙山的图片,边读,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读)

师:比刚才难多了。红军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没有吃的。

生:前面有敌人的堵截,后面有敌人在追。

生:没有向导,容易迷路。

师:翻越它们难吗?

生:难!

师:再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么难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

生:成了细小的波浪和泥丸。

师:此时,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想些什么?

生: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有什么了不起啊,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和小小的泥丸。

师:(指板书)这就是不怕难、只等闲。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出了五岭、乌蒙山的高大,红军翻越的难。

师:是呀!重读“逶迤”“磅礴”,就突出了“难”。我来采访一下刚刚读的学生,你为什么把“细浪”“泥丸”读得这么轻呢?

生:能够突出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只等闲。

师:说得真好!这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夸张。

生:比喻。

师:作者运用奇异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写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还有诗句可以看出吗?

生:从“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以看出。岷山很高,山顶都是雪。红军战士翻越它之后,长征就要胜利了,所以心情很开心。这么高、这么难翻越的雪山,心情还这么好,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说得真好,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真棒!长征就要胜利了,战士们心情非常开心。哪个字可以看出?

生:从“喜”字可以看出来。

师:读出来。

(生读)

生:还应该再高兴点儿。

师: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更。

师:请你读。

(生读)

师:我们要突出高兴的战士们,要注意哪个词?

生:三军。

师:对,请你读。

(生读)

师:我们要体现“全部”,要注意哪个词?

生:尽。

师:请你读。

(生读)

师:真是一個比一个高兴,一个比一个喜悦呀!

师:还有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也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

生:我们还没想好。

师:没事,请坐。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人说,从“暖”看出渡过金沙江发生在春天,从“寒”看出过大渡河发生在冬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生:不对。渡过金沙江后,红军战士心情好,所以感到温暖;过大渡河伤亡大,红军战士心情沉重。

师:是啊,说得真好!1935年5月3日~5月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靠着7只小船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可红军已经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此时此刻,心里什么感觉?

生:开心。

师: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

师:1935年5月29日红军来到了大渡河,河对岸敌人重兵把守,身后几十万追兵即将赶到。而唯一通道泸定桥,上面的桥板早已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寒光闪闪的铁链……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展开了夺桥之战。(播放“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

师:看着眼前这悲壮的一幕,你的心里什么感觉?

生:难过。

生:心痛的感觉。

师:这就是“寒”,读。

(生读)

师: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来,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一暖一寒,一喜一悲,心情不一样,语调不一样,带给我们的就是不一样的感受。易也好,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指板书)这就是“只等闲”。

师:“金沙水”对“大渡河”,“拍”对“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对得如此工整,这就是对偶句的魅力。

师:回首长征路,翻过了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用铿锵的脚步告诉我们,读——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回首长征路,有巧渡金沙江的喜悦,有血战大渡河的悲壮,红军用自己的意志告诉我们,读——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六、齐诵,升华诗情

师:同学们,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朗诵《七律·长征》,向革命先辈致敬。

(生齐诵《七律·长征》)

师:关于长征的故事还有很

多,课后自己搜一搜。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

“重温历史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是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在执教本课的时候,刘老师围绕“乐观、无畏”,扣住诗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进行巧妙设计,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印象深刻。纵观整堂课,主要体现了“真”“美”两大特点。

一、真读、真学

整堂课,刘老师一直在引导学生读诗。从形式上看,有个别读,有齐读,有男生读,有女生读,自始至终一直在变换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让课堂充满朗朗书声;从过程看,有通过朗读呈现学习成果的,有根据同伴的提点完善朗读的,有随着学习的深入提升朗读的;从效果看,读出了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了对诗的理解,读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是在读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思维的生长。

这是一节“真学”的课。一开始,引入“绝句”“律诗”的常识,提示押韵和节奏,让学生明白七律的形式和韵律;接着,由“哪句诗能概括整首诗的意思”这一问题出发,找寻诗眼;课中,通过“从哪些诗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问题统领整首诗的学习,不断发散又不断回归,用课堂教学诠释着总分结构的魅力;课末,发散开去,引导学生进行“长征”的主题性学习。整堂课,学生一直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场。

二、境美、情美

师生间如拉家常般的开课谈话,营造出多么和谐的一幕!不慌不忙,和谐温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契合这一课的主题。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这首诗的学习。课中,刘老师不是带着学生走,而是跟着学生一起走,充当护法的角色。发散性的问题,学生先回答哪一句就共同研究哪一句,没有牵强,有的只是顺其自然。碰到难题,当学生表示“我们还没想好”时,老师说“没事,请坐。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的课堂环境,借用老舍先生的话来说:“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课堂上,刘老师多次运用反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诗,如教学“三军过后尽开颜”时,刘老师循循善诱,通过抠不同的字来引导学生体悟不同角度的“情”:抠“喜”看出高兴,抠“更”看出高兴的程度,抠“三军”看出哪些人高兴,抠“尽”看出高兴的程度,通过这些字词的解读,进而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用字的精准和深意。课中,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送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壮烈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音乐的渲染和画面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惧牺牲。在这样的冲击下,学生悟出了铁锁为何“寒”,又该如何读出“寒”。

作为一趟诗歌的旅程,大家读,大家悟,欣赏一路风景,奏出了一首诗的歌!这样的课堂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吗?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 )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乌蒙山七律刘老师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图鉴》完成编印
春天的样子
山的国度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幽默的刘老师
最险恶地形下的千里转战:乌蒙山回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