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0-02-04冯冠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冯冠强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服务,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已经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对信息知识的主观需求,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拓宽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流程,构建一个集趣味、启智、互动、创新于一身的高效课堂,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在实践教学当中,如果采用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大量的信息技术理论,而忽略课堂互动性、学习自主性、教学创新性,学生极易失去学习兴趣。基于此,信息技术教学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层面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质,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一、基于兴趣,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全身心的进入到学习状态,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与问题点也会迎刃而解。基于这一理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點,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主题情境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创设问题情境,增强互动交流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主要涵盖数据处理、大数据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学科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的教学进度相同步,教师可以运用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跟随教师一同探寻神秘的信息世界。

以《二进制与数制转换》为例,由于多数学生对二进制的概念认知模糊,教师在设置随堂问题时,首先可以从二进制概念作为突破口,提出一些简单的概念性问题,当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了二进制概念知识后,可以逐层加大问题的难度,同时,与学生之间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比如:“请同学们想一想,十进制有10个数码,所以十进制的基数是10,那么二进制的基数是多少?”教师在提出这一概念性问题时,引用了十进制的概念,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回答出这一问题,即二进制的基数是2。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教师应当加大问题难度,并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比如:“二进制的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那么如何将(100110)2的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这一问题在二进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规则,学生可以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展开讨论,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转换过程。即:

(100110)2

=1×25+1×22+1×21

=(38)10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始终处于思考状态,对学好信息技术将大有帮助①。

2.创设主题情境,增强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不仅凝结了智慧结晶,而且广大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创造与创新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挖掘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创设主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与教师的主题任务相关联的真实情境,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

以《表格数据处理》为例,当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可能给学生布置一个主题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堂的剩余时间或者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比如:“请同学们利用sum(求和)函数计算甲同学当天的消费总额。”如果利用累加求和的方法,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因此,教师设置这一主题任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准确率。当学生接收到这一主题任务后,可以对sum(求和)函数方法的操作流程进行复习和理解,当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后,能够加快操作速度。首先,学生单击fx粘贴函数图标,然后选择sum函数,在函数参数对话框内,选中“d3至j3”单元格,最后确定按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够逐步树立创造创新意识,同时,对信息技术学科也将逐渐产生学习兴趣。

二、融入生活,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具备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与生活元素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操作演示、现场观摩等方法,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1.设置合作小组,揭示问题本源

由于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较为成熟,并且具备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因此,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一个气氛热烈、知识共融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将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融合到一起,设置一个小组讨论话题,各小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将个人想法与看法表达出来,进而使问题答案水落石出。

在讲到网络病毒时,教师首先介绍网络病毒的类型与主要攻击方式,并以列举实例的方法,让学生具备防范网络病毒的意识。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各小组通过集中讨论,说出现实生活中,都存在哪些网络病毒,这些病毒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这一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是否养成了观察生活、留意生活良好学习习惯。当问题提出以后,各小组随即进入到讨论状态,讨论结束,教师分别在每个小组当中选择一名或者两名学生代表,将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其它同学分享。比如同学甲:“2007年1月,熊猫烧香病毒肆虐网络,这一病毒不但能够感染计算系统中的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而且也能够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而导致用户的系统备份文件丢失,给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损失。”学生乙:“2007年爆发的灰鸽子木马病毒,这是一个著名的后门程序,能够自我复制到Windows目录下,并自行将安装程序删除。木马程序也会注入所有进程当中,隐藏起来,防止被杀毒软查杀,同时,可以自动开启IE浏览器,侦听黑客指令,在计算机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黑客指定站点,盗取用户信息和下载其他特定程序。”学生借助于团队的力量,将日常生活当中获取的计算机病毒信息与其他同学分享,这种方法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和掌握更多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2.借助教学工具,创设生活情境

多媒体设备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由于该设备能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片与视频影像的格式,而受到高中学生的普遍青睐。基于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合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融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大有裨益。

以《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为例,如果单纯的以理论讲述为主,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大数据技术生活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设定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熟练掌握大数据的实际應用价值。比如教师首先在大屏幕上面敲出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像学生的日常习惯、身体特征、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性格情绪等,然后对应每一个关键词列举出相关数据,日常习惯包括吃早饭时间、上学时间、午睡时间、社会活动等,身体特征包括脸部特征、身体机能、胖瘦高矮等,知识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兴趣爱好包括文艺爱好、体育爱好等,性格情绪包括学生性格是否外向、脾气是否暴躁等。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显示各个分支节点的数据,学生通过观看大屏幕能够获取与学生相关联的各种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海量存储以及分析、筛选功能,能够建立一个庞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活动轨迹的数据库。学生通过数据库,可以制订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②。由此可见,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生活化应用的结合,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提供了坚实保障。

3.现场观摩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农业生产领域、航空航天、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教学过程也将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来到工业生产企业、科研项目室验室、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开展现场观摩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例,教师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对人工智能的概念理论、应用领域以及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讲授,然后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魅力。学生在观摩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可以对智能机械手、机器人等高端产品进行介绍,并带领学生参观汽车零配件的自动化生产线。比如在生产汽车零配件之前,技术人员将配件的规格尺寸、形状等参数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系统根据配件的各项参数对机械手或者机器人发出动作执行口令,这时,机械手能够像操作工人一样,娴熟的完成整个生产制造流程,不但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而且也提高了产品质量与加工精度。当参观结束后,学生可以将个人的亲身体验转化为叙述性文字,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阐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独到见解。通过这种现场观摩的方式,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对个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束语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促生产、提产能、增效益的一门高尖端技术。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应当夯实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同时,教师在以教材为纲,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先进的信息技术零距离接触,为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① 俞荣荣. 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9.

② 王小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8):38.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