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上半年慕课应用于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思考

2020-02-04孙坤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慕课大学英语

孙坤

摘   要: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结合授课体验和一些现有理论,作者发现,从课堂互动和慕课本身内容来看,慕课并不适用于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对2020年上半年慕课应用于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进行思考,为高校线上授课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线上课程   大学英语   慕课

一、引言

2020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省、校两级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的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下学习等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很多高校老师在此期间用慕课进行教学,或者运用慕课+线上直播课程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主要基于这样一种逻辑:线上直播课(即便是使用摄像头在课堂中展示实时形象的教师,授课主体依然是PPT课件)的主体内容和网络慕课没有实质性差别,来自名校和重点院校或“高质量”的网络慕课,教学质量更加上乘,所以采取慕课教学或慕课+线上直播教学是可取的。笔者用“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对6个大学英语课程班的匿名调查问卷显示,一些学生较为排斥慕课。学生对课程的排斥必然导致学习自主性、学习效率等一系列体现学习效果的数据下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却没有换来好的学习效果,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探讨的。

二、调查问卷数据

此次问卷调查在2020年上半年整个教学周结束后进行,问卷发放到本学期笔者教授的6个大学英语课程班的QQ联络群里,要求学生自愿匿名填写,6个课程班总计人数293人,问卷填写人数208人,具备一定的客观性。以下为问卷内容“问卷星”平台自动生成的默认报告:

第1题,对于一堂线上课,你更希望:

第2题,对于网络教学,你会选择以下哪种教学模式:

第3题,评价一下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期里,你们上过的慕课(所有学科的慕课,当然不包括大学英语,因为咱们班没有用过慕课),综合感觉如何:

第4题,大家对英语的看法:

三、 分析总结

结合理论,加之教学体验,笔者做出以下分析总结:

(一)教学过程中互动的重要性

1.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必要性

这里所说的“互动”并非一定严格按照教学设计里的教学环节,如课上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等“教学性互动”,是让课堂中“真实存在一个”教师,在课程进行中用语言交际完成对课堂的掌控管理,以及知识的删增整合。这些都是慕课无法实现的。慕课更像是一个自学课程,自学是学习者在对某一知识有自主需求时自发的学习行为,所以在慕课中自然是不需要被动的管理控制或督促引导的。但是如果人群比例是理想的正态分布,那么这种不需要管理和引导的学生在每个班级的占比是很少的,所以绝大多数学生是需要这个“真实存在”的教师的。决定教学成功的因素可能不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或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是师生间的(互动)对话能力[1](137-168)。教师在课堂中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2.学生的感情需要和真实的“人”互动

此次教学“互动环节”的必要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客观原因,那就是各大高校的开学时间正好处在“居家令”时期。在此时期,学生更多的通过数字媒体(如微信朋友圈,微博)与世界进行交际。Krashen指出态度更有利于第二語言的习得者寻求和获得更多的知识输入,而且在习得过程中的过滤条件也会变低或变弱。态度使得第二语言习者不仅不会倾向于寻找更少的输入,反而会使学生拥有更高或更强的情感过滤器将正面情感转化为学习动力[2](31)。教师天然携带的权威性,在这个问题上是可以得到发挥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世界的模型,使他们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3](47)。比如,在“居家令”期间的课堂上,笔者会给学生有选择地分享外刊新闻和相关的英文视频,边互动讨论实事,边输出正向的观点,边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知识点。此时笔者发现,整个“正向引导”机制的交际过程有以下特点:(1)交际在课堂上发生,也就是笔者的专业输出地点,在此地点老师拥有知识输出的权威性。(2)讨论式输出对实事的评论观点,在互动中为学生建立自己观点的逻辑框架,循循善诱,而不是像输出专业知识时那样强势,因为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了解学生的情感实施教学并试图向他们阐明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不是专注于强加自己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4](12-13);(3)此部分内容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学生都会加入进来进行讨论。以上三点的有机结合,使得师生互动中的“正向引导”机制得以呈现,既排解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情感积极向上,又进行了课程知识的输入。

(二)慕课或异步慕课存在的问题防控

笔者所在的级部教研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使用的是集美大学提供的“新视野大学英语4”异步慕课课程。笔者并没有将其使用到课堂教学中,主要原因是慕课中主讲人全程英语授课。笔者从教1.5年,教授了11个不同班级的大学英语课程,也曾实验着使用全英授课,普遍感受是,大部分学生对全英授课的大学英语课程接受和吸收程度相对较低。经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对课内文本的精读训练,学生在此过程中习得语言,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个类似对英国文学作品鉴赏与理解的课程,文本需要精细的分析讲解,在此过程中纯英语输出对学生的理解效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我校也有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全英授课的选修课程,如“英语演讲入门”“英语语音”等,实质上与大学英语不是同种性质的课程,更加适合纯英语授课,我校此类课程一般由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授课,造成了课堂的语言单一性环境。3.对于英语基础本来就不是很好的部分学生来说,全英授课使其理解文本的压力比其他学生大得多,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体现为语法知识贫乏、单词量匮乏及文化背景了解不足,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学生听时无法正确、及时理解所听内容。根据吉尔的认知负荷理论,理解认知的压力过大,会导致下一步的认知环节出现障碍,甚至整个听课过程崩溃。对全英教学过分的标榜与推崇,对母语的完全回避与忽视,会使全英文教学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见不到实效[5](159-160+180)。

语法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重要语言基本功[6](38-40+50)。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基础语言知识输出和技能实操是必要的。但是此异步慕课的教授内容,几乎全是偏向对课内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讲解,对基础英语技能(单词和语法的讲解,扩展与实操)的输出只占少部分,其实与学生对英语的需求是无法构成一致性的(调查问卷的第四题间接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需求)。

四、结语

教育的重点首先是从“教学”到“学习”: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主体,教学过程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及简化利用这些资源的必要步骤。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不要将自己的使命视为用机械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知识。最后,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确保教师与学生进行公开和共情的交流[7](77)。线上慕课教学在这三个环节的实施存在天然缺陷。加之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笔者没有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任何慕课成分。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没有抨击或贬低网络慕课这一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线上教学的途径。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慕课的网络资源库存还不足以支撑绝大多数中国高校教师的需求:“因材施教”是一个需要细颗粒的过滤系统,而目前的慕课,由于数量有限,筛选颗粒过粗,无法让授课老师筛到可以“因材施教”的课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此次公共事件引起的对慕课的大量需求,笔者相信未来会有更加丰富多元的慕课资源不断涌现,使我国高校线上资源可以真正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的撰写还存在诸多局限性:1.由于笔者只教授大学英语课程,并且文中的调查问卷也都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英语课程班的调查,因此本文是否对所有的高校课程都具备普遍意义还需进一步论证。2.调查问卷本身题量很小,质量相较粗糙,所以得出的结果是否完全客观,需要后续更大范围的、更精细且系统化的取证和调查。

参考文献:

[1]Mercer N. Sociocultural Discourse Analysis: Analyzing Classroom Talk as a Social Mode of Thinking[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1(2).

[2]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1987.

[3]Bruner J. On  Knowing:  Essays  for  the  Left  Hand [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4]L Hui. The Practical Role of the Affective Teaching in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ing of Senior School Students [D]. Dal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07.

[5]孔麗.大学英语全英文教学的误区与辨正[J].科教文汇,2020(06).

[6]安美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种种[J].外语界,2000(03).

[7]William & Burde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猜你喜欢

慕课大学英语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